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大唐仙踪 > 第63部分

第63部分(1 / 1)

>门绝学。”

秦川心道:听你这么一讲,黄帝也成了超级大淫魔老色鬼了。难怪后世打击色情行业,都喊扫“黄”,原来说得就是黄帝的“黄”。

秦川肃然道:“你们俩天资虽高,但‘混沌之舞’博大精深,你们未必能掌握领会,练起来虽未必有害但多半是白费力气。我看还是传你们别的功夫吧!”

婠婠与容娇娇早被这套神奇无敌的“混沌之舞”弄得心痒痒,哪里肯依,自然都要求学这套秦川的压箱武功。秦川犹豫再三,反复思考,又逼迫两人发了不许滥杀无辜,不许残害忠良的一系列魔门誓言,最后才不痛快的将这套惊天动地的“混沌之舞”传给了她们。为此秦川将现代街舞,霹雳舞,芭蕾舞,劲舞,随随便便的演示了一遍,说这是“混沌四式”,然后让她们慢慢琢磨领悟,相互多多交流。婠婠当即翩翩起舞,她跳芭蕾还是很有天赋的。容娇娇衣服早已经被自己撕烂,此时顾不得身无寸缕,浑身酸软,也开始舞蹈起来。两人练得相当狂热投入,恨不得一下子领悟出“混沌之舞”,也变得如同秦川一样强横无敌。其实以两人的精明,原本是很难被骗的,但是能将武功练到秦川这个境界,实在是个太大的诱惑了,对学武之人来说,简直是一辈子的梦想。而且这“混沌之舞”果然匪夷所思,奇特古怪,两人心中自然情愿相信了。

“传说中的《战神图录》也是源于这套‘混沌之舞’的。”秦川面不改色的放出一句鬼话,走出了禅房。“呵呵,多练练舞蹈有益身心健康。说不定你们俩会成为日后的舞学宗师呢!这可比整天打打杀杀,阴谋算计要来得强!”秦川得意的想道,“看来我越来越有宗教家的气质了,说谎都说得这么逼真了。”

不多久,独孤凤回来了,向秦川一五一十的做了汇报。

“师傅,师仙子的事,是凤儿对不起你。”独孤凤羞愧的说道,“若非因为凤儿,这一切也不会发生了。我,我。。。。。。”说到后面独孤凤竟然愧疚得流下泪来。

秦川伸手轻轻抹去了独孤凤脸上的泪珠,微笑道:“凤儿,别哭了。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啊。”秦川潇洒的甩了甩头,说道:“爱一个人不一定要得到她,让她自由快乐,展翅飞翔,岂不是更好?”

“师傅,你好象变了。”独孤凤说道,“有种说不出的变化。”

秦川淡淡一笑,心想:难怪别人总说,男人成为真正的男人后,会成熟起来。自己的确成熟多了,明白了爱情的真谛,不会再为情所苦,更加象一个宗教神棍了。妃暄,我默默的爱着你,默默的祝福你,就已经足够了,又何必在乎你对我的看法呢?退兵,南下,还有那个难度太大的梦想,我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考虑了!

第十八章 破军(7)

唐军大营的主帅帐里,李建成颓然无力的坐在帅座上,正在用美酒来麻痹自己苦涩的心。“魏征走了!魏征竟然走了!”李建成的心中充满了苦涩,“看来我真的不是什么帝王之才,二弟李世民或许比我更适合当这个太子。”

因为秦川的加入,引起了巨大的蝴蝶效用,导致很多事情提前发生,更多的事情意外发生。李密没有攻打洛阳,却拼命的扩张地盘,发展内政。李世民派去潜伏在瓦岗寨的秘密卧底也将新的练兵方法,用兵理论给带回来了,令李阀受益非浅。很快,战略位置得天独厚的李阀就扫除吞并了周围的势力,实力日渐强大,与瓦岗寨也有得一拼了。

