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大汉帝国雄风录 > 第117部分

第117部分(1 / 2)

>    即使现在,刘彻看在李云的面子上,和商人们每年的庞大税收上没有和他们计较,可是倘若现在就遇到匈奴地战争,而且财政吃紧,那么他第一个想到的筹钱人自然是商人。

当然刘彻应该算的上一个君子了,他一般会先礼后兵,先下令鼓励商人捐款,倘若被他看到商人们很不积极,那么就怪不得他了。

在这一点上,刘彻显然比朱重八有风度,虽然两人同样将商人看做金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他留地余地大的多了。

李云自然也清楚历史上刘彻被孔方兄逼急了以后干的那些事情,所以他一直都在积极的鼓励商人们按照帝国法律缴税,积极在地方上开展公益事业,从而缓解地方民众多商人的不满,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

但是这些都还不够,即使商人们在刘彻统治时代没有遭到严重的迫害,但是随着他们的财富积聚的增多,很显然自然会有人将眼睛盯上他们。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军队与商人捆绑起来,使统治者清楚地看到商人对于社会经济,国防的贡献,从而变相提高商人的地位,使人不敢冒着犯天下之大不讳,动摇国家根基的危险来对付商人。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仅仅依靠目前的商业税收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李云提议,明年起帝国增收五成的商业税,并对暴利性行业加征高附加税,一方面调节贫富差距,另一方面确立商人与政府之间的游戏规则,就如农民与政府一样,只要商人不破坏规则,那么帝国的统治者看着每年的大量商业税收,自然不会再去干一次性的事情。

当然,这一切执行起来,相当的艰难,要将整个计划完全执行下去,恐怕需要付出大量的工作,但是这些并不需要李云烦恼,一切都有管理财政和税收的官员去操作,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提出这样一个计划,并使之得到天子以及最高决策圈的认同。

刘彻花了半个时辰,仔细看完整个奏折,微微一笑,将奏折放到一边,对李云道:“卿此策甚好,不过朕还需要再斟酌一二,这样,卿暂且先回府,朕明日再给答复!”

李云自不敢多言,君臣二人谈完政务,自是聊到私事上面去了,谈起小皇子,刘彻显然就又回到那个少年时代,眉飞色舞的笑说着,还硬要拉李云去看看他的骄傲。

显然,现在什么事情也比不上小皇子的成长重要,刘彻甚至计划好了,小皇子将来长大了,就让他拜李广为师学习武艺,拜李云,杨泛,司马谈等为师学习文化,看样子,刘彻似乎已经将这个皇子看成他的太子继任者了。

李云自是拗不过他,被他硬拉着朝皇子寝宫走去。

第一第三节 南方问题

小皇子刘倨眨巴着眼睛躺在他那十分舒适的摇篮里,好奇地看着自父亲领过来的这个陌生人,小手放在鼻子上,划了划。

不知道是怕生,还是怎么一回事,总之这个帝国未来的希望忽然就嚎啕大哭起来。

李云很显然缺乏面对这种局势的经脸,有些不知所措,但作为父亲,刘彻却表现得很决绝,他立亥斥退了着急着过来照顾皇子的侍女们。

“他必须学会坚强!”天子如是说“坚强,不畏惧任何困难,面对强敌从不放弃,这些都是自高租皇帝开始就铭刻于所有刘姓子弟的骨髓之中的东西,先皇没丢,朕没丢,朕的后代也绝不能丢!”

刘彻一边严肃地说着,一边伸出手来,接着号啕着的爱子。他是父亲,更是天子,作为父亲,他肯定爱惜这个儿子,但是作为天子,他必须负起责任来。

事实上,帝国皇室对于下一代一直有着严格的教育标准,即便是在外界看来那么文雅与平和的孝文皇帝,在教育当年的皇子时,也表现了冷酷和铁血的一面。

这也是为什么帝国从高租开始,一代超越一代的原因所在,即使是历史上刘彻死后,在那样动荡的环境下,这个国家依然出现了宣帝那样的杰出皇帝的原因所在。

所以即便这个小皇子现在才一个多月大。刘彻也表现出了这样地决绝。

说来也怪。刘彻地手刚摸到小皇子身上,这小家伙立刻不哭了,小眼睛又开始眨巴起来。

刘彻无奈的一笑,对李云道”倨儿很像朕,很调皮也很活泼,朕要将培养成帝国最杰出的皇子!”

