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黎春娇一大早就去叫李大石用车子运猪粪和鸭粪到葡萄山脚下。
而后,黎春娇再和他们一起将这些猪粪什么的给扛到山上。
为了方便黎春娇扛,这些猪粪都是用粗大的竹篓装着。这样,黎春娇一下子就能挑一担。
李大石、王大锤夫妇,则是在葡萄苗下面挖小坑。
黎春娇将猪粪等肥料给挑上去之后,立即就去查看那些葡萄苗。
还好,还好,昨天晚上那雨虽然下的大,也打落了不少小葡萄,但是那么多小葡萄,所以,就算是打落一些,也没有什么事。
看到那些小小的,嫩绿色的小葡萄,黎春娇的心情很是美好。
照这样子下去,今年秋天肯定有一个好的收成。
而那一边,李大石正在嘀咕着。他实在是忍不住了。
第一次上来替这些葡萄苗给拔草,修剪的时候,因为那会儿是新来,也不敢说些什么,所以,什么也没有问,这会儿,又来替这些葡萄苗给施肥,所以,李大石再也憋不住心里的疑惑,问了黎春娇,为什么要种种这些葡萄,这些东西,他的老家也有,酸溜溜的,难吃的要死。
放在山里都没有人摘,这还是他第一次见有人特地种这些葡萄苗呢。
“我打算用这些葡萄酿酒。这些葡萄酿的酒可好喝了,不比外邦人差。你们好好伺候着这些葡萄苗,等酿酒卖了银子之后,我封一个大红包给你们过个好年。”黎春娇笑道。
这些葡萄可是金子呀。
“先谢谢少东家了。”李大石喜道,看那些葡萄苗都带着火热。
再攒一下银子,今年年底,他就可以讨一个媳妇过年了。
虽然说现在也可以,但是因着没有房子,他也不愿意娶媳妇进来过苦日子,所以,便一直没有提这事。
少东家既然说出口了,那表示若是真的卖的银子,那他肯定会得到一个大红包。
接下来,黎春娇便发现,李大石和王大锤干活更加卖力。
她满意地点点头。
她今天就发现这两个人,特别是李大石有点问题。
干活心不在焉的。
所以,当李大石问起,她便说了这事。
果然,看到他们更加卖力。
四人忙活了一天,只搞定四分之一的山头。
但是黎春娇将全部的肥料都搬上去了,也省了他们很多事。
第二天,李大石他们还在山上忙活,黎春娇便去了水稻田里看那些水稻鱼。
经过两个来月的生长,这些个水稻鱼长的可好了,虽然昨天晚上才下了一场大雨,水有些浑浊,但是并不妨碍这些鱼在稻田里游来游去。
“春娇,你们家这鱼长的可真好。”村里的一位长辈正在田里忙活,看到黎春娇过来,便笑着说道。
他们家的田靠近黎春娇家里这五十亩田,但是却没有跟着黎春娇一起养鱼。
现在,看到黎春娇田里那些鱼,他心里尽是羡慕。
他当年还一点也不看好黎春娇这水稻鱼,但是人家偏偏就做成功了。
黎春娇笑着点点头,道:“这是老天给口饭吃。”
那老者感叹道:“我种了一辈子的田,却是想不到这个。若是早些想到这法子,也不用过的那么苦了。”
他今年四十来岁了,种了一辈子的田,然而一辈子都是种田。若是能想出黎春娇这种法子,那他的日子也不至于过的那么苦。
黎春娇只是笑笑,不说话。
晚间的时候,黎春娇捞了几条鲫鱼回去。这鲫鱼巴掌大,但是黎春娇看着这田里的鱼,馋的不行,就回去拿了网,捞了几条。
她用一个小竹笼拿着那些鱼回去。
村里人见了,纷纷惊讶,问着黎春娇。
黎春娇也应答。
村里那些没有跟着黎春娇一起养鱼的人家,在看到黎春娇手里的那几条鲫鱼之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先前,他们还是抱着看笑话的眼光看着黎春娇和养鱼的那几家,现下,在看到黎春娇拿着那鲫鱼之后,恨不得扇自己几巴掌。
他们当初,怎么没有像黎春娇这样,也将水稻鱼里养些鱼?!
虽然黎春娇手里的鱼看着小,可是等稻谷长熟了,这鱼日后也会长大,到时,肯定会是一个大丰收。
只是,现在说什么也已经晚了,这稻谷还有两个月就成熟了,他们现在放下去,那鱼也长不大。
悔呀悔呀。
黎春娇倒是只是笑笑。
她今天是特地捞这鱼的,就是为了让村里人看看,除了出一口气之外,还想要宣传一下,让村里的人明年跟着她养鱼。
这是提前给村里人做一下心里铺垫,让村里的不至于受到那么大的惊吓,若不然,到她捞鱼的时候,肯定吓坏一大片人。
黎春娇拎着那鱼就回了家。
孟氏看到了,皱着眉头,问:“春娇,你捞这鱼做什么?那么小?”
没什么吃头。
“做鲫鱼豆腐汤。今天我去看田里的时候,看到这鱼,嘴里直流口水,便捞了几条。这些天先养着,等二哥哥回来,我们就做鲫鱼豆腐汤喝。”黎春娇说道。
“你呀,就想着吃。”孟氏好笑道。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吃还放在喝前面呢。我不想着吃,想干什么?”黎春娇笑着应道。
“你就贫吧。”孟氏摇摇头,转身就去厨房忙活了。
黎春娇找了一个水桶,将鱼放下去养着,也进去厨房帮忙。
四个吃过晚饭之后,黎彦南忽然感慨道:“好久没有收到清儿的信了。”
以往每个月都能收到黎文清的一封信,但是现在,已经两个月没有收到黎文清的信了,所以,黎彦南就有些担忧地说了。
“可能是大哥有什么事吧。爹,娘,你们别担心,大哥武功高强,身上又带着唐大夫配的药,不会有事的。”黎春娇说道。
“但愿如此吧。”黎彦南叹着应了一声。
黎春娇虽然这么说,但是心里也有些担忧,打算明天写信到京城里问问,再向来往的客商打听一下。(未完待续)
第264章 打听
第二天一大早,黎春娇就写信,而后带到木公子那船,让李管事帮着他送到卫将军府。
她给了李管事一个红包。
小事一桩,结个善缘不说,还有银子收,那李管事哪里会不乐意?
黎春娇谢过他之后,就去面馆帮忙了。
因为这段时间天太热,大家都喜欢吃凉菜,所以,木公子的船由三日来一次到两日来一次。
黎春娇和孟氏他们这段时间,主要是做醋,晓是这样子,也有些吃力。不过,他们又花钱请了村里的一些爱好干净的妇女帮着,这才稍稍地缓解了一下压力。
这人还是不够呀。不过,黎春娇并不打算再买人,买人的话,需要大笔支出不算,过节的节礼,每年的衣裳、红包还有每个月的月例,都要不少银子。
不是花不起这个银子,而是没有必要。
再者,黎文清来信,这马上就要打仗了,到时,买那么多人回来,也没有粮食给他们吃。
等明年发展形势好再看看。
黎春娇一边想,一边往面馆里走去。
面馆早就卖上了那凉皮。前些日子,黎春娇上山,看到那凉粉果,摘了一些回来做成凉粉,开始卖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