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闯三关 > 第45部分

第45部分(1 / 2)

>大家听了田国光的故事,都有所触动,但龚汉民却不以为然,道:“你们清远镇的情况,怎么可以与兴隆镇相比?清远镇人种植荔枝的技术,至少比兴隆镇的果农落后十年,清远镇的果子,80%以上是朱国亮带客商去组织收购的。所以,我劝田国光同志在说话时不要只顾抬高自己。”龚汉民说完这番话的时候,额上的青筋暴起了几条。

“龚书记,你这样讲,我可有意见了。”张家镇的镇长王小明站起来,说,“田书记的故事很有代表性,很能说明问题,全市相当一部分果农都是打的这个算盘。就说我们张家镇吧,并不比兴隆镇差,李居安的果王比冰糖荔还胜一筹,去年的卖价是每公斤60多元,果王从来没有在市场露过面,全是客商直接到果场采购的。本地的老百姓,不要说想试试,连在市场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按理讲,李居安不用再搞公司了,但他为什么三年前就在张家镇树起了‘江州市富民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大旗呢?张家镇的10万果农为什么个个都自觉地要求与公司加盟呢?”

“不错!”张家镇党委书记张大明,本来不想与龚汉民针锋相对的,这时也忍不住了。他给大家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张家镇有个“红荔山庄”,庄主的真名叫孙有财,细高个子,手长,腿长,上山,爬树,快捷无比,加上他天生一个猴相,在很小的时候,人们就给他起了个诨名,叫“孙猴子”。

十三年前,孙有财不知从哪里学到了一身种植荔枝的本事,承包了一片村集体的荒山的“四权”,种下了两千多株桂味,建起了一座庄园,并取名为“红荔山庄”,孙有财也因此出了名,不过,人们并不叫他孙有财,只是唤他的诨名“孙猴子”。

久而久之,“孙猴子”就成了他在江湖的大名,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名。只有与他签订购货合同的客商,才知道他的真名叫孙有财。

“孙猴子”的种植技术很高明,他种的桂味,没有大小年之分,色、香、味俱全,进入丰产期后,每年都有八万斤果左右。历年都是抢手货,方圆百里、千里,甚至万里,只要贩果的客商,在市场上树起“孙猴子”的牌子,或大叫一声:“这是张家镇‘孙猴子’的桂味”,人们就不管价钱的高低,争相购买。

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孙猴子”这三个字,已经成了信得过的、优质的、可以放心消费的名优荔枝——桂味的代名词。

按理,“孙猴子”这样有名气的高手,不会再需要与公司加盟了吧!但是,“孙猴子”去年收完果子后不久,就申请与公司加盟了。

我笑他:“孙猴子!你的牌子这样硬,每年的果子都是皇帝女,不愁嫁,为什么还要与公司加盟?”你道“孙猴子”怎样说,说出来,也许你们都不会想到。他说:“我要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孙猴子’的桂味,质量是最好的,不与公司加盟行吗?”

他悄悄地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说,去年有一个客商,从他那里定了二万斤桂味的购货合同,分做七天供应,客商每天来一辆双牌车,早上八点钟准时发货,成交价是每斤十元,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时,“孙猴子”的心里高兴极了,好像捡到了金元宝似的。

半个月后,从外地回来的一个朋友告诉他,说那个客商与某国的一个奸商勾结起来,把二万斤桂味,冠以外国的品牌,在内地的大城市销售,大赚了一笔。每斤多赚了三十元,二万斤桂味净赚了五十多万元。孙猴子当时听了,心里直叫苦。如果是运到国外去,赚的是外国人的钱,倒也不觉得什么,变成假“洋鬼子”,赚国人的钱,就感到心痛了。可是,他也不敢声张,怕别人知道了,说他是蠢材!真是哑巴食黄连,有苦诉不出。

打那以后,“孙猴子”一直为这事耿耿于怀。

有一天,他找到我,愤愤地道:“张书记,中国的农民并不比外国的农民笨,他们的荔枝能进入我国的市场,赚中国人的钱,我们的荔枝为什么就不能进入他们的国家,赚他们的钱?”

当时,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同他说好。心里想道: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干部也有责任。但是,怎样才能帮助我们的父老乡亲向国际进军呢?“孙猴子”这样问我,叫我怎么回答?难道这只是农民的事,与我们干部无关吗?如果是这样,党还要我们这些干部做什么?

后来,“孙猴子”产生了一个自己闯市场的想法。一个朋友告诉他:中国加入世贸后,农业部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推行市场准入制,如果想进入国内国际农产品大市场销售的产品,必须申请备案,建立生产管理的全程监控,像你这样单家独户的,连想都不要想,谁与你备案?

