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子就好好休息,想吃什么就吩咐我去做。”
杏儿鼻子一酸,差点流眼泪,幸好她知道王磊是军伍出身,一般不喜欢别人哭哭兮兮的,连忙道:“哥哥,奴家想跟哥哥商量一件事。”
“妹子,要做什么事,尽管吩咐我去做就行了。”王磊拍了拍胸口:“今日的王磊,大事做不成,小事难不倒。”
“就会胡扯。”杏儿做了一个鬼脸,笑了笑道:“如今哥哥的事越来越忙了,奴家想让爹爹过来,一来爹爹在山里一个人也蛮孤独了,二来奴家这个样子也需要有人帮忙料理。”
“哎呀。”王磊狠狠的拍了拍头,懊悔道:“你看哥哥这人的记性,原本想等着买了大房子才接爹爹过来,却一直忙昏了头。”
“得,哥哥明天马上去接爹爹过来,不过妹妹现在的身体,哥哥又不放心。”
“哥哥,这怨不得你,平**也忙得很,”杏儿低头道:“只是奴家现在过上了好日子,总不忍心让爹爹留在山里。”
“嗯,别伤心。”王磊轻轻搂了搂杏儿,道:“放心,哥哥明天保管给妹子把爹爹接过来。”
“妹子你也知道哥哥是孑然一人,有爹爹在,哥哥做事也放心,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
杏儿笑了笑,脸上充斥了一种叫做幸福的情怀。
等服侍好杏儿,王磊又被赶了出门,王磊也不想跑其他地方,就到广场里等着,想不到刚到了广场,就拉上了一个客人。
这人应该是象山大学的先生,脸色有点发黑,王磊小心问道:“这位客官,明天又是礼拜六了。”
“嗯。”这人心有所思,并不想说话,王磊也不再问了,闷着头把人拉到象山大学门口,却发现一大堆人围在广场,有几个人在广场的高台上抑扬顿挫大声说话。
客人下了车,王磊也没事,就想歇歇腿,听到有人在大声骂朝廷,说鞑子攻打两淮都将近两个月,朝廷东拼西凑的才派出了三万援兵,而且才发了三十万两银子的饷银。
“贾贼去年在院子修了一栋小亭,小亭子用云南的柚木,用景德的琉璃,用京城白老爷子的工匠,整整用了五十万两银子才完工。”
“如今,三万援兵,竟然才发了三十万两银子。难道将士们的性命就只值十两银子吗?”说话的人像是有点名声,说话很流利,听得王磊亦有几分愤怒:“鞑子数十万大军征两淮,三万将士不过是鞑子十分一,这又能起什么作用。”
“诸位同学,”另外又有一人大声说话:“朝廷有朝廷的苦衷,鞑子围攻襄樊数年,所花费银子何止千万,又有利州路、广西路等地天灾,朝廷入不敷出。”
“朝廷上的相公,除了贾似道老贼外,毕竟还有张世杰、孙师勇、汪立信等忠义之士,我等总不能一竿子打到一批人。”
“远的不说,近的就有扬州的李庭芝李大人,咱们江陵的张大人,这都是一等一为民的好官。”那人大声道:“咱大宋,只要有这些人在,大宋就不会亡,至于贾似道等老贼。”
“在下不怕惹恼天庭,他活不长了。”
“如今鞑子攻击两淮,我等应当商榷对策,而不应该死死追究一个人,这就未免有点本末倒置了。”
王磊听了一会,多是些激愤之言,暗中摇了摇头,看了看时间,回到葛氏裁缝店,把葛娘子接上,然后在官府衙门等了一会,接上赵大人,然后一起去了作坊。
等把赵莹送回衙门,然后到黄家酒馆叫了几样好菜,又是挂念家里的杏儿,急急忙忙往回赶。
“爹爹?你、你怎么来了。”王磊眼睛很好,路上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穿得有点寒酸,竟然就是他婆娘的爹爹胡老头。
胡老头人老了,再加上王磊又长胖了不少,脸色也好了很多,身上有穿得光鲜,一下子没认出。直到王磊又叫了他一声,胡老头才醒过来。
“你是王小哥?”胡老头不敢相认,毕竟现在的王磊,也算是富贵一族,身上穿得衣服也有些光鲜,又是特制的好马车。
“爹爹,正是小婿。”王磊下车扶住胡老头:“爹爹怎么过来了?妹子她今日还让小婿明天要接你到江陵呢?”
