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大明保安 > 第122部分

第122部分(1 / 2)

>目,正好借此机会向大家吹吹风。

老有所养是中国人追求了几千年的盛世情景,如果自己能赶上那就太好了,工匠们都欣喜异常。

看着对这些工头们的工作做的差不多了,张楚趁热打铁让工头们分头下去做工匠们的工作。许多工人们虽然还是半信半疑,但离了自己的家乡,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离开了大家活下去都是困难的。并且明朝严格的匠籍制度,使得工匠们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地方可去。即便是逃回官军那里,自己的身份会不会被承认还很难说。大家只好跟着保安军一起向中阳开进了,不管怎么说先有个吃饭的地方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工匠营中的工匠们很快就安静了下来,这些工匠早就被困苦的生活弄的麻木了,给义军干活还是给官府干活已没有了太大的差别,他们世代忠心服务的朝庭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可留恋的东西,倒是这个义军的首领给大家画了一个大大的饼,如果他所说的真能实现一二的话,工匠们觉得此生无憾了。

短暂的休息之后,工匠们在工头的带领下动身了,这次他们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直奔中阳,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

果断下令撤退的曹文诏带队跑出了一段距离,见保安军没有追过来,才停下了脚步。马匹不停的喘着粗气,马上的人盔歪甲斜狼狈不堪,带出来的两千人马现在只剩下了七八百人,而且许多人还有伤,更为凶险的是那些被火枪所伤的人,铅弹还留在体内,如果接近要害部位不能取出来的话,接下来的化脓感染会要了其中大多数人的命,只能靠自己硬挺,看能不能熬过这个险关,这队人马真正的算废了。曹文诏小心爱护的关宁老兵在与保安军一次交锋中就损失了这么多,曹文诏后悔莫及,自己怎么就没吸取教训上来就与保安军硬拼呢。

曹文诏派出探马查明保安军退入了山谷并筑起了防线,知道追回工匠营已不可能,只好带着残兵无奈退走,回太原向洪承畴复命。

洪承畴听到曹文诏败退回来的消息急忙迎了出来,当看到曹文诏队伍的惨状时他整个人都呆住了。

曹文诏所带领的关宁铁骑是官军中一等一的强军,曾经在与流贼作战中几千人在上万人的流贼队伍中出入自如,杀的流贼个个胆寒,在山西、陕西剿贼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大的损失,这次只一战就变成了这样。

曹文诏看着洪承畴满脸的惭愧,不知从何说起是好。

洪承畴知道这不是责备人的时候,命人将伤员带下去休息治疗,和曹文诏一起来到内堂,他要详细的了解一下战斗的情况。

“流贼有多少人马?”这是洪承畴最关心的,能够一下子消灭上千官军骑兵的流贼肯定不在少数,这么多的流贼又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了。

“流贼有一大队乘战车的步兵,应该有一千多人,还有就是大概三千多人的骑兵。”曹文诏久经战阵,对敌情的判断还是很准确的。

“什么?贼人只有三四千人。”洪承畴大吃一惊,流贼的战斗力增长竟然如此之快,如果山西的流贼都这样,官军就没有了取胜的机会。

“确实如此。”曹文诏将整个战斗的经过详细的讲了一遍。

洪承畴听到战斗过程感到心惊胆战。又是保安军,火器,还是火器。给官军造成巨大伤害的还是火器。保安军看来是深知这火器的厉害,才会大老远的跑来将官军好不容易召集起来的工匠全都抢走了。

想到工匠,洪承畴更是恼火,这数万人的工匠怎么说走就走,让保安军赶羊一般赶了数百里地,乖乖的进了保安军的地盘。这里边一定有问题,特别是那个带队的中军官曹迁就没有做一点儿的反抗?

洪承畴决定要先查查曹迁这个人。

第二百八十五章 加入保安军的理由

洪承畴总感到数万人的工匠营就这么跟着流贼走了很是不可思议,这其中肯定出了什么问题。特别是那个负责管理工匠营的中军官曹迁更为可疑,至少他在这件事上是失职的,不但没能阻止,连一点儿消息都没有传出来。

洪承畴下令查一查曹迁的底细。这一查还真查出了问题。曹迁的家人已在几天前全家搬走不知所终。

洪承畴听到这消息暴跳如雷,压了多日的火气终于爆发了出来。曹迁是他比较信任的亲信,这样的人竟然全家投贼,洪承畴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可事实摆在那里,没有里应外合工匠们怎么会这么顺利的跟着保安军的人走了,滑投贼曹迁的家人为什么不见。

在洪承畴的严令下又仔细的查找了一番,根据汇总上来的线索曹迁的家人可能全都赶往中阳去了。洪承畴不得不面对现实,从皇帝那里好不容易要来的工匠没了,这怎么也得给皇帝一个交待,洪承畴只能写奏折向皇帝奏明情况。中军官曹迁与贼人相互勾结,将驻扎在太原城外的工匠悉数拐走,曹文诏虽奋力追赶也没能将工匠们追回来。

工匠是不敢再要了,只好皇帝不生气就不错了。崇祯皇帝接到洪承畴的奏折不可能不生气,作为大明王朝的主宰崇祯觉得自己万事不顺,手下的大臣一个比一个愚蠢,什么事情都办不好。洪承畴在这些大臣中还算是能办事的,可在自己瞍底下的工匠都看不住,大活人还可以被人拐走了。不过丢了千八百户的匠人也不算什么大事。崇祯皇帝只是下旨将洪承畴斥责了一番,并命令他缉拿叛徒曹迁,抓到之后一定严惩不怠。

京城中的大臣很高兴的看到了洪承畴的笑话,不过也没什么人有心情落进下石,有人甚至暗地里猜测是不是洪承畴为了甩掉老弱工匠这个包袱故意没有阻拦他们投贼,这件事也就这样过去了。

洪承畴手下的将领们不久也得到了圣旨的内容,大家都有些心寒,这总督大人明显的用曹迁作了替罪羊,将一切责任都推到了曹迁的身上。一些议论传到洪承畴的耳中,洪承畴却没办法解释,这次真的不是在找替罪羊,曹迁确实是举家都投奔了贼人占领的地区。

不久之后在中阳的曹迁看到了朝庭将他作为叛徒追查的决定。曹迁由于对保安军的命令十分配合,在到达中阳之后就被释放了,而且还见到了被保安军连蒙带骗弄到中阳的家人。曹迁心中暗中叫苦,这还不如把他杀了呢,落得个为国捐躯,家人不会受到连累,这下好了连家人都跟着被朝庭通缉了。不过这也只是想想真掉脑袋的事谁也不会干,还是活着比死了要强。

曹迁在中阳游荡了几天之后不得不去求见张楚,离开中阳回到太原肯定是死路一条,官军中找替罪羊的手法曹迁比谁都明白。可在中阳要生活下去也并非易事,张楚这些年来一直奉行不让一个人折吃饭的政策,要想有饭吃就得工作。曹迁在街上转了一圈没有发现有适合自己的工作。

曹迁发现自己在军队中干习惯了,一旦离开军队干什么都不适应。思考良久,曹迁一狠心既然已到这这种地步回头是不可能的了。那就一条路走到黑好了。于是他来求见张楚要求加入保安军。

对于有人要为自己干活,张楚当然不会拒绝,在中阳的衙门内张楚接见了曹迁。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