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我们中国从古到今有过几次百万规模的会战?更何况这是枪炮全面使用,并不是冷兵器战争!
再换个方式说,太平军加清军有没有一百万?没有吧?如果洋人以克里米亚战争的十分之一兵力侵华,那会造成什么后果?洋人之所以不在中国驻扎过多兵力,是因为他认为没有必要,因此,我们不能过于刺激洋人,而是应该抓住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洋人暂时无暇东顾的有利机遇快速壮大,打铁,还需要自身硬啊!”
王枫又抛出了一个更加重磅的炸弹,十万洋人侵华,无论是太平天国还是清庭,铁定都撑不到一个月,想想也毛骨耸然。
洪宣娇立时问道:“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克里米亚战争就一定爆发吗?克里米亚是什么地方?”
王枫先后解释了克里米亚的位置与重要性、奥斯曼土耳其的历史和俄国对于出海口的渴望,末了,才道:“至于战争为何爆发,我想,如果武候重生,关心国际形势的话,他也会得出同样的论断。”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还变相的把自己夸了一番,周秀英就要反唇相讥,却被洪宣娇拉住,抢着问道:“你说的很对,我们目前的确不宜和洋人扯破面皮,快速发展是必须的。
但你想过没有,克里米亚战争能持续多久?最多两三年吧,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就算大力发展工农业,三两年能有多大起色?这与军事实力不同!
在军事方面,我们可以缴获敌人的武器,接连打几场胜仗就能快速壮大,可是既便我们拥有了强大的军队,将来收回租界,洋米洋面、乃至洋布依然可以从广州天津进来,不还是防不防胜?”
这的确是个问题,王枫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起来,众人也全都看了过去。
渐渐地,王枫的脸面竟然现出了一抹挣扎之色,好半天才道:“我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建立关税壁垒,对外来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用以保护我们的产业,这直接简单,又能增加收入,但必然会引来列强的全面进攻,我们能不能顶得住?即便顶住了又将承受多大损失?后果难以预料,因此征收高额关税在没有足够的实力前需要慎重。
中策是对列强的海外殖民地下手,断其原料来源,这不出于武力争夺与内部颠覆两种方法,武力争夺是建立在拥有强大海军的前提下,短期内不可能,内部颠覆则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列强海外殖民地的人口大多不开化,奴性深重,鼓动他们起义的困难很大,那么,唯一可行的便是下策,釜底抽薪之计,我会找机会去一趟英国!”
“嗯?”洪宣娇愕然道:“你去英国干嘛?”
王枫解释道:“英国工人生活困苦,承受着资本家的重重剥削,我的打算是组织英国工人发动全国性罢工,甚至暴动,要求提高待遇,缩短工作时间,如此一来,英国商品的成本必然增加,也会带动法国与美国的工人为争取权益发起斗争,向英国靠拢,使得列强的商品在中国不再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而我们,则借机抵御西方商品的冲击,逐渐壮大自己的工农业。
甚至有必要的话,我会在英国制造恐慌与动乱,给英国拖拖克里米亚战争的后腿,延长战争时间!”
每个人均是大为愕然,这真是异想天开啊,陆大有更是提醒:“师帅,您是中国人,长着一副东方面孔,英国人如何会相信您?您又如何混入英国?”
王枫淡淡道:“陆大有,你别忘了世上还有易容这一奇术,我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怎么冒充不得英国人?改天我在军中找些机灵的战士传授容易术,专门执行特殊任务,甚至把人的脸皮剥下来制做人皮面具都不是不可以。”
这话说的,每个人均是毛骨耸然,剥人面皮,这是什么概念?然后再带在自己脸上?洪宣娇与周秀英等女人全都是胸腹翻腾!
王枫却浑然不当回事,叹道:“现代化战争,已经不仅仅是民心士气的问题了,比拼的是综合国力,我们的力量太过于弱小,只能在夹缝中小心翼翼的成长,也只能不择手段,难啊!”
第一二八章盛宣怀的家信
(求三江票票,拜谢拜谢~~)
我党曾反复强调新中国建立之初一穷二白,以凸显出取得的巨大成就,王枫却觉得他才是真正的一穷二白,新中国好歹有苏联援助了一百五十六个重工项目,而王枫呢,谁来给他援助?文咸等洋狐狸绞尽脑汁的封锁他,这才迫使他把上海交给了上海人民!