李渊年轻之时,或许还有点才能,可是当上皇帝之后,就只能用昏庸二字来形容了。如果不是靠着几个优秀的子女来挑大梁打天下,李阀早就彻底完蛋了。李世民是百年罕见的军政天才,不但用兵如神,而且自己也是一员“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猛将,只是为人城府太深,总是让李渊在他身上看到了扬广的影子。李建成虽然没有李世民那么锋芒耀眼,但军政能力也相当杰出,只是相对于李世民这个天才来说,才显得有些差距。李建成为人宽厚,性格仁慈,深得李渊的宠爱,也得到了弟弟们的拥戴,尤其是四弟李元吉。李元吉的军事才能相比起两个了不起的哥哥来,可以说是望尘莫及,他为人放荡不羁,性格狂妄浅薄,内政方面更是一塌糊涂。正因为李元吉的才能比起两个哥哥来,相差甚远,因而在军事内政之上,也没有被委派重任,时间精力相对闲余的李元吉勤练武功,目前反而在武功之上盖过了两个哥哥,成为李阀第一高手。

“大哥,有美酒一个人偷偷的喝,也不叫上我!太不够意思了!”李元吉大大咧咧的闯进帅帐里来,毫不客气的拿起一坛美酒,拍开封泥,就直接朝嘴里灌。李元吉一口气灌下半坛酒,这才心满意足的拍拍肚子,舒爽的吐了口长气,然后又开始搬弄李世民的不是了:“大哥,李世民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卑鄙小人,他又指使天策府的那群狗崽子们在暗中造谣生事,败坏大哥的名声,还大肆宣扬说大哥和张婕妤、尹德妃关系暧昧。这等无耻小人,不肯光明正大的来,就知道暗中来阴的。他可是一心要当第二个扬广啊!大哥,你可不能再纵容他了,否则他日不但你们兄弟二人的性命难保,只怕父皇将来也难得善终啊!”

“四弟,你喝醉了!”李建成叹了口气,说道,“话可不能乱说。”

“大哥,你的谋士魏征说得对:‘太子居安不能思危,则大祸将至。’有李世民这样一个豺狼心性的弟弟,亏你还能如此泰然处之,杨勇可是前车之鉴啊!”李元吉继续嚷嚷道,“大哥,你顾及兄弟之情,下不了手,我来做好了。如果不铲除李世民这个祸根,日后我等都死无葬身之地啊!”

“四弟,不要再说了。如何攻下洛阳,才是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李建成说道。

“十万大军,再加十万突厥铁骑,要攻下洛阳还不是易如反掌?再说出谋划策,大哥不是有魏征吗?行军打战,我自问远不及大哥你,自然以大哥马首是瞻。”李元吉道。

听到李元吉两次提到了魏征,李建成的心中更加苦涩,自己的头号谋士,心腹亲信,有经天纬地之才的魏征竟然也一声不吭的离开了自己。自己这个太子越来越难当了!起初,自己忙于立法令、体民心、发展内政,二弟李世民却带兵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战功,民间便有谣言说自己是昏庸无能的酒色之徒;等自己也带军出征,显露才能,立下战功之后,民间又有谣传说自己残忍嗜杀,阴险狠毒。其实,李建成向来仁慈宽厚,打战总是极力减小伤亡,对待战俘,也远比二弟李世民来得宽容。然而谣言从来都是不需要以事实真相为根据的。

至于谣言的来源,李建成也心知肚明:二弟李世民的天策府中,两个谋士房玄龄与杜如晦都不是省油的灯。这两人都有宰相之才,虽然未必强得过自己手下的王珪,比之自己的头号心腹魏征,更是远远不如,但此二人,能言善辩,对于颠倒黑白,篡改是非,却颇有心得。这些有板有眼,善于把握人性和人心的谣言必然是两人的暗中杰作。

