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闯三关 > 第191部分

第191部分(1 / 2)

>控整个生产基地的生产管理,基地安装有电子眼,各种蔬菜生长情况全天候处于亭子里的电子监控系统的监视之中。这个亭子里配有高清晰大屏幕电视机;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逐一点击查看各种蔬菜的生产管理情况和蔬菜的生长情况;使人感觉到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东西和在实地查看没有两样;如果负责管理基地的技术员在这里点击查看;如果发现那一个工人在护理蔬菜的时候动作不得要领;马上可以用对讲机指挥其改正或进行具体指导;因为基地的工人全部配备了对讲机。此外;亭子里还配有几十个高清度望远镜;客人站在亭子里,可以看清整个基地的情况。”

大家听了何壮志的介绍,又看了看亭子里的布置;无不在心里叹服。

何壮志叫管理员打开电视开关;任由大家点击查看。这正如了李东梅和卢花的意,二人马上忙碌了起来。

张德智、江浩、杨维民则拿起望远镜仔细打量整个基地的情况。

大家觉得这个基地的实际,比佟青介绍的还要好。真正是一个山清水秀,没有任何污染的生产天然有机菜的最好地方。

基地由三个鹅蛋形的盆地组成,夹在盆地中间的三个小山包已全部开成梯田,回转身望去;但见一座高山的腰处有十几个大型的不锈钢水塔;不用问;张德智肯定,它一定是储存泉水的储水塔。从水塔下有十几条大水管直通到基地的三个小山包的顶部和盆地;然后,又分成几十个分叉点延伸到整个基地之中,基地中,每隔80到100米左右就有一根铁管竖起,大概有50厘米高左右;铁管头上戴上一个圆而尖的外形如婴儿进食牛奶的奶嘴似的,看这种架势就知道基地已经全部实现了生产管理水肥电动式自动排灌化。

但见整个基地的蔬菜长势良好,工人们都是统一着装;肩别对讲机;头带竹叶帽,精心细致的护理着他们的宝贝。

基地中的车道设计,纵横都很有规则,大道按100亩一个区开通;小道按20亩一块的标准划分,道路四通八达,且全部水泥硬化;排水沟也顺着道路连通;站在亭子里向下看,一块块菜地的地畦排列得很是齐整;错落有致,犹如阅兵场上一个个纵队式的长方块阵形,,横竖的排列很有规则,菜的行距似乎十分讲究,一律对准东西;很是壮观,那一株株的菜蔬;生机勃勃,犹如被接受检阅的雄兵。

张德智看到整个基地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唯独不见一点儿堆沤农家肥的垛子;于是问何壮志:“您们基地的蔬菜使用什么肥料?”

何壮志认真地说:“农家肥。”

“怎么看不到一点儿农家肥的影儿?”

何壮志说:“基地使用的肥料全是经过完全腐熟的无菌无毒富含有机质的含有18种氨基酸的沼液;沼气池建在基地入口左边的一个小山包的山顶上,这里看不见;自从基地开始建设到今天为止;四年了;从来没有使用过一粒化学肥料。故生产出来的菜蔬经省农产品安全质量监测中心测定,完全达到绿色、有机食品规定的标准,香滑可口,深受省城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如果是这样,基地需要很多沼液;看来基地的沼气池的建设规模一定很大;一定产生很多沼气,那些沼气用来干什么呢?”江浩觉得何壮志的说话有点令人不可思议;于是问了一句。

何壮志笑了笑,说:“用来发电呀!基地的所有排灌设施;加工中心的照明用电、做饭用电等等,除了电子监控中心的用电是用市供电公司的电外,都是使用沼气发的电。”

张德智知道沼气的原料是猪屎猪尿;但来时却没有发现有大型的养猪场;于是说:“那沼气池的原料从何而来?”

何壮志说:“这都是各家各户的养猪场供应的。公司规定;凡是公司的股东;每月每亩地都要向基地供应猪屎3000斤;故很多农户都办起了小型养猪场,没有养猪的股东则向养猪的农户购买猪粪交给公司。”

“哦!”张德智听了;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心里想道:我也参观过不少蔬菜基地,如他们这样管理水准的真是没有。真不知道李劲松这小子是怎么想到这么完全的管理招儿的。

大家面对基地的气势,方知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东西光靠技术还是不行的,管理、地理、环境、水土,气候;在作物的生长中,特有的天然资源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张德智平时到一些大型蔬菜基地参观时总少不了看到不少的大棚;看到他们利用大棚调节温度;人为地制造出气候反差,时不时推出反季节时令蔬菜供应市场,但在这里却看不到大棚的踪影,于是问何壮志说:“你们基地这么大;为何没有一个大棚?”

