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闯三关 > 第39部分

第39部分(1 / 2)

>最后,是根据张家镇人口多的特点,组织精干的建筑工程队伍外出承揽建筑工程,同时千方百计加快镇级规模建设,吸引外商进来投资办厂,解决农业技术革新解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经济收入,使人民群众迅速地走上致富的道路。

李新民喜欢用一个比喻来教育干部。他说:“长期生活在水里的鱼不会感觉到水的存在,只有他离开水的时候,才知道水的重要。长期生活战斗在农村的干部,并不感觉到群众的重要,只有当他脱离群众,变成孤家寡人的时候才知道群众的重要。”

全镇人民经过五年的奋斗,使张家镇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电灯亮,村村通上四级水泥硬化道路,一幢幢新颖别致的钢筋水泥构造的楼房拔地而起。

当李新民调任江州县委书记的时候,张家镇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万民相送离任干部的动人情景。

人后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爷对李新民说过的一番沁人肺腑的话语:“共产党,是一个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只有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共产党员,人民才会永远记住他。”

李新民担任县委书记后,李锋出任张家镇党委书记。三年后,李锋升任县委副书记,张剑锋接替他担任张家镇党委书记。

张剑锋没有辜负老前辈的期望,继续领导张家镇人民进一步投入发展经济建设。

可惜,一年后,张剑锋辞去镇党委书记的职务,出任江州市三宝工艺制品厂厂长。幸好上级又给张家镇推荐了合适的人选,使张家镇的经济能够持续发展,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

有人问张剑锋:“你辞去了镇党委书记的职务,去出任一个私营企业总经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钱和那个1%的股份吗?”

张剑锋每当有人这样问他的时候,他总是毫不忌讳地说:“首先为钱,其次是为实现自身的价值。因为,没有钱,我就无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没有贡献,怎么能体现自身的价值的呢!”

人们虽不敢与他的观念苟同,但事实又使他们不得不承认他的话有道理。

尽管这种理论曾经风靡一时,然终为有血性的仁人志士、共产党人所抛弃。

什么自身的价值?说到底还是个人的功利主义在作怪。

就是张剑锋在他功成名就后,也不得不对自己的所为进行反思。

李新民的牺牲,给了他很大的震动,尤其是读了李新民的日记,更觉得无地自容。

后来,他下决心辞去公司的职务,主动请缨担任江州市富民果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

但是,李劲松不答应,认为三宝公司同样重要,三宝公司董事长陈明和全体员工也坚决不同意。

最后,以张剑锋同时兼任果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的决定,达成张剑锋的心愿。

从此以后,张剑锋身兼两个集团公司的重任,全副身心地投入工作。

在果业集团公司成立庆祝大会那天,他将自己的积蓄100万元捐给了公司。

张剑锋与李锋几年来,仍保持经常联系,公司有关党的建设,必须依靠市委的支持,而李锋兼管民营企业党的思想建设,所以二人的关系还是非常的密切。

这不,张剑锋一知道市委分工李锋兼管今年全市荔枝营销工作后,就千方百计为其想办法。

当上海一个长期经营农产品生意的老板,落住在酒店的时候,第一时间通知了李锋。

张剑锋的挚友是一个在上海从事农产品经销客商人,叫苏正德。

苏正德与张剑锋成为好友?还有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两年前的一天,张剑锋到上海出差。

在酒店住下后,张剑锋即乘车到各处游玩了一番,最后来到黄浦江边闲逛。

张剑锋眺望着上海的变化,感慨万千。

突然,看见江边有十来个人,围着一对青年男女,像是在吵架。

看样子,那一帮子,似是地痞流氓,青年男女像是学生模样。

从那个情形来看,青年男女遇到了麻烦。

张剑锋是个血性汉子,遇事好打抱不平,见此情景,哪有不上前去的道理?

张剑锋靠上前去,听他们吵了一会儿,多少看出了一点眉目。

原来他们是同一帮子人,听口音,都是四川的农民工。

被围着的那一对青年男女,与那一帮子是同乡,都是为一个专门贩运农产品到上海经销的老板打工。

这班人,专门负责将货送到各个市场,交给零售店的老板外卖。

争吵的起因,是为了一些琐事引起的,

青年男女,是刚来不久的专科生,男的姓龙,单名一个锋字。龙锋,这个名字叫起来琅琅上口。

那个女的,姓单,也是单名,“女”字的旁边加个“单”,是“千里共婵娟”的婵字。

龙锋、单婵,看来似是一对恋人。

龙锋,生得眉清目秀,短头发,唇红齿白,学子的稚气还没有褪尽,说起话来,还是一副学生腔。

这个单婵,生得更是可爱,瓜子脸,剑眉凤眼,澄清明澈,楚楚动人,尽得中国天府的钟灵毓气。

龙锋、单婵,因为懂电脑,刚来不久,就得到老板的信任,被委以货仓主管的重任,专门负责发货,并对各地进出的货物、市内各个销售网点的销售情况等等,全部上电脑,建立电子计算机管理系统,并负责专门搜集全国各地的市场供求信息、销售动态、价格升幅等情况,下载下来,提供给老板调阅。由于工作出色,老板给他俩加了一笔数量不小的奖金。

但那一班人却不服气,他们认为龙锋、单婵是他们介绍给老板的,老板只给他俩加奖金,是过河拆桥。

在宿舍里,他们不敢说什么,所以,做完工后,用车子将二人带到这里,商量如何对付老板的这种只重知识不重苦力的做法。

他们要求龙锋和单婵,从今以后,对从外地发回的货物中那些多出来的部分,不要全上电脑,留一部分给大家。

原来从外地进回的每一车货中,都有几百斤是多出来的,老板心里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具体数。这是当地代理收购的中介商,为了讨好老板,希望下次有生意继续找他,刻意通过一种不光彩的手段,克扣出来,送给老板的,实际多少,大家心里都没个数。

所以,他们认为,分一点儿与大家不会有问题。

可是,龙锋、单婵却认为不能这样做,不但会砸了饭碗,而且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

“虽说老板是个体工商户,但也应该有个严密的管理,不然的话,他也干不下去,我们虽说是打工的,也应该坚持‘诚信’二字,如果不坚持‘诚信’,不但会害了老板,还会砸了饭碗。”

龙锋和单婵耐心地对大家解释:“我俩宁愿将老板加给自己的奖金分给大家都无所谓,其他的事情断然不能应承。”

张剑锋听了龙锋、单婵的话,很受感动,于是说:“这两个年轻人说得对,出门在外,一定要以‘诚信’二字为根本。”

“你是谁?”一个生得五大三粗的汉子,圆瞪着一双“鼠眼”,目露凶光,大声吼道。

张剑锋在部队练就了一身本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根本就不把“鼠眼”放在眼里。不紧不慢地说:“甭管我是谁,只要在理,你们就应该考虑一下。”

“我们的事不要你管!”“鼠眼”还是凶巴巴的样子。

“先生,这不干你的事。”龙锋、单婵,怕“鼠眼”对张剑锋无礼,惹出事来,连忙走到张剑锋的面前,恳切地说。

“别急!”张剑锋盯了一眼大家,说,“出门在外,总应该认个‘理’字,如果乱来,肯定要碰壁。”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