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大唐天下 > 第77部分

第77部分(1 / 2)

>    “红口白牙不足信,必须要有证据,杨钊,你可有证据?”陈玄礼上前一步,大声喝问,宛若雷霆。

“我……”杨国忠本是中伤之言,哪来的证据,立时无言。

“你没有,我却有!”陈玄礼转过身来,大步来到李昌国身前,道:“莫动!”也不管李昌国的反应,撩起李昌国的衣衫,朝李昌国背上一指,道:“杨钊,睁大你的狗眼看清了,这就是证据!”

一句“狗眼”把杨国忠骂成了狗,杨国忠郁闷无已,却是无可奈何,只能把不爽埋在心底,谁叫骂他的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呢?

“啊!”

李隆基、李林甫、太子李亨把李昌国背上一打量,惊呼声响成一片,个个以手捂嘴。一脸的震惊。

李昌国追杀桑布扎赶到石堡城时就立即攻城,给一阵滚木擂石击退,差点身死,要不是扑在坑里逃得一命的话,早就粉身碎骨了。即使逃得一命。背上也受了伤,那伤痕不是一道数道。而是好几十道。

李隆基他们乍一见之下。触目惊心,无不是震惊。

“李昌国为国拼杀,受伤若此,焉能让你诋毁中伤?你杨钊身居高位,锦衣玉食,可曾有如此伤痕?”陈玄礼是真的被激怒了,指着杨国忠喝问。

这话是在影射杨国忠靠女人的裙带身居高位,这是最恶毒的攻击了,然而,。谁叫这是陈玄礼骂他呢?他万分不爽,还只能忍着。

陈玄礼真要发怒了,就是李隆基也要让三分,谁叫这是硕果仅存的东宫旧人呢?撇开君臣关系说,至少还有数十年的情份。

李昌国把陈玄礼那副发怒的样儿看在眼里。大是感动,能有如此护犊子的上司,人生幸事矣!

“龙武大将军莫怒。”李昌国安慰一句陈玄礼。转身盯着杨国忠,目光平和中不失肃杀,杨国忠看在眼里,那感觉就象被豹子盯上一般,心中发冷。

“杨大人,你怀疑我冒功,这很好办,你可以去大非川向十万将士们查询。”李昌国上前一步,逼近杨国忠,杨国忠那感觉就象一座山压过来似的,不由自主的后退。

“杨大人,此时天寒地冻,大非川积雪数尺,你可有胆去?”李昌国嘴角上翘挪揄一句。

这话是在骂杨国忠是酒囊饭袋,经不不起折腾。

“噗!”

太子李亨一个没忍住,居然笑出声来了。

李林甫脸上掠过一抹微笑,旋即恢复正常,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似的。心中暗自嘀咕,这个李昌国,骂人还不带脏字,有趣。

“真是酒囊饭袋!”陈玄礼却是心直嘴快,一语道破玄机。

要是影射的话,杨国忠虽然难堪,面子上还好过,陈玄礼道破无异于狠狠抽他的脸,一张脸涨得成紫酱色,却是敢怒不敢言,瞪了李昌国一眼。

李昌国双眼一翻,目光如同利剑,一派肃杀之意,杨国忠心中一凛,不敢与李昌国对视,不由自主的低下头,。

“杨钊,你忠心为国,朕心甚慰。然,你不究实情,误听误信,实是大罪!”李隆基脸一板,冲杨国忠数落起来。

李隆基对杨国忠很信任,可是,再信任也不能乱说话,李昌国背上的伤痕就是最有力的明证,李隆基也不能不有所决断了。

“陛下,杨钊妄言,臣请治罪!”陈玄礼兀自不放过杨国忠。

李隆基原本想斥责杨国忠几句就行了,陈玄礼这一说话,让他颇有些为难,眉头拧着。

“父皇,儿臣以为龙武大将军言之有理。大军征战在外,朝中若有诋毁之言,会寒将士之心。父皇欲灭吐蕃,须得将士用命,还请父皇明察。”李昌国有解太子李亨危难的情份在,李亨当然要为李昌国说话。

再说了,杨国忠与他不对路,他们的对决是迟早的事,此时既还李昌国一个人情,更能落井下石,何乐而不为呢?