对此李云自是没什么该说的。虽然历史上刘彻曾逼死过一位太子子,但是那似乎是建立在紊乱的政治体系,漏动百出的军事措施,以及霍去病英年早进地基础上。

现在一切都才刚刚开始,而且这个皇子也比历史上早出生了好几年,未来谁也无法断定。

但是至少现在,在国立长子的传绕下,这个皇子毫无疑问将成为太子的最有利人选。

刘彻逗了逗皇子,将他抱起来。搂在怀里,此时皇后卫子夫从后殿走出,李云虽不认识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卫皇后,但是却也从其装饰上认了出来,忙拜道:“下臣李云见过皇后千岁!”

卫皇后很有礼仪地一个点头,十分典雅地道:“李卿平身吧!”

她走到天子身边,轻轻挽了挽秀发,接过皇子道:“陛下,您和李大人去谈公事吧,这里有奴家照看!”

小皇子进了母亲的怀抱,自然立刻就兴奋起来,小嘴巴咿咿呀呀的不知道在嘟囔着些什么,刘彻点点头,带着李云步出后殿,两人在羽林卫士地保护下沿着未央宫地走廊慢慢的走着。刘彻抬起头来,这个少年天子脸上尽是自信,忽地又露出凝重的神色“李卿!”

“臣在!”

刘彻忽然问道:“李卿,五月初,桂阳太守告诉朕,南方赵家大乱,建议联先取南方,卿说说看,超着南方赵家内讧的机会,朕点桂阳,长沙等地兵马,是否有一战而定的希望?”

李云一楞,南方?南方的事情他并不了解,可是他知道,历史上任何一支北军南下,特别是南征类似赵家盘踞的地方,通常情况下都是艰难取胜,即使故人的实力远远弱于自己。

源因很简单,常战和南军北战有着一个共同地相似点,那便是水土问题,很难相信北方的旱鸭子可以适应南方那种水网密集,沼泽林立地环境,更何况南方的赵家盘踞的是现代的广西,越南等地,那里丛林密布,瘴气,蚊虫还有疾病都将成为帝国军士的最大杀手,士兵们通常还没有与敌人发生接触,就产生大量非战斗减员。

而当今帝国的百分之六十的主力士兵都是从北方征召的,在这种情况下,李云不认为先南后北的政策可以取得怎么样的成果。

因此李云反对道:“陛下,大汉国最紧迫的任务应该是击败匈奴,扫清边境的危险,然后再集合全国之力,一战而下百越,而不是先征服南方!”

“不!不!不!”刘彻显然在之前就有了计划,所以他打断李云的话道:“爱卿可能不知道吧,现在南方的赵家正处于他们历史上最衰弱的时期,根据桂阳的报告,他们在这次动乱过后,兵力已经下降到不足三万,控制的人口更只有百余万了,而且各地小部落也对这个伪王颇有不满,现在只要天兵踏至,那么赵家就将立刻土崩瓦解!”《w w w。1 ⑥ k。 C N》

刘彻将南方的情报还有赵家的信息一一道出,显然这位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到那块失去了七十多年的土地再一次成为帝国版图了。

假如南方真的拿下,那么他就将在武功上追近秦始皇,成为大汉国历史上第一位为国家取得庞大领土的皇帝,他的名字必然将闪烁于史书之上。

李云听了南方的情报,却是另外一种想法,赵家大乱,其国内政权摇摇欲坠,这对于帝国的进攻大军来说,当然是一个好消息。

但是问题是,帝国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可以拿到它,南方的瘴气还有南方雨林环境的影响将为帝国的战士造成怎么样的杀伤力?

更重要的是,帝国严重缺乏可以管理南方那片土地的官员,同样也严重缺乏对当地局势以及民族风俗了解的官员。

在这种情况下,帝国不可能永久性占领这块土地,至少在没有培养起大量基层官员之前,这样做明显不妥。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