靠他自己从前世带来的理工科知识,虽然领先世界,但在没有工业基础的情况下,也只能是知识,变现为生产力困难重重,另外更加艰难的是,全国只有他一个明白人,知道未来的路该往何处走,其他人则都是浑浑噩噩,一个人浑身是铁又能打得了几根钉?
“两百年前,洋人的实力并不强大,甚至乾隆五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华人奴隶爆发起义,杀死了五百名荷兰人之后被镇压,约有万人被处死,荷兰人害怕清庭报复,于次年派专使赴北京解释,由此可见,一百年前,清庭仍是令西方畏惧的庞然大物,可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如今,又是一百年过去了!
如果两百年前,崇祯再英明一些,手段再老辣一点,眼界再开阔一点,李自成、吴三桂、东林党、江南士绅再多点良心,我们中国也许就不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唉!大明朝,你不该亡啊!”
起先王枫还自言自语,娓娓诉说,最后却是扯着嗓子嘶吼,声音中满满的全是不甘与悲愤!
似乎这一嗓子吼去了全身力气,王枫肩膀一塌,望向了天际那壮美的落日余辉,与形成鲜明对比的破败县城,陷入了深思当中,夕阳斜射在他身上,竟给人带来了一种落寞而又苍桑的感觉。
战士们的心情无比沉重,脸面也布上了自责,洪宣娇心里一疼,握住王枫的手,苦笑道:“你还真是够拼的,可惜我们都帮不上太多,有时就感觉自己象个废物一样!”
王枫深吸了口气,强笑道:“宣娇姐姐,我只是心有所感,你们不要被我影响,其实我们虽然举步维艰,但离开天京才一个月不到,难道你们没有发觉自己正在一点点的进步吗?我在宝山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曾说过,来日方长,我们的日子还长着呢,中国失去的两百年,就由我们来追赶!
有克里米亚战争绊住西方列强,哪怕只是短短的两三年,也足够我们奠定下根基,大家不要着急,慢慢来,宁可慢点,也不能走错路,好了,都别愁眉苦脸的,先把烦人的事放下,今晚我们和嘉定人民好好搓一顿,我们自打离开天京,就没吃过像样的饭食,今晚大家都把肚皮放开,谁客气谁活该受饿,现在都去准备吧。”
“嗯!”众人点了点头,各自散去,只是眼圈都有些泛红,纷纷抹了抹眼角。
。。。。。。。
整个嘉定城中,仿如盛大节日来临,满城都在准备丰盛的大餐,一派喜气洋洋,而在常州武进县盛府,也是炊烟处处,盛家老爷子盛隆依着饭前习惯,站着鱼塘边喂鱼,每当一把把饵料撒入水中,都会吸引来密密麻麻的锦鲤争抢,水波翻涌,煞是好看。
但盛隆与他的老伴张氏均是重复着机械性的撒饵动作,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自从盛宣怀被王枫强行带走时至今日,这老两口的脸上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笑容。
虽然他们偷偷派人去打听王枫的行踪,却未得到太多有关盛宣怀的信息,毕竟盛宣怀随军,一般人很难见到,相反的,得来的消息全与王枫有关,如取了宝山、炸沉英军战舰、全歼英法美联军、攻破嘉定,最新得来的消息就在刚刚,王枫放言修建嘉定三屠纪念碑,以许乃钊看管护理,上海四千清军全军覆没,并成功收编小刀会!
每一个消息,都让盛隆的心情无比复杂,一方面,王枫的胜利间接的保证了盛宣怀的安全,另一方面,王枫在胜利中快速壮大,这匪患何日才能平啊!
“哎~~”盛隆叹了口气,张氏也不知说什么是好,只能陪着暗叹一声。
“老爷,老爷,老夫人!”就在这时,管家匆匆奔入花园,挥舞着手臂大叫道:“小少爷来信了!”
刷!刷!老两口条件反射般的转过身子,盛隆急声道:“快,拿来看看!”
盛隆的声音都带着颤抖,张氏也是在那昏花的老眼中充满着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