天策府的那些人,最高明之处,就是从来不明着来,总是摆出一副正大光明的形象,却在暗中不断造谣生事来阴的,自己的不少亲信下手们总是被他们不露痕迹的挑衅得七窍生烟。最终却在世人面前造成了太子府明目张胆欺压天策府的假象。自己的不少谋士也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开始暗中造谣污蔑李世民,可惜手段远没有房杜二人那么高明。魏征又自重身份,爱惜名声,不肯做这种下流无耻之事。

李世民在李阀中的显赫功绩是明摆着的,任凭谁也不能抹杀,天策府便依仗着李世民的功绩与名声,总是引诱着太子府的人公然来打击报复却屹立不倒。结果很快李建成心胸狭隘,不能容物,妒忌秦王的传言便流传天下了。

一般的谣言,李建成都能容忍,因为他深信清者自清。但是有些谣言实在恶毒得让李建成心中发寒,夜里时常做噩梦。最初,关于李建成拼命巴结贿赂后宫,指使她们在李渊面前中伤李世民的谣言传出,李建成心中虽有些不舒服,但也只是一笑了之。自己向来仁厚,重情义,不光是后宫妃子,不少亲戚和大臣,甚至下属有了困难,自己都乐意帮助,相比之下,二弟李世民就远不及自己这么讲情面。后宫妃子时常在李渊面前赞美太子仁慈宽厚,中伤秦王凶残无情,也并非是出于自己指使,而是出于她们自己爱记仇的妇人心性。

真要说拼命巴结贿赂后宫的人,却是秦王妃子长孙氏,整天泡在后宫里,为秦王在众宠妃面前开脱请罪,那副可怜德性让李建成看了都觉得同情。太子府有谋士打算以此大作文章,捏造秦王将自己王妃送入后宫讨好父亲的恶毒谣言,却被李建成制止住了。相比之下,李世民对手下似乎更加纵容,虽然他从不指示手下造谣生事,但手下无论造出了多么恶毒的谣言,只要不被抓到把柄,他从来都不闻不问。

有一次,李建成抱着年幼的八弟李元享玩耍了一阵。结果很快便传出了:李元享与李建成相貌酷似的风言***。弟弟长得象哥哥,这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造谣者恶毒的将李元享的母亲尹德妃也牵扯进来了,捕风捉影,含糊言辞,刻意引导众人朝不好的方面想。李建成可被这个恶毒至极的谣言给吓怕了,日后很少敢再去后宫,即使不得不去,也总是带着大批的人避嫌。结果很快又有了太子做贼心虚的谣言传出。

李渊虽然昏庸,但有了隋文帝杨坚的前车之鉴,对李建成还是十分信任,原本沉溺酒色的皇帝历来对这种事情最为猜忌,但这次李建成却侥幸躲了过去。事后李建成对这个谣言还是心有余悸。事实上,李建成也知道张婕妤、尹德妃对自己很有好感,时常找借口将自己召进宫去,说说话,然后拜托他办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尤其是张婕妤,那幽怨露骨又含情脉脉的眼神,总是让李建成坐立不安,背如针芒。李建成紧守着儿臣的本分,从来没有半点越轨行为。然而造谣者才不会在乎这些事实。

此后,张婕妤和尹德妃都成为了李世民的死敌,一有机会就在李渊面前诋毁秦王,称赞太子。而宫廷之外,关于太子勾结后宫对付秦王的传言也越来越盛。李世民和其手下最高明的地方,就是会千方百计,无其不用,暗中引导舆论。李世民总是摆出一副光明正大,功高震主,却被太子欺压的样子,很容易让人心生同情,并且让人以为李建成是如何的心狭善妒。

