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望着李良钦的背影,秦厉百感交集。真是个高人呐!能认下李良钦做师父,说来这又是我秦厉的一个大运气呐!看来唐伯虎那鸿运玉石真是管用呐!
“秦大人请吧!”走了李良钦那位大爷,于大头心里很是欢喜。此时急忙上前对秦厉谄媚道。
秦厉冷冷看了一下李博和于大头,说道,“你们二人换下两名轿夫,本大人这便上轿了!”
说罢,掀开轿帘,四平八稳的坐在了轿中。
李博低着头,缓缓和众人抬起了轿子。
八抬大轿“吱呀吱呀”的慢慢出了监狱,行到了江都县城的街上。
县丞大人亲自抬轿,江都的老百姓自然充满好奇,都竞相过来观看。秦厉将轿帘高高挽起,翘着二郎腿一副悠然自得的坐在轿中,此时他的那份得意简直无法形容。
大丈夫行事就要仇怨分明,有仇必报。今日让李博为自己抬轿,临进监狱时候受到的羞辱,以及这些天来在监狱种所受的各种洋罪顿时一扫而空。
百姓的小声议论之声不时传入秦厉耳中。大家几乎都是对李博的幸灾乐祸,“恶人自有恶人磨呐!没想到还真有能制服李博的人!解气,这回真是解气呐!”
众百姓争相打听到轿中人乃是扬州秦厉时,对秦厉却是充满了崇敬。他们都知道秦厉虽然官儿不大,但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专门为老百姓做事,专治各种不服呐!
县丞李博为秦厉抬轿的消息在整个江都县成了头条新闻,一时间街头巷尾,八卦好事者所说的都是这件事情。
消息很快传进江都县衙里面坐着的扬州知府蒋瑶和知县郑运林耳朵里。郑运林虽对李博私自抓秦厉进大牢很是不满,但此时听说秦厉竟然这般刁难李博,当即气的怒火三千丈。
也难怪了,谁都知道李博和他关系很好,秦厉如此欺负李博,那不是在打他郑运林的脸吗?有蒋瑶在场,郑运林不好发作,但却暗暗下定决心,有一天一定要搬倒秦厉,让秦厉为今日之举付出百倍的代价。
蒋瑶听到这个消息,也是被秦厉气的哭笑不得。这秦厉真是得理不饶人呐!行!本官就等着看他在江都县学能闹出多大的动静,哼!不怕今天闹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他若不能将江都县学办好,本官到时候绝不容他。
秦厉坐着八抬大轿志得意满的转遍了江都县城,这才幽幽说道,“李大人,本官看你也是累的不轻了。说来你我都是江都官员,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本官也不想过多难为你,就请你把本官送到县学了事吧!”
到了现在李博是什么也不说了,秦厉是叫他干啥他便干啥。今天反正是颜面都丢尽了,他只是心里发狠,这场子一定要尽快找回来。
八抬大轿进了县学,县学中的差人们见到这般光景,无不啧啧暗叹。
嘱托龙德友更是心中欢喜,对秦厉佩服的五体投地。牛人就是牛人,以后不跟着秦厉这样的牛人干,那不成地道的傻子了么?
