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闯三关 > 第18部分

第18部分(1 / 2)

>担阄裁床豢梢岳盟俏慵蚁绲母咐舷缜壮隽δ兀磕忝羌蚁绲娜嗣遣皇侨伦乓宄龉抛呦蚴澜缏穑渴晕剩馨镏牵俊?br />

“哦!”张国梁一拍大腿,“我明白了,我们可以利用公司的关系,帮助他们闯向国际市场。”

“何止这些?我们公司还可以直接和他们合作,共闯国际市场,凭着我们现在的关系,我们完全有能力和他们一同向国际市场进军。不过……”

“不过什么?”

“我最担心的是你们家乡的果农能不能生产出合格的能够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如果不能,一切都是白费心机。”

“是啊!”张国梁感到有点犯难了。

“由此可见,你们家乡的果业生产必须向企业集团化的道路发展,企业集团必须走在依靠高科技发展的正道上来,如果不明确这一点,我们就是再有本事……”

“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张国梁觉得小倩看问题确有独到之处,能一下子就抓住了要害。

“对!所以,要告诉你们家乡的父母官,忘记了这一点,要想向国际市场进军是没有可能的。”

听小倩这么一说,张国梁心里亮堂了许多,他觉得小倩不愧是剑桥大学的毕业生,语出惊人,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要害,连自己这个素有“赛诸葛”之称的政治经济学博士也感到有点自愧不如:“小倩,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这个嘛!”小倩想了想,“你应该尽快告诉你家乡的李劲松书记,告诉他,我刚才提出的那两个问题。如果他们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就一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闯出一片天地来,江州市人民就会富到流油。”

小倩说到这里,郑重提醒张国梁:“你也应该尽快搞一个帮助他们闯国际市场的计划书,激发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只要做好了这些工作,我觉得你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又会有新的认识了。”

“知我者,小倩也。”张国梁站起来,一把将小倩抱起来,在海滩上转了几圈。小倩一双手紧紧地抱住张国梁的脖子,说什么也不肯放开,她要张国梁就这样抱着她,走到停在三百米外的车子上。

从海滩上回来后,他俩又来到了海滨公园的咖啡厅,一个男侍者过来,小倩点了两杯美国咖啡,两包小食品。

张国梁一看,是海南产的香蕉做的,一看商标,却是打的泰国的牌子,价格比海南的高出一倍多。张国梁问侍者:“我认得这两包小食是海南的特产,怎么变成了外国的了?”

侍者神情诡秘的笑了一下:“先生莫非不是生意人?”

“他是孺子,何不点拨一下他那个傻瓜子?”李小倩说完,咯咯地笑了起来。

侍者一瞧李小倩靓丽的身影,马上来了精神:“先生不知,现在做生意,兴讲牌子,讲包装,只要能赚钱,什么办法没有?”

“但也总不能偷龙转凤,见利忘义呀。”张国梁故作不懂。

侍者偷眼瞧了一下小倩高耸的胸脯,咽了咽口水,说:“这不叫见利忘义,这是外国人对中国的农产品给予的一种‘冠名权’。谁叫中国的牌子没有人家的大,没有人家的响?一包这样的东西,打海南的牌子,只能卖3元,换上外国的可以卖6元,你说谁不愿意?”

另外一个男侍者,也是个色鬼,被李小倩的美貌吸引了,借故走近搭起话来:“告诉你一个秘密吧,去年有一个老板从一个叫‘小财神’的庄园主那里收到2万斤冰糖荔枝,这种荔枝比外国的还要好,但是没有牌子,没有包装,就是不得价,后来不知用什么方法弄来外国荔枝的包装箱,装好后,一上市,比原价……”

侍者说到这里,伸出四个指头。

“这是多少?”

“原价的四倍,每斤多赚了30元,除去一切费用,2万斤果子,净赚了40万元。”

“我的妈呀!”李小倩差点跳起来,两个乳峰耸动了几下,惹得两个侍者直咽口水。

张国梁看着这两个色鬼,心里也觉着好笑:“后来呢?”

侍者斜睨了一下李小倩的酥胸:“后来没有货了,听说那两个老板早就计划好了,今年准备大干一场,赚它个一百几十万。”

“他们不怕犯法吗?”

