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站在船头望着这个陌生的地方,说实在的张楚当初决定将这个地方作为在江南的基地也是冒了很大风险。
双屿港在历史上曾风光无限,必定已被废弃了近百年,港口能不能使用,有没有被他人占领都是个问题。
现在看来张楚的冒险成功了,杨柳已在双屿港站住了脚,港口仍然可以使用,这就成功了一大半。不过面临的形势也十分严峻,双屿港现在面临着官府、荷兰人、葡萄牙人和刚刚归降朝庭的大海盗郑芝龙的压力。这时郑芝龙的势力主要在福建沿海,对于宁波的这小股势力他还懒得管,如果保安军将声势搞大双方的关系就难说了。
有了好的开始就要努力干下去。张楚不再多想抬眼观察着港内的情景。六横岛位于浙江舟山群岛的南部,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宁波象山湾东海洋面上。背靠上海、杭州、宁波,面向太平洋。
六横岛上的双屿港港深水阔,是可以停靠大型船只的良好深水港,不过此时昔日的繁华已不再,只有保安军的几只小船在港内停泊。
最显眼的还是在港口的入口处正有建造中的一座城堡,这城堡不同于中国传统城池的样式。完全是欧洲棱堡的造型。这种设计开始源于张楚的印象,张楚绘制了简单的图样交给了杨柳,杨柳去澳门时准备寻找精通的外国人指导建造,发现了李富贵之后,李富贵很快在澳门找到了会建堡之人,杨柳许以高薪将人带到了六横岛。
杨柳北上之时棱堡已开工建设,几个月过去了,外面的围墙、壕沟已建造了起来,具备了初步的防御能力,要紧的地方还先建成了炮台,杨柳在澳门买来的火炮架了上去。
大船靠上码头,岛上的人都来迎接,许多人第一次见到张楚,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张楚的热情,这些天来保安军的老人没少利用朱秀才的小册子进行宣传鼓动。连被留在岛上的葡萄牙人在听过宣传之后也对张楚充满了崇拜。
张楚和众人见面打过招呼后到岛上休息,码头上的人并没有散去,开始忙碌着将船上的物资卸下。
李富贵在那里吹嘘着他未曾参加过的战斗,说得神采飞扬,他进行了小小的艺术加工,没有说自己参加了战斗,也没有说自己没参加战斗,听众自然被暗示成所有的战斗他都参加了。
在场的葡萄牙人听得更是热血沸腾,保安军几乎没什么伤亡就消灭了上千敌人,这是雇佣军最喜欢的战斗,危险不大却有大量的赏钱可拿。一个个都叹息错过了大好的发财机会。一箱箱的财物被抬上来时,李富贵特意叫人将一个大箱子打开,不失时机的介绍着里面的真金白银,金银的光芒迷住了每一个人的眼睛,跟着张楚干下去的信心更足了。
张楚在岛上稍做休息又开始忙碌,杨柳陪同他查看了六横岛的情况。
六横岛是舟山群岛中比较大的一个,全岛成长方形,南北约三十里长,东西有十几里宽,岛上有河流淡水,生活几万人不是问题。
在杨柳的努力下岛上已招募了三百多生活困难的渔民,陕西来的老兵训练起新人来乐趣十足,新兵在痛苦中快速的成长着,只差杀人见血了。保安军严格的纪律也通过老兵传承了下来。与同期的明军和海盗完全不是一类队伍。如今又加入了一千多经历过战火考验的老兵,保安军成为沿海的一只强大力量。
六横岛是作为长久基地建设的,不但建了城堡、港口,还有一个巨大的造船场也在建造中,建造大型船只还要很久时候。这时也已开始发挥了作用,北方归来的四艘福船将在这里检修,加装火炮,今后这四艘船将成为保安军在海上的主要力量。
杨柳在京师招来的工匠被安置在了临时的住处,张楚专门过去慰问了他们。明朝规定匠籍是不准离开原籍的,实在生活不下去才抱着拼死一搏的心理随杨柳乘船出海,经过了海上生死的考验可算一次重生,他们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活命机会。
