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喊声立即引来了旁边的人围观,连钱庄外面的人都进来看热闹。
人多了起来那男子叫喊的声音更大。
伙计并不着急,等那人喊声停顿之时才说道:“银票真不真你可以自己看一看。”说完拿起了那个男子带来的银票,来到了旁边挂着的一块木板前,木板上粘贴着中阳银行发出的各种银票。伙计并不多说只是将那张银票放在了中阳银行银票的下边,众人围过去观看,引来了一阵哄笑。那男子自己看了一眼,立时脸变的通红,拿过伙计手中的银票从门口跑了出去。
原来他拿来的银票与中阳银行的银票根本没法比,完全是两样东西,中阳银行的银票上的图案栩栩如生,就如同是画家将图案直接画上去的一样,细节丰满、神韵自然,而且还有色调的变换,就是南京城最好的刻字工匠也不可能刻印出这么好的图案,中阳银行的银票不可能是一张张画出来的,那样就不能保证每张银票上的图案和字体大小的一致。围观的人都在银票的样品前看稀奇。
伙计见大家围过来,从柜台内拿出了几张钱庄的银票给大家看,并介绍道:“你们看这银票上面的图案和字体,其他人是仿冒不出来的,常人就可以分辨真伪。除了这个你们再看。银票的两角上分别是我们老板和老板娘的签名,这字体谁也写不出来,只要将两张银票叠在一起,对着光线看就可以分辨真假,假冒的笔画是不能重合在一起的。”
众人纷纷拿银票对光观看,果然在银票的角上有两个似草非草的签名,两张在一起透过光签名的笔画完全重合在一起。而且这家的老板也真有意思,将老板娘的签名也印在了钱庄的银票上,只可惜字写得太草,看不清老板娘的芳名是什么。
伙计拿起一张银票举到了大家的面前,说道:“大家注意看。”说完将银票撕开了一个口子。大家不知何意。伙计接着说:“你们看这撕开之处有细丝连着。其他的人是绝对造不出来的。”大家仔细看果然看到银票的撕开之处连着一根根的白色的细线,这钱庄为了防伪还真是下了一番工夫。
伙计指着银票的样品说:“我们钱庄的银票有一两、二两、五两、十两各种面值,相比银子十分轻巧,携带和使用更方便,用银子兑银票一两兑一两不收任何的手续费,用银票兑换银子每两收十文钱的手续费。而且我们中阳银行的银票还有一个好处,我们老板已经将钱庄从南京开到了九边,你在九边赚了银钱,带回来费事吧,拿着银子在我们的钱庄兑成银票,然后在南京就可以换成银子,连请保镖的钱都省了。
我们还有好玩的东西让大家看看。伙计招招手一个同伴拿着钱箱过来了,“这是银元,一个当一两现银,样式精美,制作精良,纯银打造,众位可以拿回去当玩意儿玩,那天玩够了还可以拿到我们这里换成银子或银票,同样一两十文钱的手续费,没什么损失。”众人看着银元上的大脑袋十分可爱,真有人用银子兑了几个拿着玩去了。
中阳银行的银票是张楚本着纸币的方向让工匠研制的,这两年间不断试验改进现在才成功,印刷用的纸是专门制造的,在造纸的纸浆中加入了羊毛,纸张拿起来它发亮,撕开它有羊毛线连着,拿来烧有焦臭味。张楚和岳悦又用拼音在角上签了名,所以是谁也不认识,谁也不会写。
最重要的是银票的印刷使用了石板印刷技术,本来这项技术要一百年后才会出现,张楚将这项技术提前带到了明朝,这项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简单到张楚当年去旅游听讲解员讲了一次就记住了。
石板印刷听名字就知道需要石板,然后再加一个铁铸手摇平台,平台中有一块平面青石板,利用油水的不可调和性原理,用油性的墨在宣纸上画好图案,微干时将宣纸贴在石板上,用强力滚压宣纸,这样在石板上就有了宣纸上的图案,然后用水浸湿石板,由于图案是用油墨画的,有图案的地方不沾水,没有图案的空白处会被浸湿,当工匠在石板上滚上油墨时,没水的图案部分会被油墨染色,然后盖上白纸,加压后图案自然会印在白纸上。
石板印刷的特点就是图案的还原性特别强,雕板印刷无论如何也仿冒不出来。如果技术不外泄,几十年内也没有人能印出中阳银行一样的银票来。这为中阳银行大量发行银票及异地汇兑打下了基础。
