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明白!”朱国亮说到这里,停了一下,说,“我们就怕李书记这样干是虎头蛇尾,是为了捞取个人政治资本,搞得不好,将我们山庄这几年经营起来的事业搞砸了,要知道,这并不是我朱国亮一个人的利益呀!”
听朱国亮这样说,王敏君也感有点为难了,但她终觉得这样拖着不行,李书记的决策,代表了广大果农的心愿,你“小财神”算什么?人家李居安都能这样干,你为什么不能?
王敏君这样一想,认真地说:“我觉得你们这样做不对!你们也不想想你们今天有这样的成就,是谁给了你这个机会?是党和政府给了机会,是为咱老百姓倒下的李新民书记给了机会。李新民临死时想着的都是要大家共同富裕。”
王敏君说到这里,见朱国亮不做声,觉得已有转机,于是无限感慨地说:“我看过李新民的日记,每次我都流了眼泪,这是为什么?”
朱国亮觉得妻子说得没错,可是,又不能马上做出决断,于是小心翼翼地对王敏君说:“怎么说,我朱国亮也是个大丈夫,国家靠人民振兴,人民靠国家生存。这样浅显的道理,难道我朱国亮还不懂?此事咋办,我一定给李书记一个答复。”
王敏君觉得朱国亮这样说了,也不好再讲什么。
这时,电话响了起来,朱国亮一听,是张国生打来的,众兄弟都已集中到了酒店,希望他能去一下。
朱国亮觉得也好,何不就此情况与众兄弟商量一下,想个万全之策?于是将自己的想法同妻子说了一遍。
王敏君这时才转忧为喜,飞快地给了丈夫一个吻,然后,连声催促朱国亮出发。
朱国亮不敢怠慢,连忙与司机驾车往酒店赶去。
话分两头,张国生和众兄弟一边玩牌,一边商量着如何应付李劲松的事情。
“军师!你见过李劲松吗?”坐在张国生对面的朱全胜,一边甩出一张牌,一边漫不经心地说。
“在山庄与他见了三次面。”
“你觉得这个人怎样?”
“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
“你觉得他是哪一种类型的官?”
“从他的谈吐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官,才学也相当高,是那种才高八斗,过目不忘之人。”
朱全胜有勇有谋,忠心耿耿,做事干净利索,从不含糊,对于朱国亮与张国生策划的事情,他总是一马当先,竭尽全力。在山庄论资排辈中,被尊为五虎将之首。
此时,他听了张国生的话,觉得名不副实。
他认为:李劲松到江州上任已经五天了,还没有一点大的动作,徒有虚名。
于是,没好气地说:“何以见得?”
“从三个方面体现。”
龚光辉是十大谋士之一,听张国生这样说,认为张国生是虚张其词,他和李劲松也是仅见三面罢了,何以能从三个方面去证明李劲松是个忧国忧民、才高八斗之人?于是冷笑了一声,说:“军师这样说未免太夸张了吧!”
张国生拿起一张牌,看了看,甩出去,见无人敢打,于是将手中牌子全部撒出,宣布胜利。
张国生从朱全胜手中接过一支烟,点燃后,吸了一口,慢吞吞地说:“此话一点不假。”
朱全胜是个急性子,催道:“还磨蹭什么?”
