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娟知道再说下去,也无济于事,索性停住了说话,起身,拉着行李箱准备奔赴航站楼。
张如铁走了上来,夺过了潘娟手中的拉杆箱,拉在自己的手上,显得一副很绅士的样子,他举得,他可以看起来也粗野,但人一定是很精细的,一定可以关心到周围人的生活。
潘娟感受到了。
两人上了飞机,这还是潘娟头一次坐飞机,她显得有些不适应,耳朵里有些嗡嗡嗡在响,张如铁在旁边跟他说了很多的笑话,才把她哄开心,耳鸣声也渐渐变小了许多。
两个钟头后,飞机在长沙机场停了下来,两人下了飞机,在快餐店简单地吃了些东西后,便开始准备搭乘班车回湘西,到湘西的时候,已是晚上八点,两人在县城开了两间房间住了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本来张如铁还要执意送潘娟到家,但潘娟死活不肯,于是张如铁只好搭乘火车会黔东老家了,潘娟也在县城把这次分红的钱存进了自己的账户了里,带了少部分现金回家。
绿皮火车轰隆隆疾驰,在穿越了一个又一个山洞之后,熟悉的舞阳河谷再次映入眼帘,终于回到黔东老家了,舞阳河风阵阵,秋意正浓,沿河两岸的父老乡亲正从河里收获着一年最丰盛的鱼货。
张如铁走在回家的路上,就看到乡亲们从河里肩挑担扛着许多活蹦乱跳的鲜鱼,更有令人震惊的,有两个乡亲两人抬着一条大鲤鱼,看上去足有一百来斤。
几年常出门在外,每次在家也没待上几天的张如铁,回到家里,见到家人,又是买了不少的东西,还给父母手里塞了足足不下一年半载足用的零花钱。
老哥张如松愈发地长得像父亲,也是一脸朴实憨笑,弟弟跟自己一样滑头,已经到了上初中的年龄,老爹老妈难得见老二张如铁回来,晚上又是做了满满一桌。
酸汤鱼,爆炒鱼干,秋季时令的蔬菜,还有自己刚从县城带回来的五花肉,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笑声也传到了很远的地方。
第118章 拍卖会( 上)
一周后。
香港,佳士得拍卖现场,人头攒动,能容纳300人的拍卖会竞标席位显得座无虚席,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在一起,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都闪烁期间,显得异常热闹。
竞拍席上,王馆长坐在居中的位置,身后是翻译,不远处,兰心一身职业装,白手套戴着,正坐在鉴定席上,身旁还跟着一位年龄要长的多的长者。
拍卖席后,是记者跟其他人,很显然,这次佳士得秋拍十分惹眼,竞拍还没有正式开始,已经聚集了几十家媒体,连过道上,走廊里,也都是前来跟踪采访记录的各路记者。
跟着媒体混在一起的,还有几位观众,很显然,他们不是来竞拍的,靠角落里,三个人双目有神,一直盯着台上看,当中一个个头很高,一脸络腮胡,另外一个,又矮又胖,嘴里粗气直冒;左边是一个中年人,看上去显得有些拘谨。
正是张如铁跟刘东还有张义满。
很显然,这次拍卖会现场王馆长分量很重,拍卖席最重要的位置留给了他,今天要拍卖的,正是王馆长呈报的十六件藏品。这些藏品,已经经过收藏鉴定认证,毫无例外,十六件都通过鉴定,全都到了竞拍环节。
拍卖即将开始,台上王馆长正襟危坐,不远处兰心面带微笑,只有墙角张如铁三人双手都捏得老紧,个个额头上都渗出了一层汗珠。
“怎么还不开始,急死人了?”
