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要挑战新世纪;称雄世界;必须摒弃“阿Q精神”!摒弃“书呆子”的“呆气”!弘扬中华民族奋发向上,不屈不挠;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引领农民闯过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物质成果关;闯过为物质成果建设中国驰名品牌关;闯过将物质成果带进市场竞争转化为资本关!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永远称雄世界!
高艳芬心里这样一想,更加坚定了她要来江州工作的决心。
江州人的胸怀,陈军红的热情、奔放、敢做、敢为,老师长的忠心耿耿,省、地、市、镇各级领导,坚持“三个代表”,以人为本,认真关注农村、农业、农民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真情;深深地感动了高艳芬的心。
高艳芬觉得:虽然江州市的工作环境比不上省城;但是;丈夫是这个城市的父母官,他终于有了他的伟大事业,实现了主宰一方,造福一方百姓的用武之地。
高艳芬深深地知道:丈夫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他必须把握好这个机会;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尽心尽力全面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一条成功的路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幸福生活贡献毕生精力;为了江州人民的伟大事业;她必须舍小家为大家,全力支持丈夫。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党和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祖宗,无愧于丈夫和孩子,无愧于亲戚和朋友。
高艳芬心里想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仍有一些农民保留了“阿Q”的脾性和精神,可见;科教兴国的担子重之又重,尤其是在农村;科教兴家;科技兴农的常识,虽然早已经为众多的人们所接受,但是,一旦做起来的时候却往往是无所适从。“书呆子”的分析是正确的,高个子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应该说是正确的;至少他们还具有中华民族的骨气;有一种以祖国为荣的理念。自己作为一个市委书记的妻子;理应站到这场斗争的最前线;争取更多的时间;深入民众;了解民众;同民众同呼吸;共命运;为江州市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事实使高艳芬深深地明白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
一个中国人;如果光同“书呆子”一样;满腹经纶;懂得分析形势;提出假设;是没有用的;必须站出来;投身到火热的生活斗争中去;与国人打成一片;共创大业;从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为党和国家、人民作贡献;
一个中国人;如果同“高个子”这样的“阿Q胆色”,更是没用!科学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搞经济建设,搞企业管理,搞科学实验,搞工业建设;搞农业建设,搞科技兴农“闯三关”,有那一项单靠匹夫之勇可以做得到的?
高艳芬决心加强学习;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奋发向上;树雄心;立壮志;勇登攀;摒弃“阿Q精神”,“书呆子”的理念,不断提高、加强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中国人的荣辱感:为中国强大而荣,为中国弱小而耻!为中国富强而荣,为中国落后而耻!为中国发展而荣;为中国退步而耻!为中国胜利而荣,为中国失败而耻!为江州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同心协力闯三关;建设一个富裕江州、平安江州、生态江州、文化江州、和谐江州的伟大事业为荣!到江州去;到丈夫身边去,全副身心投入到火热的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新农村幸福生活的伟大斗争中去;为祖国的更加繁荣富强作贡献!
她决定明天向李劲松提出;调到江州市工作。
高艳芬这样一想;心中舒坦了许多;于是翻转身;右手搭住小龙的身子;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转载请保留!
第二部 第十八章 你真坏
夜已经很深了;四围静悄悄的。
李居安和妻子王秀芳躺在床上还在说着悄悄话……
李居安得到张国梁、陈军红的帮助;心中原先很多模糊的东西都明朗了。
他回来同妻子王秀芳谈了一会。
王秀芳认为:张国梁名不虚传;具有诸葛亮的宏才大略,他提出的战略思路很合实际,切中了脉搏;为集团公司今后的生存、发展、壮大把正了方向。
李居安认同妻子的看法,觉得妻子的才学不差。
说句心里话;李居安对投入开发中国凉亭土鸡这个项目确是信心不足。
张国梁对开发这个项目的前景分析使他坚定了心中的信念。
但是;心里还是感到不踏实。
开发这个项目;不但需要很多资金;而且需要大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是人材、庸才!去那里找到有真本事的人才呢?
它不同于荔枝果业生产。
尽管市委认为:
在江州市,把荔枝果业生产和发展果园山地鸡连在一起;建设生态果园,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最有利的最可行的途径,是江州市得天独厚的资源,但是,光有资源有啥用?得要有人去开发才成。
李劲松说:既然全市百万农民投入了数以亿计的资金于荔枝果业生产,为何不在这方面努力一下?
