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闯三关 > 第90部分

第90部分(1 / 2)

>高厅长也跟着出去,到了街上,一辆中巴驶过,三个人上了车,高厅长见了也跟着上了车。

车到了尽头,三人下车后就往一条小路朝山上走去,高厅长他们朝前一看,发现不远的地方有一块果园,估计这三个人可能是这块果园的主人,于是也跟着走去。

前面三个人以为他俩是贼子,停了下来。

待高厅长走近后,发觉不象,于是问道:“同志!你们这是要往哪里去?”

钟宏宇见问,望了望高厅长,见高厅长朝他努努嘴。

钟宏宇明白,笑着说:“我们看到这里有满山的荔枝树,很想知道今年的收成如何!看能不能赚上一笔。”

那三个汉子听了,看出有点似客商的样子,于是热情了很多。

三个汉子一边走一边自我介绍了起来。

“我叫何壮志,本来父母给我起这个名字,是希望我长大后有番作为,但是我负了这个名字,今年三十九岁了,心里的壮志却一点也没有实现,想来真是惭愧。”

留平头装的胖子说:“我叫韦一笑,这个名字是读书的时候,自己取的,那时候受电视武侠英雄的人物影响,幻想有一天能够学到一身绝技,笑傲江湖,称雄一方。谁知,今年41岁了,却还笑不起来,更不用说笑傲江湖了。”

“我叫萧洒。”矮个子未等胖子说完,就抢着说:“我是受那首什么‘萧洒走一回’的歌儿启发后,给自己取的名字,很想萧洒走一回。可是,奋斗了十几年,却怎么也萧洒不起来,难道农民就真的注定是这样的一辈子呆在山沟里?”

高厅长听了他们的自我介绍,发现他们三个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有一番大志向,都想创造一番事业,只可惜时运不济,落了个空嗟叹。

高厅长心里想道:今天既然有缘;何不点他们两招?于是笑着说:“看三位兄弟雄心勃勃的样子,何不洗脚上田外出干一番事业?”

“这个!我们想过,就是丢不开!”何壮志听到高厅长这样说,勾起了满腹心事,“不瞒老兄,我们三个都是村里的主要干部,都是共产党员,都在党旗下宣过誓,如果不为人民干出点事业,心有不甘呀!”

“是呀!”韦一笑也一边走一边回过头来接着说:“我们三个曾经发过誓,不把村里的经济建设搞上去,绝不罢休!”

“所以!我们绝不会丢下村里的百姓不管,自己走出去发展。”萧洒也一边大步地往前走,一边回头甩了一句。

高厅长听了他们三个的话,半晌做声不得,心里想道:是呀!党的干部既然为人民挑起了这付担子,就没有理由为了个人的利益从战斗的最前线撤下来。可是,他们却又没有想到为农民增收解困的捷径。

高厅长觉得,作为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尤其是掌握着一个市的党、政、军、财大权的领导干部,如果不真正的想法帮助农民解决增收解困的问题是不行的。但是,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高厅长想到了李劲松,想到了他到江州市上任的二十多天来所做的事情,他觉得李劲松现在正苦苦寻觅着一条以科技为动力,帮助农民闯三关,解决增收致富的路子。

高厅长觉得: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成立“农技110”报警服务中心,是李劲松到任江州市走出的最成功的一步棋,它为今后江州市农村中各项各业的发展,创造了先决的条件。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对市委这步棋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这时,他们来到了山脚下,高厅长觉得应该与他们聊一聊这方面的情况,于是找到一块干净的草坪,坐下来,对他们三人说:“听了你们三个人的说话,我很受感动,听说新来的市委书记已经为大家找到了一条发展生产的捷径,是吗?”

“是呀!”何壮志点点头,继续说:“他到任江州市后,仅三天的功夫就做出了‘三步棋’“三大战役”的决策,并在一个星期后全部付诸于行动上。老百姓都觉得他是一个好书记。”

“老百姓对他的第一步棋感觉怎样?”钟宏宇插了一句。

“非常好!”韦一笑满脸认真的说,“有了这支科技特派员队伍,老百姓心里踏实了许多。”

“这支科技队伍是不是专门负责荔枝生产管理的?”高厅长很想知道这支队伍是否拥有各种技术人才。

“不是!通过这十多天来的接触,觉得他们的知识都很全面。”

“有了这支队伍,老百姓搞生产放心了许多。”萧洒这回神采飞扬的大声说,“按照现在这种方法学技术,闯市场,可够萧洒啦!”