看到张楚这个大老板,纷纷过来见礼,表示一定会努力将工作做好。
张楚一番好言安慰,张楚讲了保安军中匠人的待遇,工匠们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之前杨柳也曾提过有关的待遇问题,大多数人还是将信将疑的,心想只要能混口饭吃就不错了,这次张楚亲口提出,看来之前所讲是真的,众人开始憧憬自己今后美好的生活了。
告别工匠,张楚在秘密的仓库内带人对从后金那里抢来的财物进行了分拣,将其中最贵重的挑了出来。下一步他要去留都南京大干一番。
第九十五章 干女儿
张楚日程安排的很紧,在六横岛没多作停留,第二天一早就乘船上岸来到了宁波,要与周家林汇合,顺便看一看周家林在宁波的纺织厂的情况。
几经辗转中午时分才赶到地方,厂址经过周家林精心挑选,在宁波城外一个小山谷中,有一条小溪流过提供驱动机器的动力,同时又安全隐秘。
周家林昨晚就接到张楚要来的消息,一夜都没睡好,早在工厂门口焦急的等待着,张楚从远处看到了周家林催促队伍加快速度,周家林也迎了过来。
怀着激动的心情二人互相问候之后,张楚饶有兴趣的观察着工厂,高高的围墙借助地形将整个工厂都围了起来,四角还设立了塔楼,有岗哨在上面瞭望着周边的情况,不像工厂更像是一座坚固的堡垒。
穿过宽阔的大门厂区内是一排排的厂房和忙碌的工人。
“这厂区分成两个部分,这里是男工区负责搬运、装卸等重体力活,里边是女工区,女工区负责纺纱、织布,平时男子不允许进入女工区。”周家林介绍着厂内的情况。
“那我也不能进入女工区了,这么多美女我看不到了。”张楚心情很好,开着玩笑。
“不,你能进去,而且你还必须进去。”周家林也笑了。
“为什么?”张楚感到有些奇怪,自己怎么就与众不同呢。
“因为这些人都是你干女儿。”周家林解释道。
“我要那么多干女儿干什么?”这倒把张楚吓了一跳。
“这是大明朝法律规定的啊。”周家林解释之后张楚才明白。这些女工都是周家林买来的,人口买卖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明朝末年由于饥荒各地卖儿卖女的情况更多。可根据大明的法律人口买卖是非法的,为了规避法律,在签定卖身契时都不写卖买,而是写过继给什么人为儿、为女。这样名义上被卖的人是主人的家人儿女,实际上成为了终身的奴仆,不但自己没有了自由,连他们的子女也称为家生子,成为主人的奴婢。
周家林到达宁波之后准备开办工厂,首先就遇到了招工难的问题,不是没有工人,而是工人都不离开家门。松江府一家一户从事纺织的人很多,许多妇女在家中纺纱织布然后拿出去卖,可让他们从家里到工厂中集中劳作却为礼教所不允许。纺纱织布工作还是妇女最为适合。没办法周家林只能花钱以买奴仆的名义收买年青女子,这也不算骗人一样都要劳作,只是工作的内容不同罢了。到现在已陆续有了一百来个女工,都是花钱买来的,既然钱是张楚的,就都记在了张楚的名下,张楚一下子有了一百来号干女儿。
“包身工”一个词迅速的窜入了张楚的脑子,这可是人剥削人的反面典型啊。自己穿越过来没解放劳苦大众却成了剥削者,这让张楚一下子有些不适应。
实际上这些人的地位比“包身工”还要低下,在这里张楚几乎开了历史的倒车,以奴隶制来实现工业化,这好像不太符合逻辑。不过也真没有办法,中国封建礼教无比强大,强大到可以杀人,可以扼杀一切新生事物。张楚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张楚和周家林进入了后边的女子厂区,管事工头赶紧过来给周家林见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