何壮志笑了笑;回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消费意识不断增强!那些搭大棚,靠利用激素来控制、调节、提前或延后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已经逐渐不受欢迎。人们开始青睐那种远离城市、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藏风聚气,30里内没有污染,且又在源头的山区地带种植的完全使用有机肥料的由作物自由生长的无公害的绿色有机食品。随着中央农业部制定的农副产品必须向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大工作体系推进,建立市场准入制,实现安全消费的措施不断落实的情况下,蔬菜种植已经完全向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型方向发展,蔬菜消费已经完全向多元化发展,口味向自然化发展,对天然野生型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比如荠菜、山芋、竹笋等品种,在菜市上已成为主要“角色”;保健型的蔬菜开始流行。因此;我们基地一开始就没有选择大棚种菜这种模式,用李劲松的话说就是:天堂村生产的时令蔬菜最主要的特点是天然、绿色、有机。是城市效区无法生产的;只要保持了这个特点;成功就有了保障。事实也是这样;基地建成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了这个特点。也正因为保持了这个特点;才使我们基地生产的各种时令菜蔬在省城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年创利润超千万元。”

大家听了何壮志的说话;更加体会到观念能不能更新往往是能否把事业干成的关键。如果天堂村也搞大棚种菜肯定失败。

大家在亭子里认真的点击查看了一遍基地的情况后,决意分别到自己想看的地方查看一番,顺便与那些农民唠唠;以了解更多的情况。于是,张德智把大家的意思同何壮志说了一遍。

何壮志满口应承。

于是;大家分头按着自己的想法朝想要去的地方走去。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人世间无巧不成书李东梅天堂遇故知

李东梅与大家分手后马上朝山下走去。

她在基地里顺着一条笔直的水泥路走去。

刚才,她在山上用望远镜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可又不敢相信是真的。

这个熟悉的身影是谁呢?

李东梅觉得这个人好像是她大学的挚友林小芳。

林小芳生于农村;长在城市;自小跟着姑妈在县城读书。特具城里人的气质。高挑身材;瓜子脸;凤眉毛,大眼睛;小鼻子长得丰隆圆润;两排洁白整齐的牙齿,笑起来的时候;样子甜得可爱;令人过目不忘。人长得虽然比不上李东梅的靓丽;却也属于靓女系列。学的是经济管理;大二时又兼修生物学。专攻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重点解决国家食物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探究以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智能装备为核心和在农业生物功能基因、动植物分子育种、数字农业、农业智能化装备、现代食品生物工程和农业生物药物等方面着力提升我国农业高技术的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发展思路。

小芳在学校里和李东梅是最要好的朋友之一。李东梅学的是新闻专业又是高干子女;毕业后;很容易的进入省城报社当了记者,小芳呢?跑了很多地方;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后来不知怎的竟失去了联系。

李东梅,一直在找她;可就是不如愿。

现在见到了这个熟悉的身影;李东梅如何肯放过?

大约走了20分钟光景;李东梅走到了小芳的跟前,小芳还蹲在菜地边,正低着头专心致致的检查蔬菜的叶面和叶背。

这回;李东梅看准了就是小芳后;轻轻的靠过去,用两只手掌蒙住小芳的双眼。

“谁?”小芳挣脱后,;站起来回头一看,惊喜的大叫了一声:“李东梅!”然后一把将李东梅箍到自己的怀里。

好一会,小芳才松开;二人相互间认真打量了一番;才担骸盎故抢涎?老脾气。”

说完;大家又哈哈的笑了一阵。

李东梅盯着小芳晒黑了的脸庞;心疼的说:“你怎么会在这儿工作?”

小芳盯着李东梅惊奇的样子;诧异的问她:“你怎么也在这儿现身?”

李东梅拉着小芳的手,两人一边走一边把自己到江洲旅游的想法告诉了小芳;只是隐去了张德智他们几个的身份。末了;复问小芳说:“你呢?”

小芳焉然一笑,说:“此事说起来有一匹布长。”

李东梅右手搭到小芳的肩上;左手指着不远处的一排小石墩说:“咱俩到那儿坐一会;顺便说一说行吗?”

小芳说:“不行!现在是上班时间;我的任务是检查这个区的生长情况是否合乎要求;有电子眼监视着呢?如果我俩再在此一会儿不干活;对讲机就要响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