“此话怎讲!”高厅长感到有点不解。

“是这样的!”韦一笑这回真正是以笑傲江湖的样子说话了:“自从有了这支队伍后,老百姓好象有了主心骨似的,做什么都顺心了许多,轻松了许多。”

“此话怎讲?”

“这还不明白吗”萧洒笑着说“过去老百姓碰到了问题,不知问谁,现在不同了,有问题,打“农技110”,马上有人来为你排忧解难。特别是建立“江州信息网站”后,科技特派员干脆把各种生产技术信息,各种农作物生长的时期的技术操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制成图文并茂的网页传输到网站发布,老百姓在家里打开电脑就可以学到了,没有电脑的,到镇上的电子信息馆去查看,再不会,就打“农技110”,你说,老百姓搞种养,能够这么轻松,还不够萧洒吗?”

“电子信息馆收费吗?”钟宏宇平时到过不少的地方,看到电子信息馆都坚持每小时收费1元或2元的。

“没有!”

“谁来付这笔费用?”

“这个嘛!”何壮志觉得自己比较清楚,忙解释说:“网站和电子信息馆是江州三大电脑技术开发高手高大全、李少忠、谢平安义务设计安装的,至于以后网站与信息馆的维护费用现在还没有着落,听说集团公司正在想办法。”

“科技特派员现在的工作情况是怎样的”高厅长意识到:话题扯远了。

“这还用说?他们接警后,马上奔赴现场,即刻想法解决;老百姓不用花钱,就能在生产中一边干,一边学技术,一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觉得,这样干上几年,农民的科技综合素质,生产能力将大幅度提高,有望赶上发达国家农民的水平。”

“有了这支队伍的支持,今后你们有什么打算?”高厅长觉得现在问其它方面的问题不够切合实际,还是应该从今后的发展上找一找差距,看看他们有什么新的想法。

“我们支部研究一下。”待收完这茬子荔枝后,根据科技特派员的土地资源检验结果,我们村有1500亩土地,非常适合种植有机蔬菜,还说:在南江市所辖各县市的地域资源中还没发现有那一个地方超过它的,在这块地上种有机菜;解决城市菜篮子问题,增收致富,一定有奔头。我们打算成立一个公司,建设一个有机菜生产基地。”

“好呀!”钟宏宇听了,非常高兴地说:“如果是这样,我带你们去参观一个有机蔬菜基地,按照他们的模式建设,包管你们村的人民富到‘流油’。”

钟宏宇说完,将前天与李锋副书记、李鹏程、钟大炮参观“孙秀才”的有机菜基地建设情况同他们说了一遍。

看到他们这样一副高兴的样子,高厅长心里感到可悲:一个早已具备发展这样一个年产值二千万元以上的资源,为什么到今天才被发现?这个责任谁来负?

高厅长觉得自己当了这么多年农业厅长,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心里想道:“孙秀才,有这样的经济头脑,胆色,是因为他经历过了一番创业的磨练,但在孙秀才成功后,作为党的干部为什么不去认真作调查研究,组织拥有这种资源的人民利用这独特的山区资源去发展生产,解困致富呢?

何壮志见高厅长不出声,以为他不相信,于是认真地解释说:“科技特派员告诉我:在江州,真正具备搞有机菜生产基地的资源就只有我们村这个地方,不管是什么菜式,在我们这里种出来的就与众不同。他们说:这块地方是源头,土地肥沃,矿物质丰富;富含各种作物必须的营养物质。”

听何壮志说到这里,韦一笑抢着补充说:“我和科技特派员用了三天的功夫,对这1500亩土地的土壤全部进行了测定,发现它们含有非常丰富的最适合蔬菜生长的各种矿物质和有机肥料。他们说,这块土地远离污染,请砂凉水,如果能够从半山腰上引那口清泉进行浇灌,种出来的菜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还有!”萧洒这回生怕说漏了,抢着说:“科技特派员还从这口清泉取了水样回去化验,结果非常令人满意,它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可以直接饮用。

他们甚至还夸口说:“这口清泉水,恐怕在当今世界上,还没有发现可以与它相比美的。”

“那为何不把它开发为一种矿泉水投放市场?”钟宏宇感到这样美好的清泉,藏着不与世人知道,真是太可惜了。

“科技特派员说,从长远发展的经济角度来讲,搞有机菜生产基地比开发矿泉水投放市场合算,尤其是注重安全质量消费的今天,更具有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韦一笑对这一方面的理论可能是受了科技特派员的影响,说得竟是有理有据。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