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2 / 2)

胤禛点点头,对高无庸“嗯”了一声,高无庸明白,悄悄对其中一个领头的小厮比划了一个“斩”的动作。

此时妫宜、李氏、耿氏都不敢抬头,她们各自的贴身丫鬟更是只顾着浑身哆嗦。只有妫宁悄悄抬眼,偷看到了——真如语嫣所说,这个胤禛,真是好狠的心啊!妫宁心底一片冰凉!

此时又打门外进来一个小厮,对着高无庸的耳朵说了几句话,然后又匆匆退下。高无庸转头对胤禛低声道:“爷,太子要醒来了。”

胤禛问道:“几时了?”

高无庸躬身道:“差一刻戌时”

胤禛转身对妫宜道:“剩下的,你来收拾吧!”然后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妫宁怔怔的望着胤禛远去的背影,不知道自己该作何感想——这一切变化的太快,简直让人难以接受!她发呆了好半天,也不知道妫宜究竟是怎么“收拾”残局的。妫宜这边完事,打发李氏、耿氏等离开,发现妫宁的眼睛还在盯着胤禛远去的方向,她若有所思的看了妫宁一会,然后轻轻拉着她的手道:“妹妹,咱们回去吧!”

妫宁痴痴的问妫宜道:“姐姐,究竟是谁害死小格格的?”

妫宜温和一笑道:“你自己藏了那么多事,到最后我才知道!我还以为你什么都晓得呢!谁知你却是个糊涂的。”她见妫宁仍然一副傻呆呆的表情,妫宜四下打量,一看众人都出去了,于是吩咐碧兰、锦儿守在门外,自己拉着妫宁坐到椅子上,无奈道:“你确实想知道?”

妫宁点点头。妫宜叹口气道:“那我便说与你听吧!”

她握着妫宁的手,目光却转向远方:“咱们都知道宋氏的孩子其实是太子的。虽然没人说起,但这个事却是很明朗的。我也不知道太子为何将宋氏送进咱们府上,可她进来以后的确是想利用孩子绑住爷的心啊!

可咱们爷岂是那糊涂的人?我们都能发现那孩子的事,爷又怎么不会发现?所以,宋氏说爷害死了小格格,我是相信的。”

“为什么?!那么小的孩子,她犯了什么错?”妫宁不甘心的问道。

妫宜笑了笑道:“她错就错在不该生在皇家!唉!那孩子和宋氏都是不祥之人啊……她们的身份一旦曝光,不仅仅是太子要受到打击,就连咱们爷,甚至皇上都要蒙羞!所以,倘若真是爷做的,那爷便是做了一件善事啊。”

妫宁攥紧拳头,忍不住哭泣道:“那还不是太子做的好事?要是他不把宋格格怎样,孩子又怎么能生得出来?”

“所以后来宋氏才说出憎恨太子爷的话来啊!”妫宜道。

妫宁明白了……可是这样一来,一直被她认为是迫害别人的语嫣就反而成了受害者!妫宁有点接受不了,心中自责道:“我做了什么?我伤了一个已经伤痕累累的人啊……”

这回轮到妫宜发问了:“妫宁,你在崇阳庵究竟和哥哥商量了什么?那条帕子是怎么回事?”

妫宁回过神来,勉强一笑,回到:“其实也没什么,我们发现了小灵子在周围窥探,所以借机做了点手脚!把大哥哥的帕子故意落在庵内,还特意说了几句暧昧不明的话,让他误会。若他是探子,必然会好好利用这条帕子,要不是,自然会还给我了!”

妫宜会意点点头,然后惊讶道:“啊?这么说来,是有女孩子给哥哥送帕子?什么人?”

妫宁此时才心情好一点,她神秘道:“我可以告诉姐姐,可是姐姐得答应我,帮我成全他们!”

妫宜自然欣然应允,于是妫宁悄悄对妫宜耳语道:“姐姐难道没有看到帕子上的换锦花吗?”

妫宜猛然醒悟,捂住嘴惊讶到:“是锦儿?”

妫宁怕她不准这样身份差距悬殊的事情发生在自家哥哥身上,便拉着妫宜的手央求道:“姐姐难道不同意?锦儿可是好姑娘啊!”

