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带着起点闯异界 > 第41部分

第41部分(1 / 2)

>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纪云还在不知疲倦的大肆索取的时候,只觉得舌头一疼,两人的嘴唇终于分开了。两人如同两条离水的鱼儿,拼命地鼓动着嘴巴,大口大口地喘息着。然后,秦文兰把头深深地埋入了纪云的怀里,有一下没一下地敲打着纪云的胸脯。

‘呱唧’了一下嘴巴,纪云回味道:“好香!真的好香!那滋味实在太美妙了,文兰,再来一次好不好?”

“不行!不行!不行!”秦文兰又气又急,跺着脚连连说道。

一向以情圣自居的纪云,如何不知女人最爱说反话这个道理?当下强行搬起秦文兰的小脑袋,用力地吻了下去。

画荷没等到三更天就回来了,在纪云的感觉中就是很短的一会。画荷在外面可着嗓门咳嗽了四五十声,才算是把两人给咳了出来。画荷一开始是假咳,后来咳出火气来了,却是弄假成真,实实在在的咳嗽。纪云和秦文兰从书房里走出来。纪云关切地问道:“画荷,你没事吧?”

画荷哑着嗓子没好气地说道:“要你管!我给你们买葡萄回来了,快吃吧!”然后,满是怀疑地看了看脑袋快要耷拉到胸脯上的秦文兰,冲口说道:“刚才我咳嗽了那么多声,你们怎么都没动静?难道,你们?你们两个,在屋里,那啥了?”

纪云上前一把握住了画荷的嘴,小声说道:“小姑奶奶,瞎说什么呢!让别人听去了,我的文兰还做不做人?我们就在屋里好端端地说话,瞎寻思什么呢?你这个小脑袋里面,整天净想些不健康的东西!”

画荷一把推开纪云,气哼哼地说道:“我管你们是做什么呢!我到里面去了,你们继续,爱干啥干啥!”说完,提着买来的葡萄,气冲冲地向里面走去。

秦文兰恼怒地说道:“都是你了,要画荷看我的笑话!”

这天,纪云一直待到傍晚,把秦文兰画荷两个送回家才回到纪府。

天天和秦文兰见面,然后还经常到书房里促膝长谈,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浓。在得意之中,纪云也忍不住焦躁起来。离开榜日期越来越近了,不知道我考的到底怎样?虽说我抄的文章是好的,就不知合不合考官的口味?

第十二章:审卷

按纪云所想,一共二百多个考生,就算只有两个改卷的考官,一人一天改五十份好吧,两天不就改完了?到这旮旯来却要十天,效率可不是一般的底。这个县试的流程,却不是纪云想的那么简单。

大顺太祖的时候,曾出过一场轰动全国的科举舞弊案,作案手法非常高明。行贿的考生和考官事先商定好,考生试卷里必定会多次出现某个偏僻字。并且这个字的写法与常规写法不同,要么这一笔长点,要么那一笔短点。

这种办法,本来是很难被识破的。后来却有一个考生在醉酒后泄露了出去,引起了朝廷上下极大震惊。然后由这个考生为源,顺藤摸瓜,查出了一大批舞弊人员。涉案考生千人之众,全部取消功名,且终生不能再考。涉案官员达到上百人,为首的十六人全部腰斩。

这个案件发生之后,改卷规则进行了变更完善。考生考完之后,所有的试卷都由专人重新抄写,写完之后糊上名字,然后再进行改卷。这样一来,基本上杜绝了舞弊的可能。这次县试的主考官乃是学政王孝举,为了这次县试,专门从衙门里带来了五个书写速度快的书办。这五人完全是临时抽调,来到蓉城之后,更不许见外人。抄写完试卷之后,马上送回,根本就没有和改卷的考官会面的机会。

光是试卷的封存和抄写糊名,就需要五六天的功夫。然后便是改卷,判定名次,这个相对费时少,两三天就差不多搞定了。这么前后一加,就需要八九天的功夫,再留上一两天的缓冲时间,十天还真不算太长。