林嫣儿早已听说秦厉出狱了,此时她站在厅堂门口,翘首以盼。看着相公威风八面的真的坐着八抬轿子安然回来了,一双剪水双眸早已欣喜的噙满了泪花。
八抬大轿还未落下,县衙里的差官便到了,高声叫道,“秦大人,监察御史大人到了江都县,这会儿正等着见您呢。”
第一百零九章刀阵
秦厉从轿中下来,挺胸抬头,只是在监狱中十来天的功夫,秦厉便行步虎虎生风,身体结实了不少。此时听说监察御史到了江都县要见自己,到了现在他还不知道他要的那十万两银子到了,他顿时一头雾水,好生纳闷。
还是县学嘱托龙德友瞧出了端异,他急忙上前把监察御史是给秦厉送来十万两银子的事情详细说了。
直到此时,秦厉才慌忙大悟。怪不得李博甘愿受辱也要把自己从监狱中放出来,呵呵!原来是他怕了!怕了那监察御史大人。
想到这里,秦厉朝李博冷冷一笑,嘴角微微扬起,一副轻蔑不屑之态表露无遗。
戏谑羞辱李博终归是小事,说来县丞李博在秦厉眼里根本就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人物。自始至终秦厉就没把他放在眼里。
见到御史大人,领到那十万两银子抓紧修建县学,让县学尽快步入正轨才是最大的事。秦厉来不及和林嫣儿一叙这些天来的相思之苦,匆匆进屋,换衣梳洗,穿上正七品县学教谕的官服,领着龙德友,两人快步出了县学,直奔江都县衙。
正是黄昏时分,缕缕夕阳将整个江都县染成了金黄色。小县城沉浸在一片祥和安宁中。
刚刚步入县衙公堂,就听里面声声“威武”不觉于耳。秦厉就是一愣,咋的?这御史这是要干什么?在县衙的公堂上召见自己也就罢了,怎么还整的跟升堂问案似的?
心下奇怪,但脚下却没有丝毫放松,大步踏入公堂。
说来秦厉不止一次见过县衙的公堂,升堂问案的场景也是见过不少。可眼前景象却是让他更加纳闷。
按理说公堂两边站立的应该是县衙的差役,可今日却是大不相同。公堂两侧依次站立着上百名军士,那些军士盔甲鲜明,手中持着明晃晃耀人眼目的弯刀。
军士们的表情肃穆,手中弯刀高高举起,左右两边互相交叉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的“人”字形。
这样的场景在大明秦厉还是第一次见到,说来在后世看电影电视剧的时候倒是见过不少次。这是明显的刀阵啊!
乖乖隆地咚!这是要干什么?这是给我秦厉送银子来了?还是吓唬震慑我秦厉来了?
秦厉更加纳闷,忍不住抬头朝公堂上看去。
公堂书案后面一个年约四十,面色黝黑,表情分外凝重的汉子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很有几分威风。
在他左面坐着的是扬州知府蒋瑶,右面则是扬州府衙的同知刘天民,下面坐着的才是江都知县郑运林。
不用问了,那黝黑汉子定然是那监察御史无疑。
秦厉正在疑惑不解之际,就听一个洪钟般异常清脆,但却充满威严的声音响起,“秦厉,本官乃朝廷监察御史王元正,奉朝廷之命给你送银子来了。不过本官想问问你,你向朝廷索要纹银十万两所谓何故?”
何故?我给皇帝上的书信中不是写的明明白白吗?你这御史竟还问我,这不是脱裤子放屁——找费事么?
心下虽然这样想,但脸上却一点没表现出来。穿越大明都快有一年了,秦厉早就知道监察御史是个什么样的官儿了。虽然官位不高,但权力却是很大,“代天子巡狩”在一定程度上他就能代表当今皇帝行使职权,乃是真正的钦差大臣。
秦厉不敢迟疑,高声回话道,“下官身为江都县学教谕就要为县学着想,今日的江都县学房倒屋塌,屋舍破旧,已不能称其为县学,根本无法招收江都县的生员了。
下官乃皇帝钦命的官员,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下官想干好县学的教谕,为我大明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是以最先应该做的就是修建县学。
御史大人,这便是下官朝朝廷索要十万两银子的原因。”
秦厉虽然刚刚十六岁,但此时说出话来却是堂音十足,铿锵有力。跟着李良钦学习了十几天的神奇武艺,秦厉的精气神明显高涨了很多。
王元正听了,脸上仍然是古井无波,分外威严,他又说道,“既如此说,你秦厉要钱完全是为了大明,为了百姓了?”
“正是!”秦厉慨然而答,不卑不亢,正气凛然。
“好!说得好!本官很愿意相信你的话,但你要给本官一个相信你的理由。秦厉,你眼前乃是一百名银刀武士,他们都是本官从京城带来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