“孙猴子”知道了这个情况后,明白了单家独户闯不了大市场的道理。下决心和李居安签订了加盟的合同,并花了二十万多元,请高大全按李居安果园的电子信息化管理生产的模式,设计安装了一套果园电子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并雄心勃勃地与李居安策划了要将他的桂味投放国际市场的战略计划。听说他和李居安已经与省里的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估计一个星期后,将获得国内国际有关专门负责荔枝出口的质量安全认证部门的备案,建立生产管理的全程监控,这就意味着“孙猴子”的桂味,今年可望精选一部分投放国际市场,甚至可以远征欧美市场了。同志们,这是一个多么鼓舞人心的事情啊!

张大明讲完孙猴子的故事后,王小明接着用十分激动的语气说:“像孙猴子这样的高手,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当领导的,可不能落后于他们啊!”

“你这样说,不是明摆着说兴隆镇的干部落后了吗?我们各方面的发展,有哪一点比张家镇差?”龚汉民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看样子,他摆出了一副要和王小明一战高下的架势了。

“龚书记,我这是就事论事,并没有针对任何人。”王小明满脸委屈的样子。

“你先前说了那一大篇,末了甩出这么一句,这不是针对我们,是针对谁?”

“就是针对你,又怎么样!”王小明气一上来,顶了一句,“成立集团公司,是市委的决策,要求与公司加盟是果农的心愿。事实就是这样,你们说这说那,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也要我跟着你们说不成?”

李劲松看到两个人这样说话会伤了和气,于是说:“王小明同志,现在是开市委扩大会议,请冷静点。”

听到李劲松这样说,王小明和龚汉民都不出声了。龚汉民想了想自己刚才的话,再回味了一下张大明讲的“孙猴子”的故事,也觉得自己是错怪了王小明,于是对王小明努努嘴,眨眨眼睛,笑了一笑,算是和解了。

会议出现了短时的寂静。

大家的心里都明白,如果不能争取全市80%以上的果农与集团公司加盟,庆祝大会就失去了意义。但是,在不到三天的时间里,完成这样一个任务,谈何容易?刚才龚汉民与王小明的顶撞,使大家感到在这个时候都不好意思说什么了。

但是,王小明却心有不甘,他认为:如果不能实现加盟,不仅辜负了李劲松的一片苦心,也难为了李居安对党对人民的一片真情,更对不住高大全他们三人,为了支持全市人民,自觉拿出200多万元,免费设计安装江州市荔枝果业生产发展信息网站和在各镇建立电子科学技术信息馆,支持全市人民学技术,奔小康的一片真情。他觉得自己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据理力争。但怎样据理力争呢?你的理在哪里?

突然,王小明想起了一件事,心里一亮,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协助李劲松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一个方向上来。

于是说:“李书记,刘市长,各位领导,同志们,关于动员全市80%以上的果农,在三天内实现与集团公司的加盟,我认为是十分重要的,刻不容缓的事情。”

王小明说到这里,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去年兄弟市发生了一件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去年荔枝收获时节,有两帮子专门从事长途贩运农产品的客商,前来收购荔枝,运到国内的大城市去销售。

有一帮客商与一个镇的类似李居安这样的公司做成了生意,以每公斤五角钱的代收费成交,负责组织收购公司属下果农的果子上来,进行保鲜、包装,运往几个大城市销售,保持每天发货10万斤,一个月下来,净赚了160多万元。果农、客商皆大欢喜。

另一帮客商,在另外一个镇以每公斤四角钱代收费成交,由一帮‘九八佬’组织收购,也是每天组织发货10万斤,由于这个镇的荔枝果业生产没有实行产业化经营,收上来的货中,农药含量严重超标,不得进入市场销售。有一车运到小城市销售的荔枝,几乎搞出人命来,仅三天的货,就亏了100多万元。货是从千家万户中收上来的,谁的货农药超标?根本就不知道。这帮子客商也只好自认倒霉。”

王小明把这个例子说了一遍后,说:“现在距离荔枝收获时节只有两个月了,早熟荔枝再过四十天也可以上市了,如果不实现加盟,其后果是怎样的一种结局?我想大家都不用我再说,也知道了。”

“还有!”李锋听了王小明举的例子,心里更着急了,说,“今年就更严重了,全国大的城市都将实行市场准入制,钟大炮的侄子告诉他,说我们再不抓紧时间,将会坐失战机,到时可就惨了。”

李锋说到这里,用十分严肃的语气说:“今后的十五天,是荔枝果子能否达到个大、质优的关键时间,一位老果农告诉我,这十几天,正是果子生长、发育、膨大的分水期,如果错过了,一切都无可挽回了。”

“李副书记,什么叫分水期?”清远镇党委书记田国光着急地道,“这么多年来,我怎么没有听说有分水期这种说法?怪不得我们的果子总是比别人的小。”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