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主任,这段时间公司对外招聘人才的工作与组建科技队伍的工作就交给你了,按你的估计,有十天时间组建好了吗?”
林福鹏说:“过几天,所招聘的人才应该陆续到位了,当地实战经验比较充足的人才还缺,正在物色,按计划十天后应基本就绪。我计划培训三天后按计划将他们分到各个基地展开工作,让他们一边宣传一边发动,一边举办培训班,进行实战锻炼,我想,20天下来,我们的技术队伍和养殖户也差不多成了养殖专家了。”
李居安听了,高兴地说:“真是太好了!那我这几天就专门为养殖户寻求信用社资金支持,同时也为公司寻求支持,公司的具体工作可拜托你了。”
“放心吧!董事长,我一定尽力。”
这时,李居安的手机响了,一看是李劲松的,连忙打开盖子。
李劲松告诉他:农发行方面的事情;他已帮忙联系了一下,林有德行长对凉亭企业的建设模式很感兴趣,认为凉亭企业是一个真心为三农服务,带动农民致富的企业,值得支持,希望抽空到市里与他商量一下,计划立项。
李居安大喜,当取决定明早上去市委找李劲松,与他一起去见林有德。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转载请保留!
第五十七章 智答林有德
前面说到李劲松为了使凉亭企业迅速做强做大,通过有关方面的人士联系,得知市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度较大,且利率不上浮,于是告诉了李居安。
李居安夜里,与林福鹏仔细盆算了一下,觉得尚急需融资1500万元左右,企业才能运转起来。
于是,第二天天还没亮,李居安就起床了。
他匆匆忙忙的洗漱完毕,然后到公司安排了一下工作,即往城里赶去与李劲松相会。
上午八点五十分,李居安找到了李劲松。
李劲松对李居安说:“农发行方面,已经同林有德行长相商了一下,他认为支持三农尤其是你们这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应该的,你到了他那里,他将安排信贷科长凌一兵与你具体相商,如合乎条件,将全力支持你,今天早上我要到南江市参加一个会议,下午散会,晚上与你共饮三杯?如何?”
李居安听了,心里虽觉不爽,然又没有办法,于是说:“谢谢李书记!您百忙之中能关心到这件事,本人已深感荣幸之至,就此一言为定。”
“爽快!”李劲松伸出右手,与李居安握了一下,当即吩咐办公室主任刘海带他去见林有德。
话分两头。
且说林有德自从与市委书记李劲松谈起江州市富民果业集团公司准备成立凉亭禽业发展有限公司,引领农民养殖致富的事情后,就一直把这件事记在心里,经常查看江州荔枝果业生产信息网站里的信息。
林有德;40多岁;身材魁伟;方脸膛;天庭饱满,短头发,狮子眉;双眼乌黑发亮;炯炯有神;说话深沉有力;柔中带刚;充满着一股浩然正气;一般人见了他,有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可是;了解他的同志;都知道他是一个平易近人;作风严谨;工作认真负责的人;深为上级器重。
林有德把李居安这种情系“三农”,服务“三农”,赤胆忠心;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的高贵品质,深深地印入了脑海,尽管还没有相识过,却早已把‘活菩萨’的光辉形象装在了心里。
林有德每当与人们谈起南江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格局时,总喜欢用‘东富民,南凉亭,西巨东,北鸿大’这句话来形容。
而每当人们听到他这样说的时候,总爱与他抬上一杠,说:“林有德,富民凉亭均在东边,同一区域,你这样说有何居心?”
林有德却总是笑笑,说:“天机不可泄漏!”
可是好事者却不肯让他这样胡搅过关。
有一次人们逼急了,林有德即有板有眼地说了出来:“富民集团公司,就江州城区来说,它确是东边,凉亭鸡生产基地亦是在富民,但是,一年后,公司为了实施更大的战略计划,必将在城郊,即城南有一个亦叫凉亭的地方再建一个凉亭土鸡生产基地,在江州城东高速路边建设“中国凉亭土鸡贸易加工中心”;引进现代化肉鸡保鲜全自动化生产线,生产优质保鲜鸡销售往国内各大市场,销往世界各国大市场,这样一来,不就是有了南凉亭吗?”