胡老头看到王磊的脚,终于相信这个完全不同的车把子就是他的女婿,不由有点热泪满眶:“杏儿他三弟胡同,前段时间来信,让老夫到均州小住一段时间,老头赶到均州时他却去了其他地方。”
“老头在均州又等了两个月,也不见胡同回来,心里到底惦记这杏儿,于是摸着路过来,幸好一路也算是平安,总算是找到你们了。”
“爹爹,都怪孩儿没心肝。”王磊懊悔说道:“来了江陵后,忙得不可开交,心里总想着买了大房子,好让爹爹来过好日子,这一拖就拖到现在。”
“孩儿、孩儿实在是没心肝啊。”
“好女婿,千万不要这样说,看到你们能够安安分分好好生活,老头就非常满意了,不知道杏儿、杏儿现在怎样了?”
“妹子怀了孩子,正想顺便给爹爹报喜呢?”王磊难得一次难为情。
“那就是说、就是说老头要报孙子了。”胡老头颇为激动。
王磊又驱车到黄家酒馆,又要了几样好菜,最后把胡老头拉回家里,杏儿见了胡老头,自然又是哭笑了一场。
服侍杏儿入睡后,王磊将就着酒菜,跟胡老头喝了些小酒,胡老头虽然不好酒,但难道自己的女婿把自己当爹爹看待,又看到他们生活得颇为安逸,有滋有味,也顺着王磊喝了不少,最后带着酒意,说道:“这天下,如果天天能够让老头过上这样的太平日子,那该多少好啊。”。。。
全文字无错txt手打,【。。】==
第六十七章 扬州慢(13)
( )第六十七章扬州慢(13)
阿里海牙是大元朝的功臣,是老臣,忽必烈还没登上汗位时就跟在他身边,资格当然要比伯颜要老得多,然而伯颜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光芒一下子覆盖了大元朝所有的老臣。~
阿里海牙倒也没什么不忿,至少没有当年被刘整抢功时那种愤怒,毕竟伯颜的本领那是放在眼前,北方之事他自认为不是那帮疯子的对手,然而伯颜却能轻松全胜而归。
所以接到大汗吩咐,让自己南下蓬莱听从伯颜的命令,阿里海牙倒没有一点反感,甚至还有几分幸运,要知道伯颜注定了要平定南方,自己若能够跟在他身后,想必这大功是跑不掉的了。
然而,自己在蓬莱港等了将近十天,别说丞相伯颜,就连一个影子也没有,蓬莱港也就那么几个人,阿里海牙每天跑一天港口,都把这些人认识透了。
阿里海牙虽然有几分不甘,但是自己也不知道伯颜在什么地方,只有乖乖的等下去,顺便增加一些补给,反正董家的东西,不要白不要。
幸运的是,张青青这几天竟然难得安静,不但躲在房间不出门,就连吃饭也要侍卫送到房间,阿里海牙几次来到她房前想敲门进去,但是都临阵退缩。
谁知道这个野蛮的丫头会闹出什么事?事不寻常反为妖,阿里海里竟然有几分忐忑不安。不过张青青既然不出来闹事,自己也乐得片刻的安宁。
蓬莱港口是山东一个大港口,原本有一支约莫百艘战船的舰队,只是董家没有把这支船队放在眼里,逐渐成了荒芜,十几年过来,只有一些小船维持原来水军的生计而已。
蓬莱虽是大港,只是董家军不善于经营,阿里海牙靠岸后,等了数天还没等到补充的物质,幸好南下时已补充了大部分,要是等他们过来补充,不知等到何年何月。
不过让阿里海牙安心的是,董家对阿里海牙的到来给予了绝对的重视,董文忠亲自率领一个万户前来拜访阿里海牙,想把阿里海牙接到益都府甚至济南府好好接待,只是阿里海牙有事不能离开蓬莱,董文忠也只好留在蓬莱,等这尊大佛离开,免得这尊大佛在自己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