“怕什么?这是和外国佬合作干的,名正言顺。”

“你这两个撞鬼啦!怎么只顾说话,不做生意?”收银台那边传来了老板娘尖厉的骂声。

“不和你说啦!”两个侍者吐了一下舌头,留恋地盯了一眼李小倩,招呼客人去了。

“怎么样?这回开窍了吧?”李小倩妩媚地朝张国梁笑了一下,“说的是你们那里的事,讲句老实话,你家乡那个‘小财神’也太笨了,真是个……”

李小倩想说出“蠢材”两个字,怕伤了张国梁的自尊,忙打住了。

张国梁心里感到不知是个啥滋味,站起来要走,李小倩连忙付了账。

李小倩望着张国梁满脸不快的样子,心里也感到很后悔,不该与他来这里。

其实,张国梁并不怪李小倩带他来这里。

他觉得:应该感谢她才是。

要不,他怎么会知道这些情况?

正是因为知道了这些情况,使他想出了一个帮助家乡人民走出荔枝果子卖难的困境的绝招。

张国梁伸出左手,挽住小倩的右手,依偎着朝咖啡厅外走去。

众多食客探起头来,向他俩投去羡慕的目光。

回来的路上,李小倩一边驾车,一边瞅了一眼张国梁闷闷不乐的样子,说:“市场经济的年代,山区农民要走出窘境,不向企业化的方向发展,是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要求。”

李小倩见张国梁不做声,又说:“每一个地区的拳头产品,必须建立一个品牌。但是,建设一个品牌,必须有一个龙头企业,企业的形象,就是一个品牌,一个品牌,代表的就是这企业的形象。”

李小倩在英国念书的时候,曾专攻过企业形象的设计、创建的课题。谈起这方面的东西,张国梁倒不如她。

张国梁知道李小倩的话很有道理。

就拿中南数省的荔枝产区来说吧,统称“岭南果王”,每年荔枝收获时节,所有的外运包装塑料泡沫保鲜箱都贴上这样的标签。

“岭南果王”,这个牌子够大了吧?但能代表些什么呢?

平时到家乡收购荔枝的客商,也是打的“岭南果王”的标签。

但是,这能说明什么?

零散地分布在千家万户的果树,没有统一的管理,有的农药含毒量超标,出了问题谁负责?

这样的品牌有什么用?一有差错,就全砸了。

张国梁觉得李小倩提出的山区农业、种养业必须向企业化的方向发展,企业集团必须走在高科技的正道上的意见是有道理的。

于是,对小倩说:“你提出的这个观点很有见地。但是,现在已实行政企分开,山区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又分散,就算成立一个企业,也不一定能持续得下去,一个企业,必须要有凝聚力。”

李小倩听张国梁这样说,心中不以为然,一一开列说:

“一、现在办企业,不同于解放初期的互助组,合作社,而是采取‘姜太公钓鱼’直钩取的策略。

二、企业采取自愿加盟的形式。

三、你的产品要打企业的牌子,就得接受企业的管理。达标的,以企业的牌子出售。

四、不达标的自行处理,企业与农户互不相欠。

五、凡是出口的产品,外国的质量检测机构都要与你建立从生产肥水管理到产品保鲜、包装、加工全程监控,不合格,绝对不让你通关。

六、到了一定的时候,国内也将推行市场准入制,也要实行全程监控,检验不合格的,也不能进入市场销售。如果不是这样,中国的农产品市场经济的发展怎么与国际经济的发展接轨?”

李小倩说到这里,停了一下,想了想,说:“你家乡的李居安不是办了一个这样的公司吗?全镇的果农有哪一户不想与他加盟?可惜他没有为公司建立品牌,树立企业的形象,没有与有关部门取得质量监测机构的监控,为出口创汇做准备,如果在这方面再努力一下,就一切都好办了。”

李小倩说到这里,见张国梁若有所思的样子,用惋惜的语气道:“你的家乡不是还有个叫‘小财神’的吗,真替他害臊,二万斤果子,就让人家净赚了四十万,地地道道的‘农民意识’,这也说明当地的政府干部,也还没有跳出这个圈子。”

是啊!张国梁听了李小倩一席话,心中的烦恼不见了许多。

于是,二人一边驾着车兜风,一边说着,笑着……

夜里,张国梁辗转反侧,不论怎么努力,也睡不着觉。

他翻身坐起来,想给小倩打个电话,又怕吵醒她。

于是,干脆按小倩的意思,给李劲松写信。

张国梁为什么想到写信呢?他觉得有时候写信比电话还好,这封信写好后,用传真机发过去就行了。

信是这样写的:老朋友:

还是这样称呼你为好!

关于你的“三把火”,已经有多大的进展了?一切如意吧。

数日前分别后,十分记挂你的伟大事业,只是无缘分忧,深感惭愧。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