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村姑奋斗纪 > 第59部分

第59部分(2 / 2)

只控制着嘴角莫要咧得太开就是。

到了壶中天的最里端,微向右侧走个两三步,果然是数步玄机。

两道山壁如同一道天然形成的小窄门,相互交错着,只能容一人通行。

而若非到那个特殊的位置,是怎么也看不出来这里居然还有出口的。

从小门里出来,视线豁然开朗。

四面都是绝壁,中间是幽幽山谷,地面长面了碧绿青翠的野草。

草叶细长柔软,几乎将整个谷底铺满,而草地的尽处,是一池碧蓝碧蓝的潭水,约摸有数亩地般大小。

而四面的山壁上,籐蔓层层叠叠,幽幽深绿,也不知生长了有多少年。

无数知名不知名的花朵开放其间,如深绿绸缎上点缀的星子,闪烁光华,竞吐芬芳。

潭水清可见底,明明白白地倒映着天上的白云和四面的山壁花朵,那些云彩,在山间花朵上头悠然飘过,更显得如梦如幻,景中套景,美得令人忍不住深深呼吸,直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

而时光,仿佛在这个幽幽山谷之中,停下了匆匆脚步一般,四面寂静,只有在山壁的最高处,长风吹过的遥远声音,和蜂儿蝶儿在花间嬉戏的细碎欢歌。

少年卫浩歌张大了眼睛,四面环顾,心中惊叹。

“方才那是壶中天,这里便是桃花源。”

姜缨丢开了手,撒欢似的自己先在草地上跑了起来,一径跑到潭水边上,伸手撩着水花玩。

卫浩歌瞧了瞧自己空下来的那只手,笑眯眯地跟了过去。

少女坐在潭水边上,水中倒映着雪白衫子的身影儿,很快这影儿便成了一双,少年男女,蓝衫素衣,竟是奇异地和谐。

卫浩歌只觉得自己有好多年都没有这般恬淡快活的心境了。

十七八岁的年纪,若只在寻常人家,还正是初脱稚气,方要婚嫁的生嫰小子。

而卫浩歌,已经用他的双脚走过了数万里,跨越两国,早年挣扎于温饱线之上,后来又殚精竭虑地忙于商铺挣钱,心中那跟弦始终紧紧绷着,何尝有那份悠然,停下脚步,闲看云天,细嗅花朵?

听着姜缨跟个寻常小丫头一般咭咭咯咯地边说边笑,炫耀着自己是如何发现这美景,指手划脚,指点着何时何处,哪里最美,哪一片的花朵最多,哪一棵树上的叶子居然能制茶…卫浩歌心里就一片静然安定,只觉得此时此刻,唯愿永存。

ps: 多谢小花的平安符,还有凝月兮的小粉红~

☆、十九听经

姜缨笑眯眯地回了白云堂暂居的小院,手里还拎着包新鲜得还带着露珠的叶子。

几个丫头见了,欢呼着接了过来。

菱叶笑道,“小姐今天怎么摘了这么多回来?”

这针叶,洗净擦干了,和玫瑰蜂蜜茉莉山楂泡在一道喝,清香甜蜜,最是可口,一院子的人都*喝,往日三小姐都是只摘一点子,说派个丫头跟着去都不许,今儿怎地倒反常了?

姜缨呵呵一笑,大方道,“各人都分些去罢。”

今儿可是有免费的长工,不用白不用么。

菱叶瞧着菱枝和几个小丫头嘻嘻哈哈地分着茶叶子,却是端了温水过来服侍。

姜缨一边洗手脸,一边听着菱叶说着事。

“二姐姐也来了?”

前两日倒是听罗嬷嬷叹息着把云柳守望门寡之事说了一遍。

这事若是搁在姜缨头上,姜缨定会觉得庆幸,那程大郎整天泡在青楼楚馆里,可见不是个安分守已的,死了刚好,免得嫁过去还要生闲气,这样连婚事都不必办,正好另寻个好的夫郎。

不过这云柳却是自小受着异世里淑女教育长大的,怕是要哀怨好一阵了。

菱叶点点头,接过姜缨擦过手脸的帕子,道,“正是咧,看着面色不大好,见小姐不在,便略坐了坐回去了,二小姐住的院子就在咱们对面,哦,对了,来送二小姐的是府里的管事欧嬷嬷,也给咱们这院儿送了些米面精炭过来。”