“好吧!”张国生朝众兄弟瞧了一眼,认真地说:“其实,说李劲松才高八斗,忧国忧民,得从他三进山庄,被我张国生二戏说起。”
俗话说:无戏不成书。大家听到张国生说出“二戏李劲松”这几个字来,都感到十分有兴趣,连忙把张国生围住,催问起来:“军师,快说,看有没有‘诸葛亮三气周瑜’那么精彩。”
张国生笑了笑,双掌一合,高声说道:“列位客官,且听我说……”
众兄弟听了张国生的戏说,觉得非常过瘾,笑得前仰后合起来。
原来,李劲松第一次到山庄的时候,张国生给坐了个冷板凳,连门也不让进。他说,工人说庄主一早就出去了,我也正找他不着。李劲松不做声,在山庄门口转了一圈,怏怏不乐,只好往回转。
李劲松第二次进山庄的时候,张国生一反常态,热情地把李劲松迎进客厅,殷勤款待,并带李劲松参观了一遍山庄,详细介绍了山庄三十四个果园的情况,李劲松很高兴,与张国生和盘托出了市委关于走好“三步棋”,打好“三大战役”的战略决策,等到十二点还不见朱国亮的影子,于是,只好闷闷不乐地离开了山庄。
李劲松第三次进山庄的时候,张国生以守为攻,说朱国亮到众兄弟的果园去检查工作了,并亲自带李劲松到三十二个果园去寻找庄主,但却不见庄主的踪影,原来张国生早已安排庄主去南江取经了。李劲松辛苦了一天,到最后,不但不怪庄主,反夸奖庄主事业心强。
众人听了张国生“二戏李劲松”的故事,齐声说:“张国生妙计安山庄,李劲松狗肺当良心。”
张国生听了,仔细回味了一下,哈哈大笑起来。
大家都说:“李劲松有肚量,是一片真心为人民的官。要不,被张国生这样戏弄,早就发火了。”
“这也说明了不什么!”山庄第二谋士杜少甫觉得张国生“二戏李劲松”并不过分。
张国生不知是被王敏君骂醒了还是良心发现,这时又换转了一种说法,他说,“李劲松已经说服了南部的李居安,北部刘兴信那里,也派李局长去动员了,我们山庄,他已经是三进了,虽然无功而返,但足见其精诚之心。”
“是呀!”朱全胜接着张国生的话茬说,“虽说是实行市场经济了,但领导的意见我们还是要尊重的。”
“不错!”杨锋,是山庄三个党员之一,三句不离本行,“国家靠人民振兴,人民靠国家生存。山庄能有今天,离不开党和国家支持。”
龚光辉接住说,“关于联合成立公司的事儿,对我们没有多大影响,中部依然是我们说了算,只不过是我们多了一个要担负起领导果农学习科学技术的重任罢了。我只是担心李书记是不是一个真心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好官,要不然,这一折腾又浪费了一番心机,到头来毁了山庄的英名。”
“我也是这样想。”张国生接住龚光辉的话茬说,“从李书记这几天的行动来看,又似觉他是真心的。要不,高大全、李少忠、谢平安三个人也不会答应义务出资为集团公司建立江州市荔枝果业生产发展信息网站,在各镇建立电子信息馆。”
“真的?”
“是李劲松亲口对我说的。”
“我不信!他们三个都是非常精明的生意人,他们这样做一定是另有所图!”
“他们这是放长线钓大鱼,将来让李书记给他们一个大工程做呢!”张伟听了,从远远的一边丢过来一句。
“是呀!”大家都若有所思。
“这个嘛!大家也不用多猜测!”
朱全胜这回是说公道话了:“不管高大全他们出于什么动机,也不管李书记将来怎样回报他们。反正高大全他们这样做是帮了江州市广大农民的忙。”
“是呀!听李书记说,这个网站建立后,农民家中有电脑的,今后要学技术闯市场经济大潮,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了,如果没有电脑的,到镇电子信息馆走一趟就行了,再不行,打农技110,也就有人上门为你解决。”
“这样一来,老书记生前编织的‘农民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能做天下事’的梦想,就成为了现实。”
“看来,我们都得感谢大全他们才行。”
“是啊!”外号“阴阳眼”的曹福贵,大声嚷了起来,“什么叫电子信息化时代?什么叫‘科技兴农’?我觉得这样干才是。”
大家听了,都觉得在理。
“看来,李书记确实不简单!”
“但这只能证明他确有忧国忧民之心,却不能证明他才高八斗,过目不忘呀!”龚光辉这时也觉得无话可说了,于是继续把话题引向深入。
“是呀!”大家都一齐起哄,催着张国生。
“别急!”张国生这回来真的了,“只一件事,就足以证明。”
“什么事?”
“别急!”我来问大家,“谁能将我们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