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有争;直接放弃一直到晚年;推脱不过;这才不得不当丞相“殿下;何事焦虑?”李泌话锋一转;打量着李亨问道“哪有的事?我很欢喜呢;哪会焦虑”李亨忙否认“殿下欢颜中带着忧色;眉头微拧;岂能无事?”李泌笑着指出“高着实高数年不见;你这本领越发了得了”李亨一竖大拇指;笑道:“原本想考考你;却是多此一举李泌;我正有两事难决;还请你给我谋划谋划”
“太子有事尽管吩咐;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泌微微颔首“事情是这样的……”李亨把见李蛮的过程说了他对李泌极为信任;没有丝毫隐瞒“恭喜殿下;贺喜殿下”李泌站起身;冲李亨见礼李亨眉头一拧;有些不解;道:“李泌;此喜何来?”
“殿下;你可知陛下为何与你如此说话?”李泌自问自答;道:“那是因为陛下正式确认你为大唐的太子;未来的皇帝只要殿下谨守臣道;尽孝道;就再无变数;谁也莫想再对付你从此以后;殿下就是一飞冲天了”
当上太子;未必能当上皇帝;因为变数太多自古以来;废太子、杀太子之事层出不穷;这正是李亨最为担心之事“呵呵”李亨隐隐猜到了李蛮的用意;再为李泌所确认;大是放心;发出一阵舒畅的笑声;问道:“李昌国封赏一事;我还不明白;父皇为何奇功薄赏呢?”
“陛下英明”李泌双手抱拳;冲皇宫所在方向遥施一礼;道:“陛下的帝王之道炉火纯青陛下这是在保护李昌**护李昌国?”李亨不明所以;眉头鹏了“没错;陛下用心良苦;是在保护李昌国”李泌重重点头;眼中神光灼灼;道:“若是陛下赏及于功;封赏李昌国二品爵位;那么;李昌国必然活不过三十岁”
“这话怎讲?哪有封赏会害人的?”李泌这话太过惊人了;李亨有些难以置信;猛的站起来;一脸的吃惊样儿“要是别人的话;自然是不会害他;而李昌国就另当别论了;必然是害他”李泌扳着手指头;细数起来道:“因为李昌国太年轻;他今岁才二十三岁二十三岁的二品高爵;莫要说在大唐;就是在华夏历史上;也是没有听说过”
“漫漫人生;李昌国即使活到六十岁;也还有三十七年在这三十七年里;李昌国还有很多为大唐立功的机会以他之才;他要立功有何难处?不说别的;就是即将进行的击破大食一战;若是李昌国统兵的话;灭掉大食;李昌国会封何功?若眼下陛下封他为二品高爵的话;只能晋为一品高爵一到一品;就再也没有升官晋爵的余地了;而李昌国还年轻;不到三十岁殿下;你说;李昌国是不是该杀?”
“这个……”李亨一脸的震惊之色;这事他还真没想到过李泌说得没错;若是李昌国在三十岁以前就获得一品高爵的话;那么;李昌国被杀的可能很高因为赏无所赏;封无可封;在这样的情形下;杀掉李昌国就是最好的解决途径自古以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多是因为无法封赏;不得不杀秦杀商鞅;刘邦杀韩信;皆是如此。
第五十九章 杜甫来访
“父皇用心良苦呀!”李亨反应过来,不得不佩服李隆基缜密的心思。
李昌国眼下不过二十三岁,他还有大好的前途,哪怕李昌国活到六十岁,也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三十余的时间中,李昌国难道就没有为唐朝立国的机会?
不用想也知道,一定会有,而且是大有功机会。象李昌国这样的人,为国立功的机会大把大把的有,不愁没有机会。
然而,问题就来了。若他再立下大功,怎么封赏他?若这次李隆基不压着李昌国的爵位,而是封赏二品高爵,李昌国再立下新功,很快就升到一品高爵。
一品高爵是唐朝高的封爵,到了这里,就意味着再也没有封赏的余地了,李昌国的功劳再大也不能再封了。因为再封的话就是皇帝了,这是不可能的。
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情形下,只能杀掉了。
“人一旦到了高位,自然就会有人依附,即使李昌国无作恶之心,依附的人多了,自然就会有人为恶。一旦有人为恶,李昌国的罪行也就有了。到那时,即使陛下不想杀,也不可得了。”李泌感慨一句,道:“杨氏一案不就如此么?”
杨氏是很恶,做了很多坏事。可是,光有杨氏还做不出这么多的恶事。杨氏之祸之所以如此之烈,就在于有不少爪牙依附杨氏,为虎作伥。
若李昌国得到高位,即使他不想,也必然会有人依附他,托庇于他。久而久之,必然有恶事发生,这就成了李昌国的罪状。
即使李昌国管束得再严,门生故吏遍天下是少不了的。如此之多的门生故吏。良莠不齐是必然的,总会有人做坏事。
树大招风,就是因为如此。到那时,唐朝皇帝不想杀李昌国也要杀了。李隆基精明过人,看到了这种危害,他来个奇功薄赏,压着李昌国的爵位。让他不能在短时间内升上去,就可以避免这种危害。
“是呀。陛下的帝王之术炉火纯青。古今罕见。”李泌感慨无已。
“我明白了。父皇是用这事告诉我,贤臣良将要保护好。”李亨也是个精明人,终于明白李隆基为何要让他好好想想这事。
“殿下英明!”李泌微微颔首,大为赞赏。李隆基让李亨好好想想这事,着实是这用意。
贤臣良将不仅要用好,还要保护好,这是皇帝必修课。
“殿下可知陛下为何要保护李昌国?”李泌话锋一转。再度发问。
“李昌国善谋,能征善战,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如此良将,自然要保护好。”李亨微一沉吟回答。
“非矣非矣。”李泌摇头,道:“殿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陛下之所以保护李昌国,是因为第二个问题。”
“谁适合统兵击破大食?”李亨眉头一挑,沉吟起来。
“没错。”李泌重重点头,道:“保护李昌国是因为要重用李昌国。若不重用。陛下完全没必保护李昌国,只需要封他高爵,把李昌国闲置便是。”
处置李昌国的办法很多,可以给李昌国高爵,闲置他,不让他再立功,也是一种保护。自此以后,李昌国完全可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不必再刀头舔血,这也算对得起李昌国了。李隆基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压着李昌国的爵位。如此保护李昌国,就是要重用他。
“照你的意思。李昌国是最适合统兵击破大食的人了?”李亨沉吟着问道。
“不错。”李泌再度重重点头。
“依我说,王忠嗣也挺适合的呀。”李亨眉头紧拧着道:“李昌国善谋,能征善战,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我很欣赏他。然而,论到打仗,王忠嗣也不比他差呀。”
王忠嗣号称李隆基朝第一名将,其军事才干不需要置疑的,他打了一辈子的仗,大大小小数十上百仗,就没有一次败仗。由他统兵出战,不会有人怀疑。
“更重要的是,王忠嗣与殿下亲近,你们一起长大,少有情谊。王忠嗣更口口声声,要为殿下保驾护航。若再击破大食,王忠嗣的功劳就更大了,更有利于为殿下办事。”李泌眼国精光暴射,盯着李亨问道:“我说得可对?”“没错。王忠嗣与我一长大,我们两人自小一起玩,一起睡,一起吃,一起喝,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若是让他统兵出战,他的战功更大,更能为我办事。”李亨对王忠嗣的情谊非同小可,谁?兴橇饺耸谴哟┛煽憔腿鲜兜哪兀?“是以,殿下倾向于王忠嗣,可对?”李泌再度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