这人和人就不能比,同样是到道观里来住,二小姐那一张脸真就跟死了亲夫一般,死气沉沉地让人不忍直视。

跟已经在观里住了三四个月甚至还过了个年的三小姐比起来,二小姐果然是太想不开了些。

难怪方才二小姐身边的丫环秋扇偷偷地跑过来。跟自己好一番诉苦啊。

姜缨换了身衣裳,让菱叶把新做的点心装了一盒子,带着到对面去。

果然对面的院子里见着的几个丫头婆子都是垂头丧气的,自卧房出来迎接的云柳眼睛微肿,一看就是在房中哭过,勉强挤出笑容,跟姜缨应对几句。

姜缨前世今生,从未有过安慰死了未婚夫的女人的经验。因此干坐在那儿,只觉得说什么也不大妥当,更何况她跟云柳也不算有多熟。不好交浅言深,便只略坐了会儿便告辞离开。

等到晚间,姜缨要入睡前。菱叶又过来道,“听秋扇说,二小姐今儿都没用饭,只坐在窗子前头擦眼泪呢。倒是咱们下午过去时送的点心用了一两块,秋扇便过来又要走了些。”

姜缨点点头。却是想起一事来,“二姐姐的人若是有什么需要的,若是些小东西就罢了,你们做主便是,只有一样,莫要跟他们说起这院里的事。你回头也提醒着旁人些。”

卫浩歌时常送些东西来,这些下人也大致知道这是三小姐的远亲卫少爷,虽是让云柳晓得了也没有大碍。但姜缨本能的不愿意让云家的人知道自己有多少老底儿。

第二天就到了身为白云堂的房客必做的活动时间——听碧灵大师讲经。

白云堂身为大昭国最大的皇家道观,其历史几乎和大昭朝一样久。

而碧灵大师可算得是白云堂的灵魂人物,可以说没有碧灵就没有白云堂。

碧灵大师的来历更是不凡,她乃是开国皇帝的幼女,封号为碧灵公主。当今的皇帝,那都是她的侄子辈。

若依着官方的说法。碧灵公主是因为身有仙缘,这才在芳年二十岁时,驸马死后,看破红尘,出家修行,并将全部嫁妆拿来修造了这座白云堂,又因她身份是金枝玉叶,因此皇宫中后妃若要祈福礼道之类的,都会到这白云堂来。

渐渐地,后宫中无儿无女的老太妃或是老王妃,便常常效仿碧灵公主,或自愿,或被迫,在白云堂出家为女真,还有些情况类似的侯府女眷也会托身于此,可算得上一处失意女子的收容之所了。

五十多年下来,白云堂规模日渐扩大,几乎将西山的白云山和青松山都占了去,堂中女冠加上杂役能有近千人,观主也换了几任,然而那位开观的始祖,碧灵大师却始终是白云观的真正主载!

而在京城传闻中,碧灵大师已是有道仙师,道行玄妙通微,能知过去未来命运之事,就连皇帝大婚娶皇后,也要碧灵大师合过姻缘八字为上吉才成的。

那些京中贵族高门,但凡是真正门第高贵的,合姻缘也要将八字送到白云堂来,当然了,以碧灵大师身份,除了皇家婚嫁外,其余人家都是由碧灵大师的徒弟徒孙们来帮着合姻缘的。

碧灵大师年事已高,一年到头,开坛讲经的次数也不过五六次,大约每两月才会有那么一回,还时常因碧灵大师身子不适而取消。

姜缨在这里三四个月,也就听过一次。

姜缨早早的起了床,收拾好之后便沿着后院的小路来到白云堂的中院。

这白云堂占地颇广,分前院中院后院和下院。

后院里住的都是如姜缨这样的,都是以清修祈福为名,住上一段时日就要走的。

前院数十殿堂,供着道家各位祖师,以供香客上香拜佛,念经礼唱。

中院则是女道士们日常念经修行的活动之所。

下院则在青松山,离着其它院子隔着一座山,里头都是些男道士,还有白日在白云堂护卫的侍卫们。

这些侍卫原本是碧灵大师身为公主的私人卫队。

公主出家后,这些人也跟了来,只把侍卫服换成了道士服而已。

但都不是真正的道士,这帮人仍然吃着皇粮,领着福利,娶妻生子,然后子承父业,接着当披上道士制服的侍卫…

也因了这些假道士们,白云堂数院千人,香客每日数百,却能维持井井有序的局面。

中院讲经的地方是在一处大殿之内,这大殿中空旷开阔,四面开窗,光线明亮,当中并无祖师神位,而是一溜橡木铺成的平地,当中间有檀香木制的方台,高一丈,长宽都是三四丈。

方台四角镇着四个小香炉,炉中不?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