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刘备想了半天,心里的矛盾越来越大,两种不同的意思让他感觉头昏脑胀地,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解决眼前地燃眉之急,他不想让刘封离开帐下,但又不想他的实力越来越强,越来越难以控制,刘备不由将眼光投向了徐庶,征询问道:“元直对此有何高见?”
徐庶轻咳了一声,缓缓道:“伯威乃主公义子,他请辞军职乃主公家事,庶岂敢胡言乱语。主公若有不决,可召关将军、张将军同议。”
“唉,元直什么都好,就是太过方正了,伯威虽是我义子,但如今也是统军将领,你以军师中郎将职代左将军府司马,节制荆州各路兵马,算来伯威也是你的属下,有何不可谈论?”
徐庶感觉很为难,但刘备的话都到这份上了,他实在不好再推了,只能恭敬问道:“不知主公之意如何?”
刘备当然不会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他只是模糊说道:“伯威勇武,入行伍以来,屡立战功,如今混贼当政,汉室倾危,正是我等清君侧,扬天威之时,岂可放过如此良将!”
徐庶点了点头,抱拳说道:“主公既然如此想法,只需修书一封令快马带回即可,伯威忠厚,主公言辞略微恳切一点,便已足够。”
“就这么简单?”刘备感到有点不可思议。
“主公把事情想复杂了,大公子颇通忠孝礼仪,主公开口拒绝,他自然只能继续留在军中,但为求去其心中所虑,言辞之间还需婉转恳切一些,以安其心。”诸葛亮也起身抱拳说道。
刘备暗叹惭愧,自己以仁示天下,今日倒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细细想来,伯威至今确实还未做出半点违背自己话语之事。
徐庶和诸葛亮的话语让刘备紧提的心终于放了下去,眼前的形势,荆州尚不稳固,曹贼势大,自剪羽翼之事,确实不宜为之,好在有了对策,倒可以安心了,随即他又想起了先前谈论的盐铁之事,他随口问道:“武陵等郡盛产铁矿之事,何以从未有人提及?”
刚刚未发一言地马良当即起身说道:“主公,荆州盛产铁矿不假,但兹事体大,尚需谨慎为之。”
一旁的徐庶、诸葛亮也跟着重重的点了点头,好像摆在他们面前的不是一条生财之道,而是一座独木桥,稍有不慎便会落水一般,需要格外的小心翼翼。
刘备更加地疑惑,不知道其中到底有什么玄虚。
马良不等刘备问及便接着说道:“主公有所不知,天下盐铁皆由盐铁丞主掌,盐铁丞属少府,少府掌管皇家用度,到本朝时,盐铁之利已成了皇室地私产。先帝在位之时曾下诏,私自开采铁矿、煮盐者,以谋逆之罪论处,诛三族。”
刘备暗自心惊,怪不得在新野呆了七年,也没有闻听过荆州产铁之事,原来我大汉国还有这么一条规定,想来景升兄也是不敢妄动吧。
诸葛亮接过马良的话,皱眉说道:“曹操假传圣旨于河内郡等地大肆开采铁矿,并在青州煮盐,而江东孙策更是直接将会稽等地盐田据为已有,我荆州重新开采铁矿之事,倒也无需顾忌太多,但是开采地规模、投入的财力需要控制得当。”
诸葛亮想了想,便接着说道:“盐铁之利关乎百姓民生,如经营妥当,当有百倍之利。大公子先前提出转卖至汉中、益州、西凉等地,此想法确实不错,但短时间内恐怕有些困难,一来铁矿荒废已久,重新开采尚需时间修缮,二来这几处离我荆州相隔甚远,路途不便,安全难以保障。”
徐庶等诸葛亮说完,便沉吟着说道:“我倒是有一个想法,不如将此事交付于荆州几个门阀士族,我们只需从中收税便可。至于铁矿的修缮,流民的招募以及销路,全交由他们自已去处置,主公也不需要去做破坏大汉律的事情。”
刘备闻听徐庶的想法,不由拍手称善,不要自己花钱,不要自己出力,但实实在在的税钱却收到了库府之中,同时也解决了部分流民的生存问题,虽然荆州如今已几乎没有流民了,但多一个生钱的渠道总归是好的。
马良却认为不妥,他摇头说道:“主公此次攻下襄阳,门阀士族确实出了不少力,但南郡的大片土地划归他们经营,已算是给足了报酬,对于这些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主公还需慎用,一旦荆州的经济命脉被这些人所控制,后果不堪。况且商贾之人向来利字当头,若是他们串通一气抬高铁价,荆州的百姓首先遭殃,到时百姓没有铁具耕种,田地产量也会大减,牵一发而动全身呐。”
诸葛亮轻笑道:“这倒不难解决,分出一半给门阀士族经营,另外一半我们自己掌控,他们想掌控物价便没有这么容易了,况且盐铁之利大的惊人,全让那些富商赚了,我们岂不是大亏。”
“孔明这个办法不错,但掌控半数还嫌太少,至少要掌控七成!不仅要完全控制住价格产量,还要赚绝大多数的钱。”徐庶喝了一口茶,淡淡说道。
刘备没想到一件头疼的事,这么三言两语就被他们比划的差不了,不由大喜,他这个左将军现在穷啦,从曹操南征开始,荆州的仗便没有停过,若不是长沙、零陵等郡县未遭战乱波及,尚有赋税收入,恐怕光光安置武陵、南郡的百姓,便会让他束手无策,如今能有机会赚钱,他开心啦。
但刘备也很清楚荆州的现状,听到徐庶说要掌控七成的铁矿,不由有些为难道:“元直想法固然周全,但眼下府中空虚,修缮的钱……”
徐庶轻笑了笑道:“主公放心,荆州富商多的是,想要拿到这铁矿的开采之权,岂能不让他们放点血。”
刘备恍然大悟,看着厅中三人,心中简直乐翻天了。
………………
第一百零一章
糜竺、糜芳二人带着五十余家仆、一屯护卫的精兵浩浩荡荡朝武陵城赶来,消息传至武陵中,众人无不面面相觑、议论纷纷,他们开始揣测,左将军是不是已经同意了大公子的请辞,糜竺会不会是来接任的。
惟有庞统平淡如常,对此不闻不问,他早已看透了荆州眼前的形势,深信自己的判断。
闻听两个舅舅就要到了,刘封认为肯定是义父已经同意了他请辞的要求,派人过来接替了,不由大喜,抱着同样笑意盈盈的孙尚香狠亲了几口,立即召集武陵郡文武官吏,并带上这个疯丫头一起,出城十里迎接。
其实作为刘封的夫人,孙尚香也极不愿意刘封再征战八方了,一来婚后二人聚少离多,二来荆州、江东紧邻,早晚总免不了一战,她实在不愿自己的夫君领着精兵与哥哥拼个你死我活,所以闻听刘封有意隐退,她格外的开心。
糜竺、糜芳乃亲兄弟,东海郡朐县人,先祖世代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