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眼中有着惋惜,我看着心里委屈,“照直了说,你就不应该在宫里。嘴上说的东西都在理,可又是天方夜谭,反正到了最后谁都不会买你的帐。算个糊涂人吧!”
噗!一口浊气吐出,竟带着一丝腥甜。我吃惊的看着奔来的安华,死扣着他的手,“难道,难道说我就应该和你们一样?把自己变得和你们一样,忠君的忠君,爱国的爱国,而或者说被你们同化?”
安华猛得甩去我的手,“说不通了还,撒什么疯!要不要变得和我们一样是你的事,只记得一条,别拖人下水。再不济,想想阿初是怎么活下来的!”
骤然一冷,冷得我浑身开始哆嗦!阿初是怎么活下来的,是纪氏拼了命,我拼了命,如今又累上几条命换来的…
无力得倒在榻上,为何我什么都不知就来到了这个时代,为何我就这么孤身一人在这个处处是刀锋的世界里活着。我就像一个在悬崖边的舞者,蒙着眼,哼着自己心里的曲子以为仍旧受着别人的喝彩,一圈一圈得旋转…旋转……
夜深了,安华依旧在我面前坐着,绣儿也乖乖坐在我面前。
我终究还是叹了一口气,转头收起了那块腰牌。
“什么时候办?”
“明天你就去!”安华欣慰得说,“我替你收拾收拾东西,绣儿陪你一起。”
“你不陪我?”
他一滞,笑得有些无奈,“出去传个口信的事能让我出马,放心,早些去早些……一切小心。”
我点点头,舒了一口气。
达摩也说过,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活着就潇洒些吧,我褪了衣服缩进了被褥里睡觉。
深秋的天好些凉了…一夜难眠……
“醒醒!”安华我把摇醒,“还以为你昨天琢磨透了,竟还能酣然睡到现在,没心没肺!”
“我晚上没睡好嘛…哈……”我打了个大哈欠,“安华,外面下雨了?”
“是,后半夜开始得一直没停。”他扭头看窗外,情绪有些惆怅。
一边穿衣,一边看他,昨夜我都没听见,他听见了,岂不是睡得比我还迟。这个安华,总是刀子嘴豆腐心。
站在冷宫门口,我心里竟没有一丝波动。
“安华,伞呢?”
“没伞,穿个裘蓬就是了,宫里的伞都有标识。”安华递我我们一人一件深色的裘蓬,我提了提下裙,这蓬裙边拖着地,几步路就湿了,加上鼓鼓生风的大袖口要是真撑把伞还真不方便,感觉是出门作秀的。倒是裘蓬一股脑罩了,方便了些。只是这鞋袜,算了,哪来这么金贵。
一路,安华都不说话,带着我们快步走着,直到宫门口。
“出去后先去办事,别稀里糊涂的多管闲事!”我攥紧手里的纸条,瞧着安华,心里暖暖地回“嗯!”
“绣儿,你多长些心思,别让人牵着走,自己要有个主见,有个眼力劲。”他不等绣儿回话又对我说,“你呢,别太有主见,太有心思,一切都有个命数,你强求也没用,记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安华难得开口说了这么些正经话,最后递我袋东西,递给绣儿一个包裹。
“钱!”我兴奋的说。
“不是给你的!”安华一脸无语,抬眼示意了禁卫,我恍然大悟。可惜了了,沉甸甸得可是不少!
我们三人走到门禁处,我低着头没敢看那几个身穿锁子甲的军士,听着安华细声细气得说着些话,最后锁子甲唰啦一响,他们松了脚步,我拉着绣儿递上钱,即刻出去了。
心里还突突跳个不停,后悔没和安华挥手告别。
“县主,我们终于出来了!”绣儿笑着拉着我蹦着。
拉着绣儿快走了几步,这刚出宫墙才没几步,都还没过护城河她就瞎激动,我扯着激动的绣儿脚步不停得走着,刚从北侧的安定门出来,附近都还没有人。
直到终于看见城外的百姓和建筑。
呆呆得瞧着眼前的场景,扯扯兴奋的绣儿说,“还是你去找个人问问,菁斋先生府在哪?”
“是,县主平时胆大,这会怎么呆了”
不理绣儿的喜悦,瞠目得看着此时的大明朝。
商肆和旅邸鳞次栉比,街边白墙黑瓦,横出的飞檐滴着成线的雨水,商铺招牌一块接着一块向后排去。纵使是这偏僻的西侧,繁华也超出了我的想象。
雨落不停的季节,扎着袖口的挑夫,疾步而行的旅人,蹲地吆喝的商贩仍旧熙熙攘攘挤在街上。
扯开裘蓬上的帽子,任雨水打在我的额头,冰凉冰凉,我不禁想笑又想痛哭。
笑,原来生命还是这般鲜活。
哭,原来我竟然这般寂寞和孤独,盛世下竟没有比更我更突兀的灵魂……
“县主,那个菁斋先生……县主,你怎么了?”
我抱着绣儿嘤嘤得哭了起来,安华说的没错,那些过去的记忆,那些思想都是天方夜谭,谁都不会买我的帐。因为我是过客啊,一个从未踏足他们世界的过客。这些年来,我哪一日不是在逃避,又有哪一日正正经经过过日子。恐惧和害怕一直都萦绕着我迫使我闭着眼睛不去接受事实。
而如今眼前的一切,街道,房屋,人群甚至是冰冷雨水都让我无法再继续蒙着双眼。
成化十年,我已经在这个朝代活了快五年!
可我依旧好想念他们…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我相识的面孔。这是长长的梦境不是吗?梦醒了一切照旧……我闭上眼睛,刻意的隐藏真相…可我真的已经骗不下去了!
“绣儿……我好辛苦………”搂着她纤细的腰不住颤抖。
可除了哭泣……可我又能怎么办
第12章 卷十(下)
我擦着鼻水看着木门
“绣儿,这灰土土的墙,灰土土的门……就是?”
她点点头,“县主,这菁斋先生好大的名气,都说是这里,咱们进去吧……”
我凑到门缝前,挤着脸往里面瞧
看见一个四合院,院里一个大缸,倒也整洁简约,但是看看纸上其他几个人的名字
大理寺左评事,王恕。
侍讲学士,邱浚。
兵部尚书,商辂。
而这个菁斋先生,周洪谟,排在他们头上,怎么只住在这么个普通的地方?
敲门,出来一个普通样貌的男子,不解得扫了我们一眼。
我们一大一小两个,罩着深色裘蓬,头发湿嗒嗒的,裙角也都是泥泞,确实狼狈。
他告诉我们,他们家这位先生已经去访友了,说完就关上了门。
我叹了口气,觉得有一丝凉气入体,抖了抖,“就在这等吧,没钱没吃的能去哪?”
绣儿轻笑一声,从怀里掏出一块面饼,“安华给的包袱里有!”
“这小傻……不……安华,还挺细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