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存的丞相合丹的亲兵,把合丹死亡的消失告诉了宴彻儿,宴彻儿虽不是大才,但也不愿意看到二十万大军由此解散,于是找到宋都带三人,却是没想到他们三人竟然打算退兵,要知道大军为了到达济宁伤亡了多少人,这实在是让宴彻儿感到愤怒。
宴彻儿毕竟是正儿八经的蒙古人,蒙古骑兵的尊严使得他不愿意就这样放弃离开,看着三人带着恶意的眼神,宴彻儿一字一顿说道:“合丹丞相为了大元朝的尊严而死,我等受丞相之恩重,理应为丞相报仇、为大元朝立功建业,如此灰溜溜返回汴梁,置我军威严何在。”
都什么时候了,还说什么威严,能够活下来已是天大的恩赐,宴彻儿回来时没有尝到宋军火炮的威力,自然认为是宋都带三人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败而夸大其词。
张荣实是一个急性子,他向来对蒙古将领不服,合丹已经死了,却是没有人制衡于他,张荣实直着脖子,大声道:“万夫长此言有理,然而适才万夫长不在,却是不知道宋军的厉害,那无尽的火炮从天而降,宋军骑兵那亡命的杀戮、精锐的武备、威力巨大的火药、再加上厚实的盔甲。”
“这场战争继续下去,只能造成我军无谓的伤亡罢了,我大军几乎全是步卒,还不如退回汴梁,等候朝廷接应。”
“我等并非畏战,不过是为朝廷保存实力,待得朝廷派出援兵,我等自然尽心效力,为朝廷进忠尽孝。”
别以为张荣实身材高大,性格鲁莽,但能够在汉军中当上一方统领的人物,哪个就好欺负了,张荣实这番话说得有理有节,硬是愣得宴彻儿不知道该怎样开口。
“丞相不在了,我说不行就是不行,你们都要听我的话。”宴彻儿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说道,他虽然和这些人打交道的时间不长,但那里不知道他们的心思,若是返回汴梁,想让他们再次出兵可不容易,就算是再次出兵,拖拖拉拉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到达济南?
宋都带脸色变了变,嘴巴动了动却没有说话,解汝楫捏了捏拳头,但最后却还是不吭声,最后还是张荣实低声说道:“宴彻儿万夫长,别怪在下不提醒你,你只是大元朝一个小小的万夫长,老子是朝廷正儿八经的都元帅,若是算下来你的职位还没有老子的高。”
“你不顾朝廷二十万大军安危强硬行事,你不知道宋军狡猾多端,你不知道宋军的火药威力无比,你不知道我二十万大军留在此地只能做无谓的牺牲,难道你能够背得起这个责任?”
宴彻儿颜色数变,张荣实却是继续说道:“如今你说行也行,说不行还是要行,我二十万大军面临挫折,返回汴梁修整是一件很合理的事,你屡次三番阻击我军会师汴梁修整,莫非你是大宋的细作不成?”
张荣实大帽子盖上去,宴彻儿气得几乎要跳起来,但若是要磨嘴皮子,就算宴彻儿有一百张嘴巴也是不够用,宴彻儿脸色红白相交。
“若是在下上奏大汗,尔等临阵退缩、不思为上峰报仇而仓皇撤军,不知道尔等又是什么罪名。”正当宴彻儿不知所措之时,一个冷冷的声音响起:“老子早就听说汉军将领嘴皮子要比脚丫子厉害得多,如今看来果然不错。”
“张荣实、解汝楫、宋都带,你们三人临阵退缩、临敌不抗、玷污同僚,宴彻儿拿你们没有办法,难道在下也拿你们没有办法吗?在下就算拿你们没有办法,难道在下五万骑兵,也拿你们没有办法吗?”