尽管林有德说得有板有眼,人们也还是不相信李居安会有这样大的野心、能力、气魄,所以,每当林有德说起东富民,西巨东,南凉亭,北鸿大时,就笑他是:“假诸葛”,未吃三件豆腐想成仙。
而林有德也从来不与人们争辩。总是嘿嘿的冷笑着说:“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三年后如果不是这个格局,请你吃十只凉亭鸡。”
话说回来,林有德连李居安的面都还没有见过,凉亭禽业公司还只是在筹建之中,为何竟说出这样的结局来呢?
这主要是他从侧面对李居安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尤其是他读了市委印刷的那一本小册子,也就是李居安的日记——《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心声》后,他才深深地了解李居安的为人和才干。
他认为:凉亭企业由他牵头,必将向这个战略格局展开,如果不是这样,不利于向国际发展,尤其是肉鸡深加工贸易中心。
林有德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追求已经向科学,安全,绿色,有机,快节奏发展,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同过去那样到市场买鸡回家自己弄,而是喜欢到超市买加工好了的保鲜鸡,回到家后马上可以炒几味了,谁还有时间去做那么麻烦的工作,况且保鲜鸡又安全又无污染,更无病毒,何乐而不为?
在这种情况下,凉亭企业就必定要走肉鸡贸易深加工这条道路,而张家镇在交通,地理位置上肯定比不上城区,以李居安这样的具有卓越“产业洞察力”的企业家,如果不到城郊寻找战机,那才怪呢?
尤其是听到李劲松说起李居安计划一个月后在两省四市同时成立四家公司,建设全国最大的“中国凉亭土鸡”生产基地,引领两省三十市数千万农民加盟,实行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养殖致富的消息后,更加证实了自己的正确推断。
前两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林有德和市委书记李劲松相遇,彼此交谈,方知李居安确实是一个帅才,且又聘请了他曾经风闻的足智多谋的自称“姜子牙八十遇文王”,雄心勃勃干一番事业的林福鹏后,更增加了对李居安的信任。
当他知道李居安还差1500万元起步资金时,立即向李劲松表态,可以为他立项调查,如果合乎条件,一定全力支持。
李劲松当时听了,非常感谢林有德,认为林有德是一个情系“三农”,愿为“三农”服务的好行长。
今天早上,当林有德知道李居安要来见他的时候,心里就盘算着如何进一步考察李居安的能力,试探他到底是不是真正为农民服务,带领农民养殖致富的领跑人。
上午九点三十分,李居安和刘海来到了林有德的办公室。
彼此寒喧了一番。
林有德热情地招呼他俩坐下品茶。
刘海因为工作关系,没有时间陪李居安,先行告辞。
一会儿,凌一兵进来,林有德把他介绍与李居安相识,说他是农发行专门负责信贷的科长。
凌一兵;中等个子;剑眉大眼;国字脸;蒜头鼻子;丰隆圆润;笑起来的时候有两个酒窝;给人一种甜甜的感觉,精明强干,农民出身;当过兵;读过大学;与农民有很深的惰感。
一会儿,林有德似乎经过了深思熟虑后,提出了一个令李居安不能不答,但却十分难答的无法回避的问题:
“董事长,有人说民营企业是造就农业产业化引领农民致富领袖的‘摇篮’;也有人说民营企业是引领创业者步入深渊,走向溃败的‘冰窟窿’。站在你的立场和角度来说,怎样看待这两种说法?”
李居安听了林有德的说话,大吃一惊,这是什么说话呀!分明是在试探我李居安创办企业是不是具有真正的领导能力,同时也透出了他对自己有没有能力对这一笔贷款负责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