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闯三关 > 第52部分

第52部分(1 / 2)

>

难怪江湖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凡是进入山庄会客厅的人,没有一个做不成生意的。”

每年荔枝收获时节,客商们一进入山庄,看到山庄的外观和客厅的那个气派,必然肃然起敬,停车坪上崭新的一式三十四辆上海大众高级轿车专门为客户服务,使每一个想做生意的客商解除了一切后顾之忧。

李鹏程看到客厅的布置,心中确也敬重十分,他心里不断地叮嘱自己要沉住气。

一会儿,工作人员给每个人上了茶,李鹏程左手端起茶杯,右手揭开茶杯盖子,轻轻地呷了一口,然后又将茶杯放回原处,做好应战准备。

果然不出所料,坐在李鹏程左边主座椅上的张国生首先开了腔:“久闻鹏程兄弟居于‘江州三杰’之首,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哪里话?晚辈才疏学浅,今日得与山庄众位前辈相会,实乃三生有幸。”李鹏程说到这里,站起来分别向大家鞠了一个躬,然后落落大方地说:“今日,我第一次见识了山庄的气派,什么叫品牌效应?我认为山庄这种气派本身就显示了一个品牌,可惜……”

李鹏程拉长了“惜”字的声音,没有往下说。

“可惜什么?”李鹏程这么一拉长声音,杜少甫就沉不住气了。

“可惜你们身在宝山不识宝!”李鹏程用非常认真、不容置疑的口气说。

“你这个宝山指的是什么?”林少甫尽管感到自己有点失态,但还是追问了一句。

李鹏程环顾了一遍在座的每一个人,发现他们都露出一种不快的神色,觉得自己在这个时候如果不能表现出压倒一切的智慧,他们定会不服。

李鹏程这样一想,心生一计:“说出来,大家可不要见怪!”

“你这是哪里话?咱们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是总经理,就是用水缸做胆,也不会与你过不去呀!”张伟连讽带刺地回了几句。

“你可别这样抬举我!”

“你还没有回答我的话呢?”杜少甫见李鹏程不做正面回答,又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于是又追问了一句。

“说出来听听吧!”不知是谁又嚷了一句。

“急什么?这是总经理的说话艺术,叫做‘吊胃口’。”张国生瞧了一眼李鹏程,意味深长地说。

其实,张国生心里认为李鹏程并没什么本事,这是因为答不上问题而用的缓兵之计。

听张国生这样说,李鹏程觉得是时候了,于是干咳了一声,说:“说你们身在宝山不识宝,确实一点不假。”

“你这是故弄玄虚!”龚光辉不服。

“非也!大家试想一想,除了客商与干活的工人,还有谁到过这里?在中国,有多少人知道江州市有个‘冰荔山庄’?有多少人知道山庄有十大谋士、五虎十八将?”

“这也说明不了是什么身在宝山不识宝!”朱全胜声如打雷。

“兄弟这样认为差矣!其实,山庄的气派,山庄的十大谋士、五虎十八将,三十四个冰糖荔果园,关于冰糖荔的美丽传说,这些就是一个无形的品牌。”

“这些个道理,谁都明白,你这样说未免有点牵强附会。”刘国华也不服。

“非也!再加一把劲,可以说‘冰荔山庄’是‘天下第一园’!‘天下第一园’这个品牌本身,就是一个无价之宝。”

“你这样说,不无道理。但说它是无价宝,多少有点夸大其词。”李东山双眼圆睁,大声嚷道。

“非也!”李鹏程觉得这样子与他们斗嘴,终不是个办法,得想个法子才行。

有什么法子呢?李鹏程想了想,突然灵机一动,于是慢条斯理地说:“有一个人的经历,可能会给大家一个启发,不妨说出来,如何?”

张国生觉得李鹏程这是黔驴技穷,应给他个台阶下才是,于是冷笑了一声:“很久没听过故事了,总经理有这个雅兴,不妨说出来听听。”

张国生说完,斜睨了一下李鹏程,那目光仿佛在说:你小子乳臭未干,岂是对手?

李鹏程盯了一眼张国生,心里觉得好笑,他觉得大家都在等着看自己出丑。

其实,有这么便宜的吗?只见李鹏程不慌不忙地向大家介绍了一个人的情况:

张家镇有一个人,现在省城投资一个亿,上一个项目,兴建一间中南五省最大的中西药制药厂。据专家论证,这个项目投产后,将成为中南五省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最一流的企业。这个人曾立下誓言,他要在五年内创建出一个能够领导中国乃至世界的中西药品市场潮流的品牌,占领国内整个市场,占领东南亚数十个国家的市场,五年后,向全球进军。

“你说的这个人,我认识,他叫张德,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未等李鹏程说完,刘国华插嘴说。

“你知道他的创业故事吗?”

“当然知道。”

“能不能给大家说一说?”

“好!”刘国华觉得自己是上了李鹏程的当。可是,又觉得将自己亲戚的创业故事告诉大家,也有好处。于是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起了张德的创业故事:

“张德,生于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排行第一,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父亲早丧,靠母亲种菜拉扯大。

“一九八五年,春节过后,张德怀揣全家人省吃俭用攒下的九百元钱,只身到南江市闯世界。

“张德在一个亲戚的帮助下,在南江市中药材市场弄到了一个摊位,做起了经营中草药的小本生意。

“由于他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很快就取得了同行和客商的信任、支持,生意日渐红火。

“第三年,张德根据自己本钱少的弱点,决定采取‘借鸡生蛋’的策略,买了一辆重庆产的五十铃小货车,在南江地区八个县市,二百多个乡镇寻找到了经销商。张德坚持互助互利、薄利多销的原则,采用一个月结一次账的付款方式,从同行业老板中进货供应自己属下的经销商。

“由于张德讲究信用,服务周到,属下经销商都乐意帮他,收到货后,马上付款与他。

“这样一来,张德的流动资金,就有了一个巨大的运转空间,生意越做越红火。

“三年后,张德终于事业有成,资产超过了一千万。

“有了雄厚的实力,张德开始瞄准更大的市场,他亲自到盛产中草药的生产基地,大量收购中草药材干品,向市场中的同行供货,向全国中成药制品企业中取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大、中型制药厂供货,并相继取得这些厂家的中西成药品在南江地区的总经销权,占领了这些制药厂在整个南江地区中西药材成品批发市场的制高点。

“南江地区八个县市,一千多万人口的主要中西成药消费市场的收益,使他的事业发展,达到了顶点。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