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闯三关 > 第153部分

第153部分(2 / 2)

市委书记李劲松责成新丰镇党委政府,限期解决。

当时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有很多人提出:对个别人的行为可以考虑采取强硬措施,强行施工。

为此,镇党委政府召开了扩大会议,镇机关七所八站主要领导都参加,会议上大家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有的说:“现在的农民,小农意识十分严重,目光浅短,怪不得城里人都是把贫穷落后的特征归结到农民的身上。不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有人表现不佳,生意失策必被上级或同事骂一句:“整整一个农民!对于这样的农民,应该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政府也不是可以让他们无法无天的。”

有的说:“非也!你凭什么说他们无法无天!”

还有的说:“是啊!你凭什么说他们无法无天?”

再有的说:“该说的说了,该摆的道理也摆了,他们就是听不进去,执意把这样一件造福人民的大好事给搁了下来,这不是无法无天又是什么?”

这时候一个干部站起来说:“我认为不能这样说。听说这三户农户中有二户人家的土地全在这条道路上,一下子被征用了,今后叫他们靠什么为活?我们替他们想过没有?”

这位干部的说话恼了一个人,只见他站起来高声说:“怎么没有想过?政府在决定中不是明确的说明了,凡是被征用了土地的农户子弟将来优先进入在工业长廊中建厂的企业去工作吗?”

这时候又有一个干部站起来说:“这个是事实,但是,这些所谓的工厂企业在哪里?现在八字还没有一撇,他们不相信,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农民还是农民!”

这个干部的说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会议出现了短时间的寂静。

同志们的争论引起了当时镇党委主要领导之一镇长何存富的深思,他说:“共产党为的啥?是为了人民打天下。民以食为天,官以民为衣食父母。共产党执政的权力是谁赋予的?是人民,干部的职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

何存富说到这里,动情地说:“说句心里话,关于这几户农户的责任田全部被征用后,他们将来的出路怎样解决?我们确实还没有认真考虑过。尽管我们政府按征用政策给他们进行补偿,但光靠这点补偿能保证他们一家以后有好日子过吗?当他们把这笔补偿全用完后,将怎么办?这些我们确实没有仔细考虑过,这都是我们工作的疏忽,怪只怪我们没有把工作做好!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责备他们?”

这时候,镇委书记党万清站起来说:“镇长说得有道理!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责备农民思想落后,小农意识,目光浅短?”

党万清说到这里激动地说:“共产党干部的责任是什么?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农民思想落后目光短浅,责任不在他们,责任在我们干部身上,因为我们没有把工作做好!”

党万清说到这里,更加激动地说:“同志们,说句心里话,党中央反复强调党的干部要转变作风,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中小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城乡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能享受到党委政府温暧的阳光。打造服务型政府,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而新丰荔枝是新丰镇的经济命脉之一,但是大家知道一吨荔枝鲜果的经济价值是多少?也许大家都会说是4000多元左右,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开发他们的附加价值将产生多大利益?一吨荔枝鲜果加工成罐头产品是8000元,加工成浓缩果汁是16000元,加工成荔枝干是80000元,加工成荔枝饮料是160000元,加工成荔枝生力饮是100000元。大家说,我们为老百姓想过这些吗?规划过这些吗?不错,我们现在想到了,但是告诉老百姓了吗?没有!”

何存富听了书记的一番话,更加触动了本来就已经十分不安了的心儿。他用更加激动的言词说道:“清代的官员左宗棠尚能以“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对联来自律;远古时代的诗人屈原尚能吟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诗句;古代文学诗词家郑板桥都能写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感受来呼吁国家。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这样对待群众!民以食为天,官以民为衣食父母,我们虽然不是官;但至少都算是党的最基层的干部;代表党和国家为人民工作,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怎么能这样对待他们呢?”

这时候;大家都无话可说了。

但是,又担心能说服他们吗?

会议上有一个干部提出:从没有条件开发的与这三户就近的村中征用适当的土地与他们交换,以不至于这三户人家将来全部都没有田耕种。

大家认为这也许是一个办法。

于是,镇党委政府以书记、镇长和分管城建的副镇长成立开发荔丰十里工业长廊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全力展开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

党万清,何存富亲自带队做这三户农户的思想工作。

佟青说到这里,喝了口矿泉水,清了清嗓子,继续有声有色的说道:

会议后的第二天傍晚,镇长何存富决定单独私访这三户人家。

为了能真正的了解到更真实的情况,何存富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普通的农民样子,随便穿一件普通的风衣,脚上穿一对一般农民常穿的廉价皮鞋,这种皮鞋穿上一会就会感觉到脚后跟不适,脚趾痒痒的,如果穿上一两个小时,再走上一段路,鞋子里就会冒出一般难闻的气味。

何存富打扮停当后,就跨上一辆旧摩托车直往这三户农民中的一户赶去。

何存富从村干部的口中了解到这户人家的家境并不好,主家是一个代课老师,今年五十岁;每月工资只有300元,二个孩子和媳妇都长年出外打工;家中只剩下他和妻子及三个孙子。生活过得还是蛮艰苦的。

他的家就住在距新丰镇政府三公里的一个小村庄。

何存富按着村干部事先的提示;费了很大的心机;终于来到了这个老师的家门口。

何存富站在这个老师的家门前;仔细的打量了一番:

这是一个什么家啊!

何存富心儿一紧,差点跳了出来。

原来这个老师的家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用山上的黄土打出来的泥砖建造的瓦房,七间头过;左右各一个横廊,左边的第一间横屋是厨房;下一间是柴房;对面一间是猪舍;一间仍是当年建造的粪坑;也叫厕所;前面是一条用红砖叠成1米高,10多米长的墙围,红砖已经上了很多青苔,估计很多年前主人就有用红砖建房子的意念了,墙壁当年曾用一种叫三搅土:〈即黄泥、沙、石灰三种东西,按1:3:6的比例搅成浆,抹上去的〉,岁月的风霜使这栋庭院显得是那样的古老与苍凉,一根白色的闭路电视线,贸贸然的从陈旧的墙上爬过;延伸到残旧的房子里,使人感到是多么的不协调,腾起一种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感觉,院子里的地坪没有硬化;周边水沟也许因为低洼不好出水;浮起一层状似糊浆的?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