但农民就是这样,当还没有看到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学到技术之前;他们是不会跟你养鸡的,要开发这个项目;不仅必须要大力宣传其所带来的收益;而且必须要大力宣传科学养鸡的技木;必须举办养鸡养猪技术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大力宣传开发果园山地鸡的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自己首先投入大量的资金搞基础设施,增强果农的信心,依靠党和政府的支持;发动共产党员首先带头;象建沼气池、推广农业轻型技木、水稻抛秧技术那样,一个党员带动三到五户农民首先行动起来,过不了多久;农户的积极性就会跟上了。
此外,公司的这些资金投入去后;不仅要能收回;而且还要产生较大的经济收益,并且还要保证农户的基本利益;若有不测之风云;公司不仅要承担巨大的风险;而且还会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损失。
李居安深深地知道: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要创业就会有风险。
但是;李居安过多的不是考虑个人的损失;而是担心此举会连累公司108位股东,连累热心支持江州人民建设的苏正德;王一鸣;关汉杰;张胜飞;刘先知;陈军红的数亿元。这是他们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支持的赤诚之心。
他决定先自己筹集资金把现代化种鸡场;孵化场建起来;把养鸡技术教会果农,取得成功后;再大面积铺开,大规模投入。尽管这样步子慢了一点;但保险。却又不知李劲松同意否?
他把这个想法对妻子说了一遍。
王秀芳认为有理;觉得这样较现实、可行,问题是怕小财神他们不同意;要搞。
李居安认为:他们要搞没问题,先让他们养鸡,反正他们的果园已具规模,可以大规模上养殖这个项目了。只是不让他们投资;同张家镇农民一样,只搞养殖风险共担,待有经验再扩大规模。
突然,王秀芳侧转身子;右手搭在李居安的胸膛上;嘴靠近耳边;轻声说:“听王雅琴说:张国梁和陈军红同居了,是吗?”
李居安素来不理会朋友间“风花雪月”之事;更何况张国梁和陈军红呢;他俩郎才女貌,天生一对,走到一起;有什么值得奇怪?况且现在的年轻人只求两情相悦;对于过去那种非要登记结婿,举办婚礼才能同居的习俗早已摒弃了;他俩同居了;是好事;有何不可?于是责备妻子说:“怎么又管起这种事来了,不害臊?”
“谁想管这种事?只不过听说张国梁早已经有了一个李小倩;听说准备国庆节结婚,现在可好;又杀出个陈军红;听说相识还不到一个星期。前天李小倩还追到了这里,被气走了。你说咋办?”
是啊!李居安也感觉到这件事情的后果是相当的可怕了。心里想道:张国梁呀;张国梁!你是一个博士出身;读尽朱子百家,诗书礼乐,又是共产党员,却做出这等有悖常理之事来;叫我如何说好?
王秀芳见李居安不做声,用手推了推他的身子;说:“这里面是张国梁贪图荣华富贵;见异思迁;要做现代‘陈世美’,还是陈军红横刀夺爱;设下‘陷阱’,逼张国梁就范?”
“这等事儿叫我如何说?”李居安认为:自己对张国梁和陈军红这方面的事情了解的不多,怎可以在妻子面前乱说?于是责备说,“两公婆的事儿,外人怎可以知道?切莫搬弄是非。”
王秀芳觉得也是;可李居安这样说她;心里自觉不爽。于是翻转身,把被子往上一拖,盖过头顶;再也不理他了。
“唉!”李居安觉得没趣,只好长叹一声;侧身睡去。
话分两头;且说张国梁和陈军红回到酒店匆匆的洗漱完毕后;双双穿着睡衣;躺在床上;双眼盯着天花板出神。
陈军红对张国梁这几天的表现很满意,不枉称为“赛诸葛”,为李居安的事业生存、发展、壮大,奠定了创业的思想基础,解决了大方向的问题;也使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得到了升华,她心里为自己得到了张国梁感到骄傲,感到满足。
陈军红想起了母亲的经历和母亲和父亲的恋爱史,她觉得自己和母亲的爱的经历有惊人的相似;都是由相识到拥有;前后不到一个月。
母亲比父亲小11岁;解放那年出的世;当时母亲的父亲是一位英勇神武的解放军野战部队的师长,母亲在军野战医院当医生,父母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英勇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母亲成了孤儿。
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