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闯三关 > 第194部分

第194部分(1 / 2)

>“哪样子不是增加了很多成本?”江浩越发不理解了。

萧洒笑了笑,耐心地解释说:“这得看是什么人经营了。如胡总这样的大老板,人缘好,知名度高,又有实力;就不成问题。他这样干;是用科学技术人造一个类似天堂村这样资源的生产条件,专门生产特色菜。要知道;上星级酒店食饭的是什么人?不是官员就是发了财的老板,他们只在乎健康、营养、味道,并不在乎钱的多少。比如;广东“华山泉”矿泉水,其最高贵的地方就是在于“天然、健康、有益”,它出自地下138米深层,属块状岩类裂隙水,是长期流经地层并经自然沥滤,吸收了地层的矿物质成分和碳酸盐类而形成的,未经污染。专家鉴定:它是人体理想的矿物质补充源。从微生物细菌学角度上讲,它是天然、纯净、安全、卫生的水;从营养学讲,它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水。属低钠、低矿化度硅质重碳酸钠钙型矿泉水,常饮不但能增强动脉血管弹性,调节机体的酸碱平衡,还能降低关节炎、冠心病发病率,对高血压也有缓解作用,是我国罕见的矿产资源。如果胡总让它来浇灌生产蔬菜尤其是保健型特色菜,大家说:还用担心赚不到钱吗?”

“哦!”大家听了萧洒的解释;恍然大悟。

佟青高兴地说:“萧领导,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话一点不假,我与你只有多少天没见面?今天竟又冒出了这么一个新点子来了。佩服,佩服!”

萧洒笑笑说:“过奖了。这都是胡总的新观念,我这是刚从他哪儿学来的。”

“别听他胡扯!”胡安国指了指整个基地,无限惋惜地说:“我这是没办法中的办法。我在南江市郊有十几个大棚;50多亩地正闲着,自从开发大蒜产业后,就一直不理会利用它来产生最大的效益了。是萧洒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何不利用你的大棚人造一个‘天堂村’?

我一琢磨;觉得很有道理,我想:天堂村的土地特具的营养矿物质条件,按现在的科学和我的条件,我完全可以实现,大不了换土,这一点;天堂村人会支持我,我去考察了一下天堂村另外一座小山包,经化验;很好;我把它平了;天堂村又得了一块小平原优质基地;我又人造了一个‘小天堂’。

后来,萧洒又对我说:‘何乐而不为?至于矿泉水嘛,可以向天堂村购买;如果是生产保健菜,干脆就买“华山泉”,按华山泉现在的知名度和它特具的优点,如果让人们知道你的菜是用华山泉生产的;就更不愁没有销路,更何况你的理念是专供星级以上的酒店和超级市场呢?还有,沼液,这个就更不成问题了。搞个大型养猪场不就解决了吗?’我觉得这样一来,我必然发了。于是,今天又来找萧洒,到这里来看一看,看能不能装个水塔;引水到公路边;把天堂山的矿泉水买到我那儿;如果成功了;天堂村又可以增加一笔收入。”

胡安国说完这话儿的时候,脸上露出一丝不令人轻易察觉的狡黠的笑意。

大家听了胡安国的话儿;心里腾的升起一种异样的感觉。

江浩心里骂了一句自己:我他妈的如何这么蠢?在我管辖的地方,要组织一些人干这么一件发财的事有何不可?原本江浩是不把别人的业绩放在眼里的,这次到江洲七日游方开了眼界。方觉得自己的不足,没有过人的胆色和卓越的产业洞察力。

江浩这样一想;决心回去后立即行动;要求各市县一、二把手亲自带人来江洲市考察,回去后;根据本地实际;更新观念;彻底打破那种因循守旧的思想;象江洲人哪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象胡安国那样;有条件的项目一定要上,没有条件的也要创造条件上!一定要让自己管辖的地方,在三年里赶上江洲市的发达水平。

张德智十分佩服胡安国的胆识,他深信胡安国的这种构想和策划一定能成功。于是说:“胡安国;真想不到;当年你是一个愣头青,十几年后;竟锤炼出这么一种过人的胆色和干才。”

胡安国笑了笑;无限感慨地道“张老板,您此言差矣!这点小聪明算得了什么?关键是党的好政策。不然的话,就是再有能耐,也不会干出什么名堂来!”

这胡安国说的确实是心里话。

胡安国唯恐大家不信;斜睨了一下张德智;有意和大家讲了一段令他终生难忘的创业故事:

胡安国刚开始出道时,并没有种菜;而是在A省干着贩菜的勾当。虽然发不了大财;却也还过得下去。

有一年的一天,他采购了一车时令蔬菜进省城批发。

天刚蒙蒙亮时,车子到达了农贸市场大门外的马路上。

胡安国看到前面有十多个男子,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握着一把锋利的尖刀,在马路菜摊前来回的转来转去,当见到两辆裹着篷布的外地汽车正在卸货时,便立刻围上去,往车上爬,掀开篷布,用利刀割开装菜的蛇皮袋验货。货主高声说:不要动,不要动,都是鲜嫩的时令菜;刚上市。弄烂了就卖不出去了。可是那些人根本不听,一边问卖不卖,一边便钻进车里开始拎货。货主见这情景;知道如何拦得住?只好提出以每公斤1。8元钱的价格批发给他们,可他们就是不答应,只给每公斤1。2元。车主不同意,那伙人说,不批发给他们就休想批发给别人。说完他们便堵在面包车后门处不肯离去。其中有一名男子嘻皮笑脸的对货主说,如果你这么小气,咱们天天在这里守着;看你还做不做生意。

这次是胡安国第一次进省城做生意;不知就里;于是连忙下车,走上前去打探。

一位知情人对他说:这些人当中有一些是专门结伙压价批发的人,他们变着手法“霸菜”,前面那辆车的货主被他们逼得没法;只好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批发给他们;他们把菜运往前50米左右再以2。6元的价格批发给早已等在那里的货车的车主拉回去零卖。这伙人拿到钱后;又到前面去等待下一辆车子的到来。而这些从外地收购来的菜价格是每公斤1。4元,被这些人以每公斤1。2元价格批走了;你说不是亏大了吗?

胡安国一听;心里凉了半截,说:货主为何不把车开到前面直接与那些批发商交易?

知情人说:这怎么能成?

胡安国说:这不是强买强卖?还有王法吗!

知情人说:表面上看,这也算不上是强买强卖。这帮蔬菜贩子是压价批发蔬菜为生的,是外地人。他们和在市场里那些专门经营蔬菜的贩子不同,只批发时令和紧俏菜。哪些是紧俏菜?他们有一个时令蔬菜信息网。他们在各大菜场都有老乡,每天都能及时掌握省城整个蔬菜市场的行情,哪一种菜利润大、能赚钱,价格大小多少,市场供求情况如何,都会通过他们这个网络及时反馈到他们那里。了解了这些行情,他们就按照市场行情和信息到市场的马路上有选择性地对蔬菜进行“垄断”、压价、批发。再转手以高价批发给菜市场内的老乡零售,这样每一个时令蔬菜一上市,钱就在他们这个批、那个销的过程中赚到了,控制零售价格更是小菜一碟。

胡安国觉得这帮菜贩子还挺有学问;只是缺德了点。于是又问:他们这样做;如果碰上烂市怎么办?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