三人转眼看去,只见一个年轻的蒙古将领正冷冷的看着自己,眼睛里露出凶光,脸色凝重,手中紧握腰间大刀,仿佛只要一言不合就会拔刀相向,而他们身边方圆数百米之内,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蒙古兵围了起来,蒙古兵身材高大,目无表情、身上盔甲厚实,手中马刀锋锐,看上去是一等一的精锐。
张荣实看到这种气势,心中已有了几分计较,连忙拱手道:“末将不敢,只因宋军确是厉害,末将也是一心为朝廷保存实力,若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将军见谅。”
“如今既然有朝廷大军接应,我等定然奋力相争,为自己挣得几分功劳。”
人冷哼一声,却正是率领五万大军准备接应合丹的玉速帖木儿,他怎么也没想到二十万大军竟然会变成怎样,甚至连合丹也战死沙场。
他向来知道汉军将领言语锋锐,并不愿意和他们有太多的纠缠,从怀里掏出忽必烈的旨意递给宴彻儿,大声道:“大汗命令率领我率领阿刺罕部五万骑兵接应尔等,如今丞相合丹不在,我玉速帖木儿日后就是你们的统帅。”
“从今以后,若有临阵退缩者,杀;若有阳奉阴违者,杀;若有御敌迟疑者,杀;若有不问军令者,杀……”
玉速帖木儿冷冷的说了数条必杀令,听得宋都带心中懊悔不已,早知道赶紧撤离战场返回汴梁,如今看来这员大将来势汹汹,想必所谓的五万骑兵早已把大军围困起来,若有轻举妄动者,恐怕还是杀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一路向北(15)
第二百一十五章一路向北(15)
忽必烈终于失去了往日的冷静,他这个王位是他亲手打出来,虽然如海都一样光明正大举起旗帜反对的人多,但阳奉阴违、背地里反对的人实在是太多,就算是朝廷的臣子、国内的汉人将领,也多是三心两意、虚伪待之,若遇到什么挫折,变脸变得最快的肯定是他们,这些墙头草,风吹哪边哪边倒。
石天麟没有让他失望,率领二十万骑兵、十万汉军北上额尔浑河,半个月前到额尔浑河,修建城堡与石墙、挖掘沟壑和陷马坑,如今冬日额尔浑河虽然结冰,但大军硬是把海都挡在北岸,按理说忽必烈应该是高兴,然而石天麟三十万大军仅能固守南岸而被动坚守,若是出兵驱赶或与海都决战却是万万不能,石天麟还言若要打退海都的进攻,只能向朝廷请援。
哼,请援兵。难道他不知道朝廷如今还剩下多少人?三十万、三十万骑兵,堂堂一个大帝国只有三十万骑兵固守京城,说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你石天麟的命就是命,老子还是一国帝王,难道老子的命就不是命吗?
若不是石天麟是他的宿卫,若不是石天麟大军中还有安西王忙哥刺坐镇,忽必烈甚至想到了他的汉人身份。汉人向来是最狡猾的民族,就算是把他们划为可以随意欺凌的低等的四等人,他们活得依然比自己自在,曾几何时汉人世候在朝廷兴风起浪,如今三大汉人世候好不容易覆没,自己可不愿意重新把汉人提拔出来。
然而,不仅汉人不争气,就连自己的女婿忽刺出也不争气得很,如今率领四十万汉军坐镇哈拉和林,按理说应该是最快活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前段时间却来信说哈拉和林兵力不足、城池不深、人心不齐,反正一句话就是:老子没法守。
要不是自己身边没有独当一面的人物,你忽刺出能够有今天?哈拉和林是窝阔台大汗所修,是大蒙古帝国时代的京城,成吉思汗大汗、窝阔台大汗、蒙古大汗从西域、中原带回来的战利品、无数的奇珍异宝、金银珠宝都放在这里,你竟然说守不住哈拉和林。
再说自己不也是前几年才迁都大都,但哈拉和林的地位何曾落下,城池不深?大元朝帝国、草原的雄鹰什么时候需要靠城池去坚守?如今海都还在额尔浑河以北,你竟然说守不住。谁过来攻打哈拉和林了?海都大军能突破石天麟已是奇迹,再说就算是突破石天麟,在此之前,你数十万大军干什么去了。
忽必烈几乎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