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队伍特别的长,一辆辆马车,排成了长龙,还有后面的十来个护卫,可是不小的一个队伍。长长的,在官道上特别引人注目。
中午的时候,自然是下来休息一下,吃点东西,继续赶路,这么多人,肯定不能随随便便的糊弄一下,老人小孩会受不了的。
所以这一次出发,还带了锅碗瓢盆以及粮食之类的在路上用的东西,还可以喝点热粥吃点热饭,路上不着急赶路,一行人也没有加快速度,不紧不慢的走在官道上,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
没有什么奇特的见闻,一切都很平常,不知道这路上到底有没有盗匪,反正李家这么大的部队,还真没什么人出来拦道找事儿。
京城,夜王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收到暗一传过来的消息已经好几天了,东方夜时刻关注着李家到哪了?一路是否顺利,虽然暗一已经是他最得力的干将了,但是他还是不放心,不到他亲自见到人到来的那一刻!
“寒,你们几个去两个人,接接李家人,看看他们到哪了,务必保证所有人的安全!”东方夜再次读了一遍信,直接吩咐四大护卫。
“是,王爷,属下这就去办!”对于东方夜的命令,他们永远只有服从,更何况东方夜对李家人的看重他们看在心里。
“不知道这次慧儿变成什么样了?他们那么多人,应该准备个大一点的院子,要不然可不行啊!”东方夜自己忍不住的偷笑,想想以后每天都可以看到李慧心里就高兴。
冰雪消融,他那永远冰冻的脸上此刻犹如春暖花开,花朵瓣瓣绽开!书房里的温度仿佛顷刻间上升了好几度。
“管家,咱们出去一趟!”东方夜没有忘记李家人的安置。
对他来说,在京城买一个宅院,是小菜一碟的事儿,难得的,夜王爷不再沉浸于无穷无尽的公务奏折之中,开始变得有人情味儿。
他给李家准备的院子并没有那么靠近他那个别院的位置,因为李安喜说过,不愿意那么打眼,要知道,嫉妒的大有人在。
枪打出头鸟,他们可不愿意当别人的靶子,低调点就好。
所以这个地方虽然靠近闹市,但是旁边也都是些有钱人,院子不小,只是没有那么多显赫的人罢了,这样李家人住着才会舒服。
朱福现在可算是真正认识到东方夜对李家人的看中了,对每一个人都很好,他看着东方夜长大,从来没有看到过他这么开心和放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不说别的,就说刚一过完年,就从北边传来一封信,和往常不一样,这封信不是李慧写的,里面还夹有一个一本奏折。
朱福也是后来才知道那是李慧的哥哥们送过来的,原来他们所在的塘沽县和清源县今年一过完年,就用上了一个种庄稼的新工具。
据说是只要人站在上面,踩着就可以出水的水车,可以把河里的水直接引到田里,直接灌溉,这可是一项重大的创新啊。
曾经听说过南边也有这样的水车,但是从来没有人想把它发扬光大,这次李家人做到了,随着李家兄弟两个的信随之而来的,还有水车的图纸,建造方法。
这是征得关师傅同意以后,经关家人的手绘制的图纸,只要不是太差劲儿的木匠,看着图纸都可以造出来。
东方夜早就知道了李家的举措,不过他在等合适的时机,再把这个东西拿出来,所以,李玉锦的奏折一到,他就直接进宫见东方洛了!
这对于东陵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改革,特别是户部找来人,加班加点的造出来一架,就在后宫御花园的池塘边试了一下,居然真的可以出水,东方洛龙颜大悦。
在早朝上狠狠的夸了李家兄弟一番,并且对于这个发明人也有褒奖,当然了,由于关家人是李家找来的,东方洛已经说了,在政绩评审的时候,一并奖励,这样很多人开始眼红。
不过东方夜兄弟两个都知道,这是李家人该得的,他们做在朝堂上,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农耕之事,他们就需要有一双眼睛,可以打到百姓们中间,把他们所见所闻,不管是好坏,都能传过来。
在此之后,东方洛会时不时的提起来李家兄弟两个,让下边的人效仿,踏踏实实的为百姓办事儿,皇帝是不会忘记的。
对于这两个毛头小子,大家不禁羡慕,这是走了什么运,这么好的事情都让他们撞上,不用说,以后两个人的前途会一片光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