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凝之又给了脑袋一巴掌:“我打死你个小兔崽子!色噶这个词什么意思你懂吗?这能随便用吗?”
丁三儿抱头鼠窜:“我这还不都是跟你学的,这什么禽兽语说出来怪怪的,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啊!”
陈凝之追着打:“你丫还敢犟嘴?八格牙路,今天打到你冒烟儿也不拉倒!”
“冒烟儿了,我嗓子真的要冒烟儿了!”
厨房里传来陈凝之的大喊声。本来今天他想表现一把,在众位老婆面前信誓旦旦地说要亲手做饭给大家,没想到这个时代的小土灶儿实在是不怎么好用,再加上没有抽油烟机,熏得他嗓子就像是被火烧着一般。
一旁烧锅的丁三儿沙哑着嗓子说道:“得了吧少爷,起码你还能喊出来,我现在说话都难受!”
“就是,这些菜真是难以下咽。冰至,你在厨房捣鼓半天,就弄了这些东西出来?”
陈凝之面对莲依的诘问,一脸丧气:“首先这个土灶儿用不惯,再加上我想要的作料都没有,你让我怎么做啊?下次做饭这种丝毫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就别再找我了!”
公主说道:“那什么才是有技术含量的活儿?这次做饭还不是你自己要去的?”
陈凝之神秘的笑了笑,叫道:“丁三儿,把咱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拿出来给夫人们观摩观摩!”
“Yes;sir!”
丁三儿呈上来一个黑黝黝的铁管子,公主接过来瞅了瞅:”这是什么东西?说是笛子吧它没眼儿,擀面杖吧它是空心儿的,怎么使用?”
陈凝之黑着脸说道:“这是望远镜,造价很高的,从波斯商人那里才能买到这种玻璃,精心打磨而成。你放在眼睛前面,可以看到很远处的景色。”
公主走到门口望了望:“是吗?那我怎么看不到?”
陈凝之无奈地过去帮她矫正:“你拿倒了,而且这里面还有个小管子可以抽出来的,能够根据需要调整焦距。”
陈凝之一边说一边手把手地教她,公主终于会用了,兴奋得大叫起来:“你们都过来看看,真的很神奇哎!”
“啊,我看看我看看!”众女好奇心被勾起,一时间全都涌了过来,争着抢着要看。
红玉说道:“我听说这种透明的玻璃很贵的,你花这么大的价钱,就为了一饱眼福?”
陈凝之笑道:“还是红玉聪明,一下子就问到了关键之处!你们想,要是上阵领兵打仗的将军手里有了这个东西,结果会怎么样?”
大衍公主大喜,叫道:“我这就进宫给父皇看看!”
“站住!”陈凝之吼道,看到公主有发怒的征兆,赶紧换了语气,“公主小宝贝儿,也不急在这一时啊,明日早朝我带过去不就行了。”
“不行,说不行就是不行!”众女倒是众口一词,“我们身上那个来了,你去找常婉莹那丫头睡觉吧。”
陈凝之大为郁闷,心道怎么这几位一起来了大姨妈,这不是坑爹吗?仔细一想,恍然大悟。原来这几位在自己出门在外的时候,为了能在一起玩耍消磨时间,全都住在了一起,这样昼夜24小时在一起,雌激素互相影响,大姨妈倒是渐趋一致了。失败,失败中的失败!为什么别的小说中主人公向来都是大被同眠,换了自己就这么悲剧呢?陈凝之只能搂着常婉莹走了,心里想着明天说什么也得说服她们每人一间房子,避免今日的这种尴尬。
次日早朝,陈凝之出班道:“启禀皇上,微臣要献宝于圣上!”
朱元璋有了兴趣:“什么宝物,呈上来给朕看看!”
陈凝之将望远镜呈上去,详细说了使用之法。朱元璋看了一眼,凭他的精明,立刻想到了此物的用处:“好,好,好!”朱元璋连说了三个好字,吩咐陈凝之道:“你赶紧命人再造出一批来,不管代价几何,朕都要你速速办来。呵呵,我大明军中若是装备了此等宝物,何异于增加了千军万马!”
黄子澄出班说道:“陈驸马献此宝物,实在是我大明之福。微臣还有一事,不知陈驸马对胡惟庸一案可有了动作了吗?”
陈凝之心道这会儿大家都正在兴头上,你这家伙没事提这茬儿干啥呀!陈凝之正想着怎么回答他,朱元璋已经发话了:“陈凝之办事得力,已经于昨日下午审理清楚了。胡惟庸对自己谋反一事供认不讳,还供出了许多参与谋反的同党,朕现在看到有这么多人都是胡党,很是后怕呀!”
陈凝之心道我没从胡惟庸那里拿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呀,什么时候供认不讳了呢?没想到朱元璋命李公公拿出了一大叠案宗,李公公说道:“这些都是老奴昨日陪同陈驸马审理胡惟庸的结果,此案牵连甚广,人数多达上百人,朝中大臣多有参与者,目前都已经被控制。圣上?”
朱元璋点头道:“嗯,这次事情,陈凝之办得很好,雷厉风行,不等打草惊蛇就已经连夜将诸多叛党逆臣抓了起来,朕能有如此股肱之臣,很是欣慰!李清,读下圣旨吧!”
陈凝之终于又一次后知后觉地知道了这次自己又是一件武器,被朱元璋再一次利用了。所谓的昨日李公公陪同审理胡惟庸都只是个掩人耳目的借口罢了,这些案宗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的。自己昨夜搂着常婉莹睡了一觉,今天就有这么一大件功劳落在身上,也不知是福还是祸?陈凝之嘴里苦涩,却是不能说什么。说出来,有没有人相信不说,估计一顿毒打免不了了。
李公公高声宣读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这就是明确废除了延续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了,胡惟庸有幸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青史留名,只是不知是好名还是恶名?
朱元璋将陈凝之“审理”的案宗公布于众,称之曰昭示奸党录》,除掉所谓的谋反奸党多达一万多人,这些都是后话了。
陈凝之浑浑噩噩地走出奉天殿,随声附和着一旁连声恭喜他的朝中大臣们,心里面很乱很乱。朱元璋如此行径,很是让人心寒。自己一直以为他想要除去的是胡惟庸,顶多再牵连几个人,谁料到朱元璋所图甚大,他要除却的,是丞相制度!从此朱元璋大权独揽,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统治。
“陈驸马,胡惟庸在狱中吐血而亡,这是他留给你的。”刘管事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交给陈凝之一团带血的白布,看起来是胡惟庸从自己身上扯下来的。
陈凝之接过来打开一看,大叫一声扔在地上,没命地跑回了驸马府。刘管事低头一看,那块布上面用鲜血一丝不苟地写下了一行大字:“陈凝之背信弃义,断子绝孙!”
第一百三十二章 她们都是死人
更新时间2012…4…17 9:45:29 字数:2851
陈凝之独自一人关在书房,谁也不见,浑身都在发着抖。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他从来没有这么害怕过,哪怕是面对死亡。但是这次,见到胡惟庸用鲜血写就的诅咒之语的时候,他怕了。是的,他真的怕了。那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恐惧,原来自己并不是不怕,而是一直把自己当做这个世界上一个至高无上的特殊存在,好似一种屈原所说的“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逍遥。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自己看起来的潇洒不羁,其实只是对这个世界的不认同,并没有真正的融入到这个也不知道是什么异界空间里的大明朝。
胡惟庸这个人,让他感觉到比陈友谅更令自己费解。一开始,胡惟庸拉拢自己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