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楚汉争霸启示录 > 第5部分

第5部分(2 / 2)

张耳、陈余的意思是,赵国地盘很大,您已经得了它这么多郡县,那么这几个郡数十个县之上,应该再有一个统治者,进行统一管理,这就需要设一个王了。也就是从前的赵国之赵王,这样才能控制赵国。

武臣想了想,干脆立自己为赵王了。

武臣自立为王后,以张耳为丞相,陈余为大将军。所谓“王侯将相”,王的下面可以自置将相。随后武臣派人去陈城把这个好消息报告给陈王胜。

陈胜气得哇哇暴叫,当场下令去捉拿武臣在陈城里的家属,要把他们全杀了,然后就要兴兵北上击赵。

上柱国蔡赐忙说:“现在重点敌人是秦人,秦人未灭我们就以赵为敌,那就是又生了一秦啊。不如顺势就祝贺他,然后派他急引兵西向击秦。”

陈胜听了蔡赐的劝谏之后,觉得有理,于是按蔡赐的意见,把武臣、张耳、陈余的家属从陈城里捞来,软禁在自己的宫中,又封张耳的儿子张敖为成都君,以此讨好张耳。张敖则目前正在赵国带兵。

随即,武臣按照张耳、陈余的建议,又派人北上略定燕地。武臣派出部将韩广,此人是从前秦国上谷郡的卒史,这是郡守下面的属吏,级别比较高,秩是一百石,北上燕地(河北省北部含今北京市地区)。

韩广很厉害,在燕国短短一个月内这么一活动,到了下个月九月,于是又飞起了一个池中之物,韩广被燕国的“贵人豪杰”奉为了燕王。

韩广自做了燕王,武臣也气得哇哇暴叫。但是这能怪谁呢?你自立为王,别人也会效尤。

不管怎么样,河北大地,从前燕国、赵国两个国,都复立了,都有了王。只是暂时都不是旧王族的后人,而是布衣或官吏做了王。

第三章 二十三岁,项羽第一次杀人

项羽出道

八月份,武臣在赵国称王,九月份,韩广在燕国称王。而这时候,周文、吴广的两支西方面军还在略地西进,朝着中原西边的函谷关进发。

同在这个九月里,楚国的东南部地区,又出现了一个郡县杀长'w;w;w。wr;s;h;u。c;o;m'官事件。其实施者,正是我们大名鼎鼎的项羽先生。

项羽,名叫项籍,字羽,擅长举重运动,是个肌肉男,全身肌群发达,肱二头肌超有力,力能扛鼎,体魄高人一头,身长八尺有余,八尺相当于现在的一米八四,是男模标准身高,魁伟壮大。

作为古代一位著名的肌肉男,项羽却非常斯文,跟人说话时“恭敬慈爱,言语呕呕”,都是温和的声音,很有教养。

项羽斯文,是因为他出生在一个世世为楚将的贵人家族,大约是自小受教育使然。但是由于莫名其妙的原因,项爸爸一直没有出现,而是项爸爸的弟弟——项梁叔叔,拉扯项羽长大。项梁叔叔对项羽的适龄期教育抓得很认真,首先是学文化课,但是项羽对文化课学习不够专心,背着背着就烦了。

于是,项羽就撇掉了书籍,改学习宝剑。但是抡了一段时间宝剑,终究还是没有达到剑随意动的水平,他就又放弃了。

项梁叔叔怒了,于是说:“干什么你都没有恒心!”

项羽却说:“学书(写文章)只是足以记记名姓而已,剑是一人敌,也不足学。我请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就搬出家藏的一大堆《孙子兵法》《太公兵符》之类的万人敌的大书请项羽学。项羽大喜,但是学了学,略知其意之后,就又不肯透彻地学完。大约项羽是有学习障碍,或者是不爱学。

项羽虽然不爱学这些东西,但是他的智慧与能力,却是很强,这位斯文肌肉男“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惮之”(司马迁语)。这个才气过人,倒未必是项羽说起话来文采飞扬、俊词飘逸,把人喷得理屈词穷、抱头鼠窜,居然吴中子弟都说不过他而怕了他。这里的“才气”,是很广义的,后来司马迁也说李广“才气无双”,但李广是个“口讷少言”的人,这个才气,主要还是指韬略、智慧和能力。

项羽最初是生长在淮河岸北的下相(江苏北部宿迁),但是项梁叔叔不小心杀了人,为了躲避仇家,就举家向南逃奔到了这长江以南的吴县(今苏州市)。不管怎么样,项羽就是一个有着男模身高、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斯文仁爱,同时又带点叛逆性的人。

今年项羽已经二十三岁了,七月份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也迅速传到了他所生活居住的吴县。此时在吴县城里上班的会稽郡郡守——相当于现在的江苏、浙江两个省的总省长,名字叫殷通,是个胸有大志的家伙。到了九月,会稽郡守殷通也技痒难耐了,于是他叫来项梁,说道:“老弟啊,现在整个江西地区(安徽北部地区)都造反了,这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了。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我也要发兵反秦,我想让你和桓楚做我的将,你怎么看?”

这殷通作为吴越地区(会稽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秦帝国的封疆大吏,又不是活不下去的农民,为什么也要起义呢?其实他自己已经说得很清楚,秦朝已经气数尽了,如果先据城叛秦,发兵去打旁边尚不肯叛秦的诸县,自己就是制人,未来很可能会发达,否则就成为别人革命的对象。总之,他是对秦帝国缺乏了信仰和信心。殷通是想趁机干个大事,未来能弄个王侯当当。而不反的话,也许城里的“少年”和“慈父孝子”,就要跑来偷着暗杀自己了。成败利害一比较,当然是反好。

而殷通为什么叫项梁来呢。项梁并不是吴县城里的官吏,而是本城里的一个豪强家族中的一员,时人谓之“名族”。苏州每有一些大徭役(就是政府主办的工程,比如城市道路改造、修宫殿城墙什么的),还有大丧事,都是项梁来主办。那也就是民间豪杰(豪强名族)替郡守来办事,是自然而然的。

同时,当时吴县的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也就是说,吴县城内的贤士大夫,中间也带有一官半职的,都居于项梁之下,虽然项梁并无一官半职。所以,项梁是一个很有影响力、控制力和人脉关系的豪强。

而郡守殷通只是一份任命书派过来的,他要做事,需要民间有势力的豪强家族帮他。

与一般的豪强家族不同,项梁家族甚至还曾经是高贵的家族,是从前楚国分封制下项氏贵族的子孙。

殷通也看到了,不倚靠这样的家族,自己不能成事。殷通只是地方官,属于流官,在本地根基未必深,所以必须依赖本地的豪族。

项梁于是说道:“我是很愿意跟着府君您去反秦的,不过,桓楚最近犯了罪,正逃亡在大泽中,不敢出来。我也不知道他具体藏在哪里。但是我的侄子项羽,一贯跟桓楚混得很熟,知道他在哪儿,可以找来他。”

“那你回去就通知贵侄子去找桓楚。”

项梁说:“我的侄子刚好也来了,在堂下等着呢。我先去问问他,是否确?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