妫宜笑道:“有什么不同意的?只要哥哥喜欢就好!”

只要有身为皇子嫡福晋的妫宜做主,那么即乌拉那拉家的家主便不会反对——或者说,反对也没用。妫宁终于还是办妥一件事,自然乐得开心。她又不自觉的想起当天在崇阳庵的真实情景:

张廷彖问她:你现在究竟想做什么事?

妫宁告诉张廷彖:我想要帮助妫宜过更舒心的日子,还想让锦儿和大哥哥幸福。

于是张廷彖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想帮她,就要让她变得能独立应对那些后宅私斗。”

妫宁觉得他说的是有道理的,于是二人便定下了逼迫妫宜主动出击的计策。这招果然是很见效的!妫宜不仅做了,而且做的很成功。在这其中,又夹杂了锦儿送给格冈肯敖布的锦帕。那帕子的布料乃是妫宜送与妫宁裁减衣服的布料所剩下的边角料,所以布料自然同妫宁的衣服的布料一样,都是出自内务府,皇帝的赏赐了!

放下妫宁、妫宜姐妹两窃窃私语不提,胤禛回到自己假装酒醉的房间,解开衣领的两颗扣子,又抓抓头发,用酒漱了口,这才斜躺在炕上。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筹谋(一)

第一百一十一章 筹谋(一)

他才躺下没一会子,那边胤礽便醒过来了。胤礽摸摸自己仍然生痛的脑袋,猛然意识到自己喝醉酒时好像和四弟抱怨过皇阿玛!顿时冷汗出了一脑门子!他赶忙起身,却又见周围没有伺候的仆婢,两厢加在一起,逼得本就易怒的胤礽马上就要发火!此时,却又听见隔壁传来阵阵鼾声,他疑惑间,挑起帘子一看,正好看到胤禛酒醉大睡的样子,这才放下心来:醉成这样,也不会听到什么的。

胤礽松口气,自己坐在炕上揉脑袋。此时门外有小厮端着清水、拿着帕子进来,见太子已经醒来,赶紧放下东西跪下见礼。胤礽示意他不必多礼,然后问道:“现在几时了?”

小厮恭谨道:“回太子爷话,现在刚过戌时。”

胤礽暗骂自己,明知酒量不济,偏偏还不长记性!不过还好,总算是没耽误事,也没过时间。但他知道自己该走了,那小厮转身要去叫醒胤禛,却被太子拦住:“不必叫他,你去备轿,我这便回去了。”

太子回宫,胤禛才松了一口气,爬起来正就着茶碗喝水,却听小厮禀道:“爷,戴先生到!”

康熙三十三年秋,大清遭遇了黄冈、蕲水、黄安、广济、江夏、武昌、兴国、大冶八个县,共湖北、江西、山东三个省的旱情,由于正值秋季,正好是晚稻成长的关键时期,所以这样的旱情导致了粮食产量的大幅下降。

没有粮食就意味着饥荒。不像现代的中国,假如遇到自然灾害,我们还有国家的贮备粮食,以康熙年间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还无力使这么多受灾地区都能获得国家的关照,因此每当遇到这种情况,都难免要死一大批无辜百姓。

其实,这些自然灾害基本上是年年都有的,什么风灾、水灾、旱灾的,康熙都应付了三十多年了,倒也不成什么问题。然而对康熙皇帝而言,这次好巧不巧的灾难发生的太不是时候!这给他计划再次征讨噶尔丹带来一些小小的困难。

但是,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康熙烦恼的紧,太子却开始乐了!因为这三个省中,隶属两江总督下辖的江西省正好在自己人手中掌握。天灾,对老百姓而言固然可怕,但是某些政府官员而言,却是一个捞油水的天赐良机!此时只要将灾情上报,那么以康熙的仁慈,必然减免至少一年的赋税,并且要从国库下拨无数钱财用以赈灾。

但是这些赈灾专款真的都用在老百姓身上了吗?凡是参与过赈灾的官员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能有十分之一落在百姓身上都是庆幸了!

胤礽固然不敢当着皇父的面顶风作案,但他这两年的花销实在太多,不得不想办法填补自己账上的亏空。于是,时任两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