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意见,平时下乡,很多干部群众都这样认为,我只不过帮他们归纳说出来罢了。”李新成感到奇怪,青青为什么又改变了话题?
“很多人说,你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其实,那也是我的心里话。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科技兴农’也提出了那么久了,可是,至今还弄不清楚应该怎样干才算是‘科技兴农’。是李居安的探索,给了我启发。”
“李居安这个人不简单,他能有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很难得。”
“是呀!论知识,论文化,论接受党的培养教育,我们比他多,可是,我们却不能像他那样,时刻想着为党的决策,寻求、探索,试图找到一条成功的路子。想来真感到惭愧。”
“话也不能这样讲。‘科技兴农’,说了那么多年,什么样的法子没试过?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谈何容易?”
林青青说到这里,忧心忡忡地说:“这里面牵涉到一个干部的素质问题,八亿农民的素质问题。干部的素质问题,还好解决,八亿农民的素质问题就很难了。”
“是呀!”李新成觉得林青青是说到了点子上。
他明白了,李劲松之所以赞成“三步棋”的设想,就是因为这是个“一石三鸟”的好棋。既可以提高干部的素质、农民的素质,又可以增进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而且为帮助农民学科学,闯市场经济大潮,增收致富,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找到一条成功的路子。
“这次,市委是动真格的了,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大干一场”。
“是的!”
这时,到上会议室的楼梯了,二人相视一笑,连忙放下话题,大步登上楼梯,朝会议室走去。
局会议室设在三楼,大家早已等候多时。
李新成清了清嗓子,将市委会议的情况同大家说了一遍,然后让大家讨论行动的方案。
张家镇水果站长凌剑锋,是李新成的爱将,生得膀大腰圆,浓眉大眼,声如洪钟,首先开了腔,说:“要想打好这一仗,必须弄清楚江州市现在的果业生产情况。弄清楚什么叫做高科技,高科技体现在实际生产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对!”兴隆镇水果站长张志文接着说,“就拿中部的七个镇来说吧,95%以上的果树都挂满了果,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丰收景象。但这意味着丰收到手了吗?”
张志文,身材瘦小,重不过百斤,头圆眼黑,颔腮短平,脚短手长,步履轻。说话时声音清脆响亮,宛如行云流水,娓娓动听,整个身子也跟着摆动起来。好事者给他起了个雅号,叫做“狗蚤精”。
此当儿,只见“狗蚤精”晃动着身子,话锋一转,振振有词地说:“俗话讲:‘粮食三分种七分管,水果一分种九分管’。中部七个镇,共63个村,1386个生产组,5038户人家,共计31。8356万人口,种有各种荔枝树2514000株,挂果率达到95%,如果能夺到丰收的话,按每株树挂果50斤,可望收成1。2亿斤,按每斤卖3元即将达到3。6亿元,人均产值1200元。”
在座的所有同志,包括李新成、林青青,都被张志文嘴里冒出的那一连串谁也不可否认的数字激动着,从那一连串数字中,可以看出张志文的工作做得是何等的出色!何等的细致!
张志文看了看大家,说:“中部,单是‘小财神’朱国亮和他的手下34个果园,有冰糖荔68000多株,都进入了丰产期,每株树均能挂果50斤~100斤左右,估计今年的产量可能突破五百万大关,按往年20元一斤计,将能收获1亿元,平均每个庄园主将有300万元的收成。”
张志文说到这里,话锋一转,说:“但是,朱国亮他们能不能保证将这个丰收夺到手呢?”
“是呀!”大家都深有同感。
于是,你一言我一句地讨论了起来……
“什么叫做高科技?”
“高科技,体现在生产技术管理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有人说,高科技,就是国家科技部门生产出来的各种科技产品,按照说明给果树喷洒就是了。”
“其实是这样的吗?”
“完全不是!”
“那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也说不清楚。”
“李居安的果园,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园’,他的干法,算不算高科技?”