刘东显得有些不耐烦。
“别着急,还差几分钟,主持人还没到,主持人到就开始了。”
张如铁一边盯着自己手上刚买的劳力士,一边说道。
看新闻报道的时候,张如铁已经知道,今天来当主持的是一位香港首屈一指的拍卖师,他的名字叫秦朗。
正当三个人还在嘀咕的时候,场间突然就安静了下来,接着是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身旁一位记者说道;“秦朗老师来了,好戏就要开始咯,兄弟们,准备开动机器。”
刚说完,一旁的长枪短炮,单反摄像机,已经全部开动,更有镁光灯忽闪忽闪,场间瞬间仿佛成了一场明星见面会。
秦朗穿着一件白衬衫,衣领前扎着一个领结,下身穿的是一条背带裤,看上去倒有一股子严肃下透着半分俏皮,他走路节奏有些快,皮鞋踩在木质地板上的声音十分清脆,不一会儿就走上了拍卖台。
随着秦朗走上拍卖台,所有周围各种肤色的人们都停止了说话,都静静地看着台上,准备迎接拍卖会的开始。
秦朗职业性的微笑了一下,拉了拉肩上的背带,举起锤子,重重敲了一下。
砰!
拍卖开始了。
这是拍卖会的第三天,也是最耀眼,最集中的一次展品拍卖,一次拍卖十六件藏品,且藏品都出自一人之手,很显然,这在佳士得拍卖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所以,拍卖师才会请到秦朗。
秦朗,名嘴,明眼。以一张妙语连珠的嘴巴跟一双慧眼识珠的眼睛出名,在他主持的拍卖会上,往往都是能够最大程度地煽动买家的情绪,买家买到东西后也是十足地佩服他十足的眼光。
不是真货,不是上乘的藏品,秦朗一概不接,能请到秦朗做拍卖师,可见这次拍卖会盛况空前。
“今天这场拍卖会,是佳士得有史以来第一次邀请到一位卖家,藏品达到十六件,而且每一件都堪称绝品,下面,我们欢迎来自大陆的王先生。”
秦朗十分娴熟地夸赞起王馆长来,王馆长也配合地站了起来,跟台下300席位上的买家挥手致意。
“今天王先生带来的十六件藏品,每一件都经过我们专业的鉴定专家组专门鉴定过,保证是货真价实的展品,另外,我们还请了陈家大小姐做今天的鉴定顾问,拍卖结束后有什么关于古董鉴定方面的问题,可以请我们的兰心小姐给大家一一解答。”
秦朗将手指向了兰心的方向,兰心跟那位看上去上了年纪的助理跟大家挥了挥手。
“她就是收藏大家陈家的大小姐,听说八岁开始鉴宝,十六岁就已经**出师了,在她眼皮底下没有看不准的东西。”
买家座位上,一位中年人说道。
“既然陈家大小姐都到场了,我倒要看看,等会我倒要拍一件回去,好好让陈小姐给我瞧瞧。”
说这话的是个肥头大耳的家伙,一看就是个暴发户,只见他手里拿着一沓标牌,显然今天筹码押的不低。
“好,介绍完了我们的卖家跟我们鉴定顾问,下面,我们就要正式开始今天的拍卖了。”
说完,秦朗又是一锤敲出。
“都说拍卖拍卖,那是一锤子买卖,今天,有我秦朗在这里,就让这一锤子买卖,你做得也绝对拍的,好,闲话不多说,下面就开始我们的拍卖。”
秦朗妙语连珠,台下哄堂一片,不过,眼睛却一直紧紧盯着十六个被盖起来的展品位置。
“一号展品,汉白玉手执玉笏一枚,起拍价:10万。”
场间安静得能听到针的声音,秦朗的声音准确无误地传向了台下300人。
台下人纷纷举牌,张如铁在后面看的清清楚楚,这帮300人的买家团队,看样子都是有备而来,说道一枚玉笏起拍10万,几乎一半的人都举起了牌子,有出十万的,有出十五万的,场间一时间变得很是热闹。
“好,席间有两位先生跟一位女士已经出价到了十六万,现在拍卖最高价是十六万,还有没有更高的。”
刚说完,有几个人把牌子收了回去,其余人,接着重新把举起了牌子。
“十七万,这边这位先生是十七万。”
秦朗一扫而过说道。
刚说完,右边的中年女人又重新举起了筹码。
“十八万,这位女士出到了十八万。”
秦朗话刚说完,一连再有三四个人举起了手里的牌子。
“二十万,现在有四位男士出的是一样的数字,二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