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穿越1640 > 第208部分

第208部分(2 / 2)

这个制度的好处就是在战时可以召集到一定数量的战斗部队,可以说满清初期的兵役制度就有些类似。

除了兵役制度改革之外。就是维护治安的衙役进行了变更,直接设立巡防局来统辖管理维护治安环境和民事纠纷。

可以说这些改革已经在朝着现代化的制度进行,如果一旦实行下去的话可以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也就是在两广这个改革发展有基础的地方。要是放到其他地方想都别想。

士绅集团以及旧官僚主义的阻拦都会是不小得障碍,所以想要在其他地方进行推行,就必须消灭当地的势力。

当然消灭掉当地的势力这种事情其实很不讨好的事情,对老沈的名声非常不好。为了摆脱这种情况,老沈故让满清来帮助自己。

只要他们消灭掉了那些人,自己在从满清手里接管过来就是完全不一样了。

可以说老沈的这招属于借刀杀人。当然借刀杀人这种事情其他人也没少干。

现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乱世,做好人可活不长,老沈必须让自己腹黑起来。

他要扩张军队的消息一出来,最害怕的其实是唐王,郑家的十万私军虽然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但要是面对上老沈的新军可以说完全没有任何的优势存在。

老沈的新军作战能力强悍,使用的都是澳洲最新书武器,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两广的新军得到了澳洲军真传。

没有得到过澳洲军训练的郑家军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在说人家可以以几千人抵抗住几十万进攻,成功拖延了七天这样的实力,可不是盖的,这个事情可是天下人皆知。

所以郑芝龙和唐王感觉到了害怕,害怕的主要原因在于自己的实力不够强大,所用到的澳洲武器也没有人家的先进。

当然对于这件事比较关注的还有豪格与多尔衮,在攻打南京之前,豪格是没有把两广新军放在眼里的,后来经过一番较量之后,才知道两广的新军战斗力一点也不属于八旗军。

这样一支强悍战斗军队一旦人数过万是非常让人害怕的,而且还有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与两广新军交过手,知道面对这样的对手有多难。

现在豪格才领会到多尔衮为什么不轻易南下,就是希望南方的残明势力自己消耗各自的实力,这样才能坐拥渔人之利,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

不过明白过来的豪格并没有后悔,因为他不出战的话,到现在也不可能领兵,所以他对于这件事的看法还是乐观的。

豪格并不认为自己完全不能战胜两广新军,但是自己可以在对方还没成军之前将他扼杀于摇篮之中。

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相比于日后遇到这么一支,强大的部队要好的多,可以说两广新军已经让满清的士兵感觉到了害怕,简直就是噩梦般的存在。

但对于统领这支部队的沈犹龙来说,两广新军就是他的一切,没有他们,自己的所有政策都实行不了,这就是实力所带来的话语权。(未完待续。)

第544章郑森的去处

两广新军扩建,人才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了发展,虽说新军的统兵将领在前两次的战斗中都有所好的表现,但对于一个需要扩建为一个师级规模的部队来说,原本的人才还是太少了尤其是能够统领全局的大才。

前几次的作战计划基本上由澳洲军事代表制定,然后由他们在一旁负责监督等,现在看来如果缺少了澳洲军事代表,其实两广的的新军战斗也不过如此。

扩建之后,两广新军已经不能新军的叫着了,必须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于是沈犹龙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武粤军这个词就出来了,武代表新军的不同之处,粤代表着两广的子弟。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代表着两广的意思,这么做一来是为了讨好两广的士绅和富商支持者,二来也是为了方便称呼。

因为福建的郑芝龙也在训练新军,而满清也在搞新军改革,可见这新军用的频率之高,所以为了有分区别,老沈就起了这个名字。

名字是有了,但能带兵打仗的可不多,尤其是打过打仗具有一定军事素养和训练的人才。

正在老沈为此发愁的时候,澳洲军事代表向他推荐了郑森,郑芝龙的大公子,未来整个郑家的继承人,目前正在澳洲军校学习,如果他能来担任新军的教官和指导员,将会帮助两广新军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郑森至少在这一点上还有一定能力,一个接受了快两年军校学习的人才,不可能连训练一批新兵都做不到。

他的到来就为了给所有人上一课如何进行系统作战,同时怎样单兵作战,可以说郑森是一个受过职业训练的军人。

老沈对于郑森当然知道,这小子当年可是在自己的护卫队里跟着一起训练过的啊,而且他的身份特殊。能来两广,其父可是东海王,手里握着十万大军等着他回去统帅呢。

而且郑芝龙也在搞新军,这也缺人才呢,能让自己的儿子来两广,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在帮助敌人啊。所以老沈对此有些不信。

放着自己的父亲不帮助,来给自己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家伙训练新兵,自己到是敢用啊,可是他愿意来吗。

澳洲代表说了。人家真的打算来,就怕您不收呢。

这一听,老沈可傻眼了,他们父亲俩难道不和还是咋的,跑我这来不回去。

澳洲代表呵呵一笑,解释道,人家那不是傻眼了,是看中了两广未来能收北境所以才来的。

郑森按照正常的毕业流程来说呢,其实还有几个月要。但是两广扩军已经在进行,所以学校特意批准了他这次进行实习。

当然去两广的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尤其是来自家里的反对声最大,你说去实习。去哪不好,非常要两广,那可是郑芝龙的对手啊。

不管家里反对如何,但是郑森的决心已定。怎么可能会改变呢,所以他不管别人说什么他还是决定去广州。

去两广是和赵世杰进行过深刻交谈的,因为对未来大明的局势进行过分析。有能力一统天下的必然是两广沈犹龙,为什么不是郑芝龙呢,老郑太讲究利益至上,更像是一个商人,一个商人是不可能很好管理国家的。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福建的改革进行不彻底,不像是两广已经有了基础,这里的土壤适合郑森,相比于回去可以说肯定是要好的多了。

在加上有澳洲人举荐,去那里受到的待遇就不用说了,而且现在武粤军中的很多作战指挥人员都是当年的两广护卫队成员,可以说都是熟人。

进入自己父亲的部队就不一样了,里面可是派系林立,想要管好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容易。

这是郑森经过深思熟虑过的,而且他也最为了解自己的父亲。

陆军士官学校的校长办公室内,赵世杰与回国休假的何语坐在一起,看着走进来的郑森。

“郑森啊,你的实习报告已经批准了,还有其他什么要求吗?”

何语与郑森是老朋友,两个人可以说在香港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而且还是他举荐郑森来澳洲学习的,可以说有知遇之恩。

这样的恩情自然是不能忘记的,所以郑森对于何语是非常尊敬的,每次见到他都会行礼。

“何教官,我没有什么特殊的要去,只要快点让我去就行,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何语笑了笑,“这个肯定的,你会与我一起出发,这次去两广由我亲自护送你过去,我也要在那里待上半个月。”

听到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