拿假银票到中阳银行钱庄换银子那个男子没走多远就被人盯上了,到僻静无人之处,被一掌打晕塞上嘴捆上手脚,装在麻袋中扛走了。
苏醒过来时那男子早就吓了个半死,面对银行人员的询问将事情经过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南京城的大富豪张振鹏家大业大,祖上几世经商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在南京城内既从事货物买卖,也开设钱庄,在南京城东城就开有一家隆福钱庄,自己不直接管理,雇了掌柜在那里经营。当中阳银行钱庄开业之时隆福的掌柜的很是不爽,外地人来他的地盘抢买卖连知会一声都没有,说什么也得给他们点儿颜色看看。
隆福的掌柜的命手下花十两银子到中阳银行兑了张银票,拿回来照着做了张假的,也不求多像,只要中阳钱庄不兑银子,闹起来就可以败坏中阳银行钱庄的信誉,先恶心恶心他们再说。隆福钱庄的伙计自己不敢去花钱在街上找了个闲人去兑银子,没想到银票仿得太烂,连自己都看不下去,只好跑了出来。
中阳银行钱庄的伙计很快将情况报给了周家林,周家林见没有什么损失就叫人放了那个闲人,并让他带话回去,就说周家林改日要去拜访隆福钱庄的大老板张振鹏。
第一百零二章 合作
隆福钱庄的掌柜听到伙计回报知道这下麻烦了,恶心人的事没办成却让人家找上门来了,这事办得怎么说也有点儿不厚道,但又不能不和大老板讲,只能马上向大老板张振鹏做了报告。
第二天一早张振鹏就接到了仆人送进来的名帖,看帖子上写的中阳钱庄,张振鹏知道是人家来找假银票的帐了,心里深怪隆福的掌柜年纪这么大了做事还欠考虑,买卖买卖和气生财,怎么能斗气呢,自己和人家还要多做些解释。
客人被请了进来,来的是周家林,之前周家林已派人对张振鹏做了一番详细的调查。张振鹏现年已有五十多岁,家中四儿三女,现在家中的产业还是由张振鹏主持着,张振鹏在南京的富商中颇有影响,起着商业领袖的作用,早年还曾出钱在朝里捐过官,与官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振鹏打量周家林,没想到敢离家千里之外作买卖的却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张振鹏对这个中阳银行钱庄做过了解,下人详细的向他汇报了周家林在倚翠楼拍卖的事情,看来这还真是个富家公子,家里的经济基础不错,拿出经商的资本不少。可从他的行事看应是个刚入行的新人,钱庄替人存钱哪有倒贴钱的,还有银票有任何一个店面随意兑换是那么容易的吗,很容易被人造假,另外每个店面里都得存下大量的银子,以备人家支出,这可需要很大的财力,不是一般人能为的。
周家林进门施礼先开了口:“张先生好,我是陕西周家林,冒昧来访还请张先生多多包涵。”
“好说,好说,请坐。”张振鹏还礼,请周家林坐,有仆人端上了茶水。
二人落座后,张振鹏等着周家林开口,他知道周家林一定是为假银票的事而来,想听听周家林怎么讲,看一下对方的态度再采取对策,说实话以张振鹏的财势完全可以不见周家林,在这件事上不服任何软。
周家林果然开口就提起了银票的事:“我来拜访张先生首先请您看一下两张银票。”说完将两张银票递给了张振鹏。
张振鹏接过银票观看,一张是中阳银行钱庄的银票,一张是隆福做的假银票。”您看这两张有什么区别。”周家林继续说。
“这都是下面的人不懂事,还望周老板多多包涵。”张振鹏见人家已将事挑明,怎么也得有所表示。
“我来倒不是这个意思,我来是为了看一看和您有没有合作的可能,你看这张假银票,做得虽不用心,但也达到了现在钱庄银票的一般水平。可和我们的银票放在一起一眼就可以看出不同来。”
张振鹏拿着两张银票对比着,果然真伪立辨“你们每张银票都这样吗?”张振鹏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