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闯三关 > 第36部分

第36部分(2 / 2)

李劲松仔细琢磨了半天,他觉得有三件事情必须马上要办。

第一,江州农业生产信息网站和各镇电子科学技术信息馆,必须抓紧时间调试,争取在公司正式成立那天正式启用。

第二,加快筹备成立“江州市富民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步伐,公司成立后,立即组织力量协助集团公司向国内、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申请备案,实行从生产管理、肥水管理、农药施放、加工保鲜等全程监控,为进军国际市场铺平道路。

第三,为江州市十大名优荔枝正名,申请注册商标,打造好“江州红”这个品牌。

李劲松觉得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这三件大事,但是却又感到有很多事情又很棘手,比如李居安要他请出的商界“四大奇才”至今还未露面,请不到他们,公司怎么开业?朱国亮、刘兴信表面上答应了与公司加盟,但实际行动上已经动作了多少?会不会有新的波折?

李劲松觉得:作为一个指挥员,除了自己心里有数外,必须想办法将意图透露给市委一班人,取得共识,达成一致。要依靠市委一班人的团结、努力拼搏,才能把事情办好,不然的话,自己就是铁人,也不可以事无巨细,样样都管理得了,他决定,明天晚上再召开一次市委扩大会议,统一认识,统一步调。

想到这里,李劲松觉得还不行,他认为明天是张家镇圩日,李居安告诉过他,要找到名震江湖的商界“四大奇才”,必须在实施了一系列大动作,并取得广大人民的拥护后,才可能有机会在一些大排档之类的酒店里见到他们。

李劲松心里想:李居安为什么一定要我请到他们,才答应市委的决定呢?看来里面一定有文章。

不过,凭直觉也觉得,这“四大奇才”也是不可多得的将才。李居安非要请到他们,自然也有他的道理,自己既然当面做出了承诺,哪有反悔的道理?

但怎样才能见到他们呢?李劲松想到微服察访的办法。他觉得,领导干部微服到乡镇去搞调查研究,也许了解到更多有用的东西。在市场经济的年代,作为领导,必须不拘一格选取人才。

人才难得!这个道理古往今来都是有卓越成就的政治家发出的感叹。李劲松心里想道:为了发展江州市荔枝果业生产这个关系到江州市一百二十万人民能否提前步入小康社会生活水平的伟大事业,我已经找到了不少人才。

以李居安、朱国亮、刘兴信为代表的江州市荔枝果业生产108将,实现大联合,为江州市荔枝果业生产向科学化、企业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名震江湖的商界“四大奇才”,无疑是江州市荔枝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关键人物。

如果不是,凭李居安、朱国亮、刘兴信现在的力量就已经绰绰有余了,为何还要我苦苦相寻呢?拿定主意后,李劲松看了看表,离天亮还有两个小时,于是决定先休息一会儿。

李劲松打定主意后,天一亮就和秘书小刘、司机高志杨一起前往各镇寻访“四大奇才”。

李劲松扮成大客商,带着墨镜;小刘秘书,经理级人物打扮,高志扬,还是司机老本行。

他们走了十几个镇,也不见有什么“四大奇才”的踪影。

中午时分,又在张家镇的大街小巷串来串去,却连个商人模样的人都见不到。

李劲松心里想:会不会是李居安耍我?但又一想,这是不可能的。听李居安说过,这四个人:

一个叫王一鸣,一个叫张胜飞,另一个叫关汉杰,还有一个叫刘先知,这四个长相各有特点,好认。

李劲松想到这里右手掌往大腿一拍,道:“有了!”

“有什么?”小刘见李劲松这副高兴的样子,以为他见到了要寻访的人,于是问道。

“是这样的。”李劲松将王一鸣这四个人的容貌与大家描述了一遍。

高志扬看李劲松已经显得很疲倦了,于是做出肚子很饿的样子说:“老板,我们还是找个地方弄点东西填饱肚子再找吧!”

“说不定在吃饭的当儿,会碰上他们呢!”小刘明白高志扬的用心,也跟着补了一句。

“好吧!”李劲松觉得也只好如此了。

于是,三人径直来到了一间不很高雅,但却比较整洁、清静的大排档酒家,在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从这里,可以看到大街上的热闹情景。

今天是圩日,赶圩的人特别多,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

昔日的自行车铃声没有了,代之而来的是各式各样的摩托车喇叭声;

昔日的小伙子与姑娘手牵着手逛街的情景没有了,变成了当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坐在摩托车上面,双手抱着小伙子的腰,在街道上驶来驶去。

过去那些常常是嘶哑着破嗓子,吆喝推销商品的声音听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事先录制好了的一段悠扬甜美的乐曲过后又一段促销产品介绍的甜甜的喇叭里传出来的声音。

商店里和大街上的小摊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人们在挑选心爱的东西的时候,也不时和商贩们聊上几句,拉拉家常。

从这些父老乡亲的脸上,李劲松看到了乡下人那种诚实、纯朴、勤劳的心灵和美好的乡风。

但是,他们这种生活水平还没有达到“小康”的标准,作为他们的父母官,李劲松心里感到惭愧。

一会儿,饭菜上来了,李劲松他们三人不知是因为饿了还是要赶时间,狼吞虎咽似的,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服务员撤去碗筷,给他们沏了壶茶,李劲松一边品茶,一边盯着街上的行人出神。

“搞了半天,我算明白了,原来种果也有这么大学问,一个小小的仪器,只那么一下一下的,竟测出了我的果树是缺钾肥,难怪果子总长不大。”一个年纪五十开外的高大汉子向两个二十好几的小伙子大声地嚷着,一边往酒店里走来。

只见一个小伙子笑嘻嘻的:“我早就叫你来一趟了,你不信。那个东西叫土肥速测仪,四千多块钱一台。”

“要是我们青田镇也有这种设备就好了!”另一个小伙子接住道。

“是呀!”高个子大声说,“听那个年轻人讲,李居安的公司很快就要成立集团公司了,集团公司一成立,全市的果农都可以加盟。如果真是那样,我那一千多棵就放心了啊。”

他们三人找了个位子坐下后,李劲松仔细打量了一下,觉得这几个人不是要找的人,从他们说的话里,多少也知道了是李居安公司里的工作人员帮他们解决了难题。

李劲松知道公司里有二台土肥速测仪,并不知道也对外镇的果农开放,义务帮他们测算,更没有懂得这个土肥速测仪,会有这么大的作用。

原先李劲松还以为是摆设一下,装装门面罢了。现在想想,也觉得自己的知识也太不全面了,心里表示一定要抓时间学点技术。

李劲松觉得这是个了解情况的好机会,于是走过去给他们递过去几支烟,一一给他们点燃后,笑着对高个子说:“兄弟,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

“我告诉你吧!”高个子对李劲松说,“一个多星期以前,我们市新来了个市委书记。他真是一个大好人,一来没几天,就为江州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组建了一支300个科技干部组成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建立了农技110报警服务中心,把科学技术送到了千家万户手上。这些科技特派员个个身怀绝技,不仅能说会道,干起活来也是一把好手。当发现我的果园里有的果树的果子总长不大的时候,特派员告诉我,可能是缺少钾肥,于是叫我把树根下的土壤挖几袋到李居安的公司,让一个仪器测一下就知道了。今天早上,我按照他们的吩咐,把泥土带过来,果然是缺钾肥造成的。特派员同志告诉我,回去给果树施点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