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学应邀到了张楚的住处,二人是老熟人,对张楚也不客气,坐下来一起喝酒吃菜,可魏学的话却很少。
没办法张楚只好自己先开了口:“魏学你这就不对了,你代表王自用来买武器,就应该和我狠狠的砍价,这才对的起王自用。”
“对的起又怎样,对不起又怎样。”魏学叹了一口气说。
“怎么,王自用对你不好?”张楚看出了魏学一付失意的样子。
“不要乱说,王丞相对我很好。”魏学还是习惯性的称王自用为丞相。
“那你这又是为什么啊?”张楚更加奇怪了。
“你也选择好几年了,你说咱们义军还能坚持多少,各路义军一批批被官军剿灭,连王嘉胤王大王都被官军杀死了。”魏学始终想找一个人将心中的话倾诉一番。
“王嘉胤没有了,不是还有王自用王丞相吗。”张楚赶忙安慰道。
“那不一样,王大王在时有数万的精锐随着大王,大王建立起各种军事军政机构,明显有了推翻朱明王朝,建立新王朝的气象。现在虽然推举了王自用王丞相为盟主,可那只是个名义上的盟主,义军还是各自为战,这次如果不是洪承畴对你下手,被打败了,官军的力量如果全力围剿山西的义军,这号称的几十万人马,立时就会烟消云散,大家又不知道流窜到什么地方去了。最要命的就是这个流窜问题,义军每到一处,只能吃光拿净,然后再奔向下一处,饥民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不知哪一天我们就会被大队的官军围住,然后跑不了,被消灭掉。”魏学说出了自己心中的苦闷。
“事情也不都是那样的,你看我,就不到处流窜,我已经将延长县等地的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张楚这么说虽有点儿自吹自擂,但说的也是事实。
“开始我也以为你可能有希望,可你好像对带领大家没有兴趣,不愿意接收想要投靠你的义军。而且还特别贪财,缴获了武器不乘机发展壮大自己,而是拿出来卖钱,贪财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魏学这次真是好不客气,当着张楚的面将张楚说成了一个胸无大志,贪财的人。还好贪财后边没有加上好色两个字。
张楚心中大喊,我是冤枉人,保安军要发展各方面都需要钱,我不使劲的抓钱行吗?保安军现在已转向火器化,官军的武器在别人手里是个宝,在保安军中的用处却越来越少。不卖掉干什么。这些话又不能明着对魏学说,要不然这买卖就没法做了。只好对魏学说:“这个大明的朝庭已经烂到了底,早晚要被我们义军推翻的,所以说你不要悲观,胜利就在眼前,至于我吗只想走一条与其他人不同的路,看看在这个大明朝的灭亡中能做什么,能为我们汉人保留些什么。”
“但愿你能成功,到时能多消灭一些官军也好。没准到时就会出现一位朱元璋式的人物,开创一个新的朝代。”魏学对现在的各位义军首领都没什么信心,只能寄希望于后来者。
张楚在那里心说:“看到我看到我,我身上就没王霸之气吗,不会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吗。”现实是却实没人感到成大事的人会是张楚这样。无奈的张楚只能说道:“上次和你说,王嘉胤如果要是死了你就来投奔我,你不肯,跟了王自用。这次我还要问,要是王自用死了,你要投奔我行吗?”