若是事先给纪云知道了改卷流程,纪云说什么也不会苦练这么长时间的颜体书法。丫的,白瞎了这么长时间的功夫了,有这个时间,我多去和文兰沟通沟通感情多好?不过字写的工整还是有好处的,这样抄写的人就不会抄错字了。

参与这次改卷的,一共是三个副考,一个主考。三个副考先从二百多份试卷里,初选出五十份考卷。然后三人会审,再从五十份考卷中精选出十六份。最后把这十六份考卷递交给主考官,由主考官判定名次。本次县考的录取名额,就是十六名。当然,在此之前,副考们也有一个内定的名次。

再过两天,便是放榜的日子了。贡院之内,三个副考经过两天审卷,层层筛选,已经精选出了十六份考卷,正聚在一起敲定名次。学政王孝举则拿起旁边厚厚一叠落选的卷子,仔细看了起来。每个人的眼光都不一样,历年来都少不了有考官看走眼的卷子。王孝举素以严谨治身,见三个副考还需要一段时间才可以审好,便先从落选的卷子看起。

大多数的卷子,王孝举不过是看了两眼,便放到了一边。有个别的,多看了两眼,也叹息着一并放了过去。二百多份落选的试卷里面,只有三份让王孝举迟疑不定,单独放到了另一边。

忽然,副考那边突然间争吵了起来,并且声音越来越大。王孝举转头望去,见三个副考分成两帮,一帮手里拿着一份试卷,正吵得面红耳赤。

“住口!你们这是干什么?成何体统?还有没有一点朝廷命官的体统?还有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斯文?”王孝举一拍桌子,大怒道。

其中一个副考拿着一份考卷怒冲冲地走了过来,将自己手里的考卷递给王孝举。

“王大人您瞧瞧这份考卷如何?以下官愚见,这份试卷非案首莫属!他们两个却胡搅蛮缠,非说是他们看中的那一份好。”

这种副考之间的争论,历年来都是少不了的事,王孝举丝毫不以为怪,板着脸说道:“那我就先看看这份考卷吧。”

王孝举不但是为人严谨,也主张为文要严谨,这份考卷却正合了他的心思。这份考卷,文字上还嫌稚嫩,但章法及其严谨,虽说因此略显枯燥,但也是难能可贵了。看了一遍,王孝举不由点头赞道:“这篇文章算是写的不错了,完全有定为案首的功底。不知另一篇文章又是如何?”

另外两个副考此时却是恢复了平静,其中一个副考把手里的考卷递了过来,笑道:“王大人一看便知。”

王孝举接过试卷看了起来,看了两眼,神色渐渐凝重,忍不住轻声念了起来:“是故作于上者,无异教也;由于下者,无异学也。其道可得而言矣,己之德所当明也,故学为明明德焉……”

读到此处,声音渐大,喜悦之情跃然而出。读完之后,尚自舍不得放下,叹息道:“此等文章漫说是县试,便是乡试、会试里也不多见啊!完全把大学之道解释的通透透彻,解释的酣畅淋漓!这篇文章乃当之无愧的案首!读完此篇,再回想刚才那篇,则完全不能入眼了!”

说到此处,当下取笔重重划了一个圆圈,定为案首。然后才去读余下的十五篇,斟酌再三,圈定下了名次。开始看的,本来甚合他意的那篇,却是被定在了第九名。

先前推荐这篇文章的副考气了个倒昂,无计可施。原来林家和这位副考有故,暗地里找上了他,并赠与纹银千两。这位副考原也不知道考题,却把主考官的偏好透露给了林慕白,又令林慕白作文的时候,在第二段、第三段的第十个字,都写成‘之’字。

改卷的时候,这位副考一目便是一篇文章,专门找这两个之字。林慕白的文章终于给他找到,于是便层层筛选进了决赛。本想再出最后一把力,将之定为案首,无奈另一篇文章写的实在是太出彩了!在绝对实力面前,这些小伎俩竟然完全没用!算了,自己也算是尽到这份心了,且由他去吧!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