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一块好地方。
张德智十分佩服李新民的战略眼光。
兆周松脂厂完全是按照李新民当年的设想,先在村口建办公楼;楼后建厂房;随着公司事业的发展壮大,一幢幢厂房依着办公楼的后背向后面延伸;从厂房的规模建设情景可以看出兆周松脂厂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的跳跃式的飞速发展的痕迹。
佟青向赖兆周悄悄的耳语了几句。
赖兆周心领神会。马上带张德智到厂房去参观。
当来到成品车间的时候;张德智看到那些合格的国家免检产品井井有条的摆在仓库里的情景;心里更觉感慨万千。
赖兆周指着那些晶莹雪亮的松香高兴地说:“这些产品是得益于李劲松送给我的八个字。没有他的八个字;到今天也许还没有上这条生产线。”
李东梅看了这些产品的成色;啧啧嘴;称赞说:“董事长,您凭李劲松送给你的八个字;生发出这么多创大业的理念,而且均是一次投资成功;真是世间少有。”
赖兆周听了;深有体会地说:“哪里话?其实我们这些人;能做得了什么大事?党是我的母亲。离开了党和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就一事无成。回想起这十多年来走过的道路,那一步离开了党和政府的指引和支持?”
赖兆周的说话;引起了大家的共呜。
张德智回顾了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与赖兆周深有同感。更加深深地体会到:把党比作母亲是十分正确的。
参观完了兆周松脂厂后;张德智又深入到科室、班组、车间与松脂厂的干部、工人、科研小组人员交谈了一会;了解了不少的情况;然后又驱车到苗圃基地看了一遍;方觉得佟青说的情况的确是真真切切的;实实才才的东西。并没有半点哗众取宠。
这样一来;更使张德智钦佩李新民、李劲松的领导艺术。
由此;使张德智想起了一个领导。
这个人;外号“老黄牛”,工作勤勤恳恳;竞竞业业;任劳任怨。可就是领导艺术不高;什么事都要亲历亲为,如果自己忙不过来;要求别人帮忙的时候;也要反复交待;生怕别人不理解;干错了。一句话能说清楚了的事情;非要说十遍不可,仿佛这个世界上;只有他才是最好的;其它人都不行。开会做报告的时候;他可以不要讲稿;一说就是几个小时;还自以为自己高明,以至受他领导的人;一听到要听他讲话做报告,心里就叫苦:认为又是受活罪了。结果,单位里的同事和下级都对他有三怕:怕听他做报告;怕与他一道下乡检查工作;怕与他交流谈话,避他就如避瘟神一样。
张德智觉得:对于这样的领导;必须限期改进,增强执政智慧;提高领导艺术。
张德智心里想道:李新民、李劲松他们两个惜语如金;是他俩不会说话么?不,绝对不是!是他们执政智慧超强,领导艺术高明。
参观完后;张德智准备与赖兆周告辞。
赖兆周执意留他们食中午饭。
张德智说:“这怎么行呢?”
赖兆周已从佟青嘴里探知张德智可能是大官;是微服私访,于是使了个激将法:“怎么不行?我请您们与工人一道吃工作餐;是让您们体验一下我们农民的苦与乐;如果您们还看得起我们这些泥腿子;就请不要推辞。”
赖兆周这么一说;张德智他们就没有话可说了。
这时;工人下班了;大家一齐随饭堂走去。
饭堂很大,可容600多人开饭。
工作餐六菜一汤;十人一桌。工人干了一班;汗味很重,风儿吹来;饭菜的香味儿和汗味儿、工人们粗鲁的豪爽的话儿混杂在一起;把整个饭厅震得嗡嗡响,让李东梅和卢花喘不过气来;她俩那能咽得下去?可是;一看张德智和江浩、杨维民与工人一过吃饭一边谈笑风生的样子;也就只好强迫自己下咽了。
饭间;一位工人告诉张德智:董事长如果不外出公干,每天也是和大家一起吃工作餐,家属也不例外。
饭后;张德智和大家一起向赖兆周告辞。
临别时:张德智对赖兆周说:“董事长,我很佩服您的艰苦奋斗精神,开拓拼搏精神。我还回再来。”
赖兆周意味深长地说:“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是您愿意来;我和我的家人、全体员工都无限欢迎您!”
赖兆周这时才深深地知道李劲松的良苦用心。他策划成立旅行社;开设四条旅游热线不仅仅是增加江洲市的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不动声色的把江洲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经验让人们带到全国各地去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而这一切的进行;都是静悄悄的进行;没有宣传;更没有夸张、炒作。什么叫人民公仆?赖兆周从李劲松的所作所为中读懂了这四个字的真义。
第十章
第九章靓佟青导游教育城激将法巧促李劲松
张德智和江浩、杨维民、李东梅、卢花五个人在佟青的带领下;一早就来到了江洲教育城的面前。
趁着大家站在教育城门前的停车场上欣赏整个教育城风貌的当儿,佟青向大家介绍说:
教育城处于江洲市的东北角,占地面积4600多亩。教学楼和墙围把整个教育城四周连成了一体,咋一看;整个教育城的区域状似鹅蛋。在中国的山区城市中;没有一个市县的教育城的气势可以与江洲教育城相比。
教育城是以原江洲高中后背的一个小山包推平做广场为中心向四面山地扩张建设而成。
教育城是按当年李新民书记的构想为基础;由市委书记李劲松、市长彭益民挂帅;教育局局长李福权亲自指挥,仅用一年的时间建成,其建设速度之快;建设质量之好,打破了江洲市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建设项目的记录。
教育城以榕江为界;西门为正门,北门出口与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主干线相通;南门出口直连江宝二级路,教育城背靠之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