魏学听了这话反而笑了,喝了一口酒说道:“你认为我就有那么好的运气,当王丞相死了之时,我还能活着。要让人来投奔你也行,你得显示出称霸一方的气魄。”
“那好,一言为定。”张楚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
二人一起谈了很久,魏学才告辞离去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大事
看着魏学离去,张楚深感成就一番事业的艰难,以前听书看戏见各朝的开国皇帝都是带几个勇猛的武将,再加一两个足智多谋的谋士,就可以推翻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可自己到了明末的时候,别说改造旧世界,就连吃饭都成大问题。现在陕西、山西由于饥荒根本无力养活现有的人口,更别说支撑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对外征战了,朝庭虽然统制能力减弱却也是在倾全国之力围剿义军,如果不是后金不时的骚扰,义军被消灭真是早晚的事情。
在大明的朝臣中许多人还在坚持流贼是由于天灾造成的,只要气候转好,田地里有了收成,流民起义的火苗自然就会熄灭了。这样想不是没有道理,只是他们没想到会有连续不断的持续天灾的出现。
张楚晃了晃发胀的脑袋,让自己清醒一下,太长远的事不用想,先把眼前的事干好再说。李自成派侄儿李过到这里,不会只想买点儿武器这么简单吧,明天见面要仔细的观察一番。
第二天一早李过就来找张楚了,二人上次在结盟大会上有过一面之缘,彼此的印象还不错,所以谈起话来气氛很融洽。
“谢谢大帅在百忙之中能够见我,我叔叔在我来之前特地叮嘱我在见到大帅时向您问好。”李过上来先讲着客气话。这些年来李过随着李自成一起在边镇当兵,又一起举事起义,接触的形形色色的人多了,虽然年岁不大,他已逐渐的成熟了起来。
“上次一别又有些时日了,不知你们叔侄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张楚很想知道,象李自成这样的大英雄能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会不会和自己一样天天为活下去发愁。
“这些日子我们的情形很好,还是我叔叔有眼光,上次在您这里买的马起了大作用,我们用突袭的办法,乘地主庄堡中的义勇不备,快速的冲入庄内,占领了几个庄堡,缴获了不少的粮食和财物,我们用粮食招募参加起义的人员,现在队伍已扩大到数千人了。”李过说起获胜的事现在还很兴奋。
“好,太好了。义军又有了一支强大的力量。”张楚心想,英雄就是英雄,只要有机会就会成就一番事业的。
“我叔叔讲,上次见面时间仓促,没来得及与大帅深谈,这次特意让我向您请教一些问题。”李过将话转到正题上来。
“请教不敢当,有什么事我们可以共同分析一下。”张楚谦虚的说道。
“我叔叔想知道大帅您,对当前天下形势的看法,义军能不能推翻朱明王朝的统治,这社会到没到改朝换代的时候?”李过一张嘴就全是大话题。
“当今天下灾害连年,特别是山西、陕西两地,更是民不聊生,所以才有这么多的义军出现,朱明王朝官员腐败,皇帝无能,朝庭已到了摇摇欲坠之时,但最后改朝换代的却不会是义军。”张楚心中也是感叹后金的好运气,后金取代大明这中间存在了太多的偶然性,最后后金还是成功了。
“义军不会成功?”李过听到这话很是失望,他一直希望在义军中出现一个朱元璋式的人物,带着大家推翻朱明王朝的统制,完成又一次的改朝换代,社会又在历史的轮回之中向前发展而去,他们这些人没准还能够落得个封侯拜将,他这次到张楚这里来,李自成也暗中叮嘱要观察一下张楚的办事为人,看他是否能够成为带领义军的首领。可由于张楚实在太年青,和以往不太好的名声,李自成也不太看好张楚。
“中国人干事总要讲个天时、地利、人和,对义军来说朱明皇帝代表了王朝的正统,许多人还不认为他们会倒掉,连许多起义者的心中还有着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思想,所以天时不在义军的一边,地利更不用说了,义军所在的地区灾害连年,地无出产,没法养活大家,队伍流动作战无险可守。连个州县都守不住,何来的地利。人和你也看到了,现在的义军虽说是结盟,但却没有统一的领导,统一的行动,大家各自在自己的地盘上窜来窜去,所有的义军都是以抢夺地主的粮食,然后裹挟饥民的方式壮大自己,不但地主富户痛恨义军,连稍微有点儿资产的富户也不站在义军的一边。”
“那么朱明王朝不会亡了吗?”李过忍不住插话道。
“朱明王朝当然会灭亡,只不过这需要我们义军多做改变,首先就要严格自己队伍的纪律,不能做伤害百姓的事,对有钱人也要区别对待,争取更多的人支持我们。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尽量的向一些富庶地区发展,那里虽然官军和地主乡勇的势力强大,可也能够为义军提供更大的经济支持。这都是我们自己要做的。另外就是要看天意了,不能让后金夺了我们胜利的果实。”张楚将自己对当前形势的理解解释给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