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谨以为她被吓到了,就拍拍她说:“是不是吓着了……我们不说这个了。”
明月摇摇头,“不,我想知道。”
“嗯”李子谨点点头,继续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他的确很想和人分享这些事,“我本来也是不信的……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武器?可是父亲……他千叮咛万嘱咐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得到它!”
第三十一章 秘事(下)
更新时间2011…9…8 17:05:04 字数:2296
三十一、秘事(下)
“可是我从未听说过这种武器?”
李子谨点点头,说:“据说这些武器都是王从之研究出来专门对付吴国舅的,也正因为有了这些武器,厉武帝在击败吴国舅之后很快就收服了其他诸侯王,就是附近的国家也不敢与之争锋……后来又在王从之的主张下兴了新政,他们只用了十年的时间不仅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库也大大地充实了……不管是从前还是以后,可能都没有人能超越他们……”
来自于未来的穿越者,剽窃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当然“很厉害”,只是能做出枪来又对其他方面如此精通的穿越者的确是很少见,就是放在现代也是一个杰出人才吧?
“若不是他们的行事……这个国家会永远昌盛下去,至少五百年之内是不会亡国的……”说到这里李子谨似很不屑的皱了皱眉。
明月不能反驳什么,就是在前世,那里的人对同性恋也依然不能泰然处之,更何况是在这个思想严谨的时代?明月虽然不反感同性恋,而且当初在读到这个帝王的故事的时候还深深地为他们同情和羡慕了一把,但不代表她会傻到去改变李子谨的看法。
只是明月自以为将心思藏得很好,却不知李子谨最会看人眼色,一瞥就知道了她的心思。
本以为她是不知道的,谁知她竟知道,后又想到明月最是喜(87book…提供下载)欢看这种杂书的,暗暗后悔不该在她面前说这些混话的。
明月只想着自己的小心思,哪里注意到李子谨的脸上升起了一朵小红云。
李子谨急急的开口,好像在掩饰什么,“后来在厉武帝二十八岁寿辰之时,王从之从江南赶回来,那些世家被王从之打压得厉害,就买通了人在半路上截杀,等厉武帝知道之后就带着火枪营的人偷偷地赶去,到底迟了,听说只来得及见王从之最后一面。厉武帝只给火枪营的人下了最后一道命令,就带着王从之投崖了……”语气无限唏嘘。
明月好奇的问道:“最后一道命令是什么?”
“杀了五大世家!”
明月脸色一白,“那三大世家就是这样被灭门的?”
李子谨严肃的点了点头,“当时火枪营的副统领就是现在宋国公的祖先,他奉命带着火枪营的人去杀五大世家,只是除了最初的两个世家被他打得措手不及外,其他的三个世家皆意料到了他的企图,他们很快就联合在了一起,火枪营里的人都是王从之收养的孤儿,没有什么家世背景,所以火枪营虽然有火枪,但人数毕竟在少数,又没有什么支持,他们的主子又都死了,虽然认定了要为他们报仇,只是哪里是老奸巨猾的世家的对手,在对付孙家的时候就遭到了埋伏,虽然最后还是灭了孙家,但火枪营也损失惨重,后来在撤退的时候又遭到夏家和秦家的合力围攻,……宋副统领只带得十几个人突围出去,夏家和秦家也几乎损失了所有的青年才俊,特别是秦家,当时秦家年轻一辈的凡是有些出色的都……夏家也只保得了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就是大夏的开国皇帝,你的祖爷爷一辈。”
“宋副统领也受了伤,他带着人退居江南宋地,不仅因为那里富庶,更重要的是王从之多在那里经营,很有些根据,只是没两年他就旧伤复发死了,留下了只有五岁的儿子和几个下属,……”