“当然算了,其实,什么叫高科技?具体到实际,就是同李居安那样干。”
这时候凌剑锋的大嗓门又响开了,他振振有词地说出了高科技体现在实际生产中不应该偏离四个方面:
“(1)给果园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建立无线电对讲机指挥系统,实现果园生产管理电子科学技术信息化、市场营销网络信息化,坐在办公室里可以指挥生产,监测果树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
(2)给果园安装高科技产品——杀虫频振灯,引诱一千多种害虫自投罗网,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为实现环保型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3)给果树修剪、培育健壮秋梢;给果树环刈,控梢保果;对结果树进行计划生育,保证按计划挂果,保证单果体重;给果子套袋,保证果实色鲜,农药含量不超标,无病虫害侵袭,农药污染等等。
(4)各种高科技产品的介入。”
凌剑锋说了这四个方面后,深有体会地说:“只有将高科技的产品和科学细致的技术管护结合起来,给果树创造出利于生长发育的优良环境,达到高产、合格、优质。这才算是‘高科技’。”
凌剑锋说到这里,挑战性地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江州市,谁做到了这点?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是李居安。”
“对!”李新成接住凌剑锋的话茬说:
“一、李居安利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把劣质果树改良为名优良种;
二、李居安利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把饲料综合利用:科学养鸡,用鸡屎养猪,猪屎、猪尿用来做沼气,用沼气来发电,解决照明、饲料加工、自动排灌,用沼液来种果树,用荔枝花养蜜蜂,保持生态平衡发展;
三、李居安把现代电子科学技术信息化网络管理技术全面应用到生产管理上,建立电视监控系统,对讲机指挥生产系统,建立果园各种生产管理电子计算机数据库,人坐在办公室里可以全面清楚整个果园的生产管理情况,指挥工人工作,把个果园建成‘天下第一园’的架势;
四、李居安以果园为培训基地,吸引果农加盟,将高新科学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这在中国是没有先例的。今年更是丰收在望,全镇13个村,420个生产组,16800多户果农,共有168万株荔枝树,估计产量可达2780多万斤。这一切都是得益于高科技的介入。”
李新成说到这里,提高声音说:“什么叫科技兴农?我认为这样干就是科技兴农!就叫高科技!”
大家听了,都觉得李新成说得没错,于是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使用高科技产品,只是一种手段,用了它后,还需要进行具体的观察,看看有变化没有,看看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变好的原因是什么?变坏的原因是什么?从高科技产品的介入,到管理呵护,这是一种飞跃,从这种飞跃又进入到另一种飞跃,在这个飞跃的过程中,边干边学,不断认识新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大家经过讨论,联想到这几天在李居安的果园里看到的一切,更加清楚了市委决定走这第一步棋的重要。
此刻,各镇水果站长的心情都很不平静。
他们觉得:李居安,不简单!在张家镇,要了解果树生长情况并不需要到实地,只要打开电脑就可以浏览一遍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他的公司里真正的得到了体现。
大家知道:“高科技”——尤其是把“高科技”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并不是喊喊就得来的,必须脚踏实地,像李居安那样干才行。
“高科技”,体现在实际工作中,是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劳动的。
科技特派员队伍的组建,“农技110报警服务中心”的建立,将意味着江州市的科技工作者面临着要打一场恶仗,一场硬仗的考验。
李新成看了看月色,为不耽误同志们的休息,决定抓紧决断。于是对大家说:“李书记表了态,科技特派员每人配备一车两机,即摩托车,手机、BB机,每个镇配备一台‘农技110’警车。今后,科技特派员接到中心的指令,必须马上赶到现场服务,警车不能前往的,就用摩托车。”
李新成说到这里,提高声音说:“从这个阵势来看,市委这次是动真格的了。为了保证不出差错,科技特派员的大本营设在李居安的公司,科技特派员白天工作,晚上全部集中到大本营‘充电’,提高业务水平。
我给大家请来两个老师,一个是省农学院的教授李光辉,一个是大家熟悉的刘兴信。还有,李居安已答应拨出10颗荔枝树给大家做试验,凡是要干的事情先在他的树上试验过,成功了再推广。”
“好呀!真是好极了!”大家听后,都欢呼了起来。
林青青听到李新成这样说,觉得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处理好,她朝李新成望了望,两人的目光相对一视,林青青似乎发现李新成眼里露出一丝令人不易察觉的光芒,那眼神仿佛在暗示林青青:莫要说错话,打乱我李新成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