看书本 > > 闯三关 > 第3部分

第3部分(2 / 2)

榕江,数百年来,人们一直沿叫到今。

城北开发区,位于市政府办公大楼的右后角,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的农副产品贸易批发市场。

市场的北面有一座小山,是城北公园,公园中心有一座汉白玉巨雕。这座雕像连底座在内,高15米,雕的是一个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左手提着一篮新鲜的冰糖荔枝,右手举起手掌放到额前,身体微向前倾,眺望江州城的繁华景象。雕像造型美观,栩栩如生。游人无不惊叹江州人的这一杰作。

这一杰作,凝聚了江州市三宝工艺制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三万多名员工对江州市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赤诚之心,也是勤劳、勇敢、奋发、向上的江州人智慧的结晶。

江州城还有一个特点,为了保持小城的环境优美,减少污染,修建了一条与国道相通的宽阔的一级环城路,让那些不需进城的机动车辆从环城路进入国道。在东、南、西、北四个入口设立收费亭,对入城购物做生意的机动车辆收取入城费,解决完善整个城市的交通环境、城市建设、维护等费用,这是江州市在改革开放中的一个创举。江州市的城区建设能有今天的成就,四大收费亭的收入,起了巨大的作用。

此外,城建规划的时候,还在东、南、西、北四个入城口,腾出了一块地方,按照江州人的意愿,征集各方面的意见,设计了新颖别致的、能够充分体现江州城的人文环境、表现江州人“敢为天下先”的四大城雕。

不少到过江州旅游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的预言:江州市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成为中国南方的一颗明珠,全世界人民必欲游之而后快的旅游城市。

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美丽的背后,有多少策划者的足迹和心血,有多少开拓者辛酸的汗水,又有多少个为了这个新兴的小城市的发展而献出了宝贵生命的动人故事?

2002年4月12日,江州市新任市委书记李劲松,一早就坐在车子上,任由司机高志扬将车往前开。

李劲松: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目光似电,声音洪亮。

大三时,就有好事者写了一首词赞他:

头方额宽,山骨起,浓眉大眼声洪钟,他年若遂英雄志,辅国安民当先锋。

他有个习惯,乘车的时候,就是他工作的最好时间,没有人干扰他,可以静静地将这几天的工作在大脑中过滤一遍。

司机高志扬,管他这种习惯叫做“过电影”。

高志扬,生得眉清目秀,机灵过人。他原是省委机关的小车司机,武警出身。曾在省武警部队举办武术散打擂台赛时荣获冠军。他开车技术也是一流。

正是由于这些缘故,省委副书记李文华看中了他,将他调到省委机关当小车司机,省委书记也经常用他的车,李文华更是每次用车,非他不可。

这次,李劲松到江州市任市委书记,李文华在得到省委书记的默许后,刻意将高志扬调到江州市委机关。不言自明,就这一点,已经将李劲松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在李文华的眼里,李劲松是他的心头肉。李新民临终前要他答应让李劲松接任江州市委书记时,他真有点舍不得。但是,当见到李新民那种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胆忠心,李文华无话可说了。

江州市有一百万亩荔枝园。今年喜遇大丰年,估计产量可能超过50万吨。

但是,很多有识之士却向市委和广大果农提出忠告:如果不解决科学技术管理跟不上的问题,大丰收之年也会变成大歉收之年。

因此,入春以来,李新民的大半时间都是泡在这一百万亩荔枝果园中间,与科技干部、果农一起商讨,寻找必胜的捷径。

4月7日,在兴隆镇中信万亩荔枝场,李新民忙碌了整整一个上午,临中午吃饭时,在中信村委会门前的公路边,李新民正要下车,突然发生了一件谁也料想不到的事情,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孩突然跑上公路,意欲横穿过去,当时,一辆载着水泥的车子,飞驰而来,眼看汽车就要朝小孩压了过去,说时迟,那时快,李新民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小孩得救了,李新民却被车子的后部重重地撞了一下,虽全力抢救,却回天无力,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李劲松在这个时候,出任江州市委书记,无疑是步入了李新民给他留下的“深潭”,一不小心,就会滑进去,拔不出脚来。

尽管李劲松心里没有这么想过,但他周围的同志、战友,却是不断地这样提醒他。然而,李劲松作为一个受党多年教育的共产党员,却一点不为人们的担心所动。他觉得:一个共产党员,既然已经决定将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就不应该有这样的念头。

此刻,他正在专心致志地思考着一个从昨天晚上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彻底下决心的、一个关系到江州市百万人民能否在新世纪进入“小康”的重要决策。

李劲松有个习惯,凡是不成熟的想法,是绝对不会轻易向外界透露的。

他知道自己担任江州市委书记还不够二十四小时,根本就没有发言权。

他是昨天上午10点30分向市委报到的。市长刘军组织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因为李新民的变故,大家都没有心情。李劲松就是在这样令人压抑的气氛中走马上任的。

他深深地懂得,要想把江州市的工作搞好,首先要对江州市的现状有一个了解,尤其是要对李新民有一个了解。

他必须解开一个“谜”: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靠什么牵动了那么多人的心?靠什么使得那么多人宁愿死去的是自己而不是李新民?

李劲松将头靠在座椅上,尽管作了最大的努力,却总也挥不去对李新民的追忆。尤其是他跟随李文华赴江州市去见李新民最后一面时的情景,总是萦绕在心头,展现在眼前,挥之不去。

4月7日上午,他随省委副书记李文华到南江市考察。中午,与南江市委书记郭向明在一家合资企业饭厅里与工人共进午餐。午饭后,又参观了工厂几个车间的生产情况。当要离开的时候,突然接到了江州市政府办公室打来的电话:市委书记李新民在下乡检查工作时,为救一个小孩,遭受车祸,现正在市人民医院进行抢救,生命危在旦夕。李新民要求无论如何也要见李书记一面,最好也能见到李书记的爱将李劲松。

这个消息,把李文华惊呆了。

他一面指示郭向明从地区人民医院抽调最好的医生,组成抢救小组,赶赴江州市人民医院协助抢救,一面又将情况向省委书记报告,并要求省里马上派最好的医生前来。

一切安排停当后,李文华带着大家往江州市赶去,不料,到了江州市的入口,那里的情况是他始料不及的。李劲松他们一行来到城西收费亭时,发现在通往市区的路口上塞满了各种大小车辆,要想通过这里进入市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

收费亭里的一个工作人员告诉李劲松:“现在要进入市区只有步行。”

李劲松心里不甘:“东门口和南门口、北门口那三个收费亭能进去吗?”

“那里就更惨了,一个小时前就没有车能进去了。”收费亭里的工作人员两手一摊,无可奈何地苦笑了一下。

“这是怎么回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