“在后来的十年间各地豪强并起,因为宋地有火枪在,大家都下意识的绕过了它。而辽地是苦寒之地,历朝历代都是边塞,加之先祖只是一个镇北将军,是草莽出身,被那些士族所鄙视,虽然依靠奇兵占据了关外三郡和关内两郡,成为北边最大的军阀,但因辽地气候恶劣,地理位置偏远,土地贫瘠,李家的崛起,对那些想逐鹿天下的中原世家来说,根本就形成不了什么威胁,也没有放在眼里。相对的,中原却兴起了一番腥风血雨,经过将近十年的角逐,中原初定,秦家虽然守住了秦地,却元气大伤,郑家凭借在晋地的多年经营也击败了对手,占稳了晋地,段家却是和我们李家差不多一样,远离纷争,在这场战争中最大的赢家恐怕是夏家了,他不仅占了京城,就连秦地和晋地的边缘地带都被他占去……”
“夏历三年十月,夏家突然派了信使来,说要李家出兵帮助他们一起抵抗金国人,并要求先祖把军队交到杨家人手里,由他们统一调配。”说到这里,李子谨冷冷的哼了一声,“这就等于要我们交出兵权一样,先祖自然是不愿意的,但那时候,夏家已经是兵强马壮,非辽地可以抵抗,先祖也不敢直接拒绝他们,就很热情的招待了他们的信使,委婉的拒绝了他们。”
“可没过多久,夏家又派了信使来,重新提起出兵之事,先祖依旧是婉言拒绝了,来使就拿出了火枪,随侍的人也亮出了火枪,数量不在少数,先祖是见识过火枪的厉害的,知道这是在威胁辽地出兵,先祖迫于无奈只好答应了出兵,却不愿意交出兵权……”
“夏历四年五月,辽地十万人北上,参加了对金国的抵抗。到夏历五年,金国人大败退兵,夏家由原来的二十万大军增至四十五万大军,我们辽地,十万人马却只留下一万三千五百人……”
“啊!”明月失声惊呼。
李子谨目光森然地望了明月一眼,道:“从那以后辽地就更加艰难,当时夏家还要求李家的家主休妻杀子,迎娶夏氏之女……只是先祖与先祖母感情深厚就拒绝了,当时的信使突然发难,举起火枪对准先祖就是一枪……先祖的儿子迎娶了夏氏之女,……从那以后,大夏就有了赐婚李家的习惯。”
自己也是夏家的女儿!
明月目瞪口呆地望着李子谨,李子谨也望着明月。但是明月的目光中充满了悲戚,而李子谨的目光中却充满了怒愤、屈辱、凛然和恨意。
“这个习惯一直持续了四代,到我曾祖父的时候,夏家的势力早已经根深蒂固,而辽地因为地理原因反而越来越弱,一直到我曾祖父成年大夏也没有赐婚……后来曾祖父迎娶了辽地的女子,大夏也没有说什么,我祖父和父亲都是迎娶了辽地的女子……”
明月感觉周围的气氛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不由以一种开玩笑的口吻道:“嗯,这样说起来,你们家以前还是皇亲国戚嘛!”
“是有亲戚关系,却没有血缘关系。”李子谨惨白一笑,“大夏来的四位嫡夫人,没有一个的子嗣能活着继承了爵位的!”
这话……太值得玩味了!
明月不由的打了一个寒颤。
第三十二章 意外之喜(上)
更新时间2011…9…8 21:00:06 字数:2051
三十二、意外之喜(上)
明月想起,李子谨是老二,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
李子谨也感觉到了明月的害怕,就安抚似的拍了拍她,“那是以前,以后我们就真的要有血缘关系了!”
明月想露出一个安慰的笑来,只是根本就笑不出来。
李子谨又陷入了自己的回忆,“经过曾祖父和祖父的努力,到了我父亲这一代辽地已经逐渐好转,我父亲迎娶了我母亲……当时大夏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半年后大夏突然给我父亲赐婚,要他迎娶镇国侯贵女作平妻……父亲以已娶妻婉拒了,只是大夏要以抗旨处置辽地,那样我李家六代的努力就全白费了……父亲无奈只好屈从。”
李子谨静默了一下,好像在平复自己的情绪,“史记上记载,夏历五年夏天,金国战败,退兵。夏氏、李氏、郑氏、宋氏、段氏、秦氏在离岛召开了六方会议,夏氏承认其他五家的管辖权,封五家家主为国公,五家尊夏氏为帝,每年上缴钱帛若干,亲卫不得超过五千……实际情况却是,宋氏要求夏氏兑现战前承诺的将平南郡的三分之一划归宋地所有的协议,夏氏不仅不同意,而且还要求李、郑、宋、段、秦交出兵权,归顺夏氏。”
“大家都不答应,夏氏当场就拿出了火枪,宋家人首先和夏氏翻了脸,也亮出了火枪,而且数量远远超过夏氏手中所持有的……夏氏措手不及,其他几家也趁势带着各自的人马支援宋家……只是夏家人马众多,把大家困在了离岛……后来没有了粮食,几家很难再支撑下去,夏氏也是内忧外患之际,无法,六家又重新坐下来谈判,夏氏被迫签署了离岛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