“嗯!”李隆基眉头一挑,眼中精光闪烁。

李亨所言有理,要想灭吐蕃,就得将士用命。尤其是李昌国要用命才成,李昌国之勇不在秦琼、尉迟恭之下,更兼足智多谋,很会谋划,他不用命,要灭吐蕃就难了。

“丞相以为呢?”李隆基冲李林甫问道。

“陛下,臣以杨大人忠心国事这是好的。然,寒将士之心却是大为不妥。”李林甫一如既往的整死人不偿命的口吻。

“杨钊,你妄言,罚俸半年!”李隆基立时有了决断。

罚俸半年,对于家大业大的杨国忠来说根本不算什么。然而,这是他第一次受罚,郁闷得有吐血的冲动。(未完待续)

第十章 算计杨国忠

第十章 算计杨国忠

“陛下,臣失仪,请治罪,!”

陈玄礼见杨国忠受了处罚,赶紧请罪,实则是就坡下驴。

“罢了!”

果然,李隆基挥挥手,没有处罚陈玄礼。

以陈玄礼的劳苦功高,这点事李隆基还不会处置他。

李隆基叫高力士派人把短案换过,再度叫众人坐下来,笑道:“李昌国,河湟大捷的经过朕已经知晓了,平定吐蕃一事,你们有甚谋划?”

大非川到手了,整个唐朝陷入了争议之中,那就是要不要平了吐蕃。

以唐人的心情,谁个不想平吐蕃?唐人是一百二十个想平吐蕃。

问题是,积石山难以越过,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华夏还未有大军越过积石山之事,就是秦皇汉武也没有做到,要想灭吐蕃,其难度可想而知。

李隆基他们也为此事而苦恼,不知道商议过多少回了,一直没有好办法,李昌国有谋划,他们早就想知道了,无不是睁大了眼睛,盯着李昌国。

就是杨国忠也不例外,一双眼睛睁得老大,盯着李昌国,很想知道这是什么谋划。

“要是容易成功的话,我就向陛下进言,我来统兵,平了吐蕃,就是一场大功,省得整日里给人瞧不起,笑话总是靠女人裙带而居高位,。”杨国忠不住转念头,打起了小算盘。

正转念头间,只见李昌国有意无意的盯了他一眼,那感觉就象利剑刺来似的,杨国忠暗自一凛。

“陛下,此事干系重大,若有丝毫泄露,必将前功尽弃。”李昌国并没有直接说谋划。

“这不消说得!如此谋划。一定要保密,不得有丝毫泄露!若有人泄露,不管他是谁,朕要灭他九族!”李隆基重重点头,大为赞成此言。

眼中精光一闪。在众人脸上一扫,道:“你们都听清了。不得有只言片语泄露!”

“遵旨!”陈玄礼他们忙领旨。

“李昌国。你可以说了。”李隆基很是急切,催促起来。

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李昌国并没有说话,而是端起茶盅慢慢喝茶,却是不言不语,目光有意无意的瞄着杨国忠。

“李昌国,你说呀!”李隆基脸一沉,大声催促。

“陛下。非臣不说,而是臣以为眼下不能说。”李昌国把话挑明了,道:“适才,杨大人说臣冒功,如此偏听偏信之人。嘴巴很不牢靠,若是泄露了消息,万事皆休!”

李昌国决心把杨国忠排除在外。

其原因有三个:一是杨国忠贪得无厌。无所不用其极,若他知道了这谋划,很可能另有盘算,说不定就泄密了。

同样是奸臣,李林甫比起杨国忠来就好得多,只要不威胁到李林甫的地位,李林甫又能“动循恪令”,也就是依法办事。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