李建成觉得极为苦恼,为了一个太子之位,雄才大略,城府极深,又野心勃勃的二弟还真是无其不用的算计自己这个哥哥。李建成曾经也向李渊建议过,立李世民为太子,可是李渊一口认定李世民必然是第二个扬广,死活不肯,定要让仁厚的李建成来继承基业。在李建成看来,二弟李世民天才横溢,的确与扬广不相上下,但却未必会成为暴君,毕竟扬广的前车之鉴才过去不久,以李世民的聪明,自然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不会重蹈覆辙,或许还会成为千古圣君。虽然天资出众的李世民未必会成为扬广,或许会成为圣君,但这里面毕竟充满了未知的变数;而仁慈宽厚的李建成有了魏征这样的臣子辅佐,想要当个杨坚,来个“开皇之治”,却是铁定的。性格保守的李渊自然情愿选择稳妥些的李建成。

因为李世民的功劳实在太大,李渊不好亲自出面打压为自己打下江山的儿子,自然要借李建成的名头来暗中行事。一边是猜忌儿子的父亲,一边是野心勃勃的弟弟,这令顾念亲情的李建成分外难做人。

李渊对李世民很有偏见,这在李阀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李世民之所以这么想当太子,或许只是因为心里不平衡,要和李渊暗中较劲。李世民辛辛苦苦为父亲打下了大半江山,却被父亲猜忌,比之为扬广,换了是任何人,心里也难平衡。

李建成看看了身边正在猛灌美酒的李元吉,心中叹道:就连四弟也远没有表面上的肤浅单纯,心中也埋着一份极大的野心。李元吉总是想方设法唆使李建成对李世民下毒手,在除掉李世民一事之上,表现出了过分的热心,简直好像是他在和李世民争位,而不是李建成。

有一次,李世民随李渊到齐王府,李元吉暗伏刺客欲在席间击杀李世民,却被李建成察觉并且及时制止。事后,李建成责备他不顾亲情,大胆妄为,李元吉却振振有辞:“我不过是为大哥你着想罢了,这对我又有什么好处?”这句话在李建成耳朵里听起来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李元吉与李世民性格极为不合,因此认为宽厚重亲情的李建成当了皇帝,自己肯定能当个逍遥快活王爷,而严厉冷面的李世民若当了皇帝,自己只怕连性命也难保住,于是投靠了李建成,全力打压李世民。这仅仅是表面的原因,或许李元吉还有一份更大更深藏的野心。只看他终日里勤练武功,拼命收纳江湖好手的种种举动,便知道他决非表面上那么狂躁肤浅。或许干掉雄才大略的二哥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仁慈宽厚的大哥了,皇位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李建成眼中望着四弟李元吉,心中却思道:“如果三弟还活着,那该多好?或许三弟能调解二弟与父皇之间的矛盾,能让我们兄弟齐心合力,共创大唐盛世。”

李渊的头四个儿子全是窦皇后所出: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李玄霸天生神力,性格单纯,为人敦厚,深受父亲与两个兄长所宠爱。李玄霸在练武方面极有天赋,年仅仅十二岁之时,便已经是李阀第一高手了,众人都深信日后他的武学成就能达到宁道奇那种大宗师级数。李玄霸擅使一对玄铁重锤,冲锋陷阵,如入无人之境,勇不可挡。李玄霸十四岁之时,便随着李世民出征,立下了不少战功。后来,李建成也开始带兵出战,李玄霸赶来助大哥一臂之力,结果还没上战场,却意外被雷霹死了。李玄霸的死,让李阀上下全都悲痛万分。此时,又有谣言传出,说是李建成诱骗弟弟指天大骂,结果才害李玄霸遭天打雷霹而死。李建成一方面对无耻谣言相当愤怒,另一方面也深深自责,不管如何,三弟若不是赶来帮助自己,也不会遭此无妄之灾了。三弟李玄霸死的时候,年仅十六岁,并无儿女。

因为李世民的一伙手下不遗余力的四处大肆渲染,李建成在民间的传闻并不怎么好听,李建成在很多人心目中也成为无能善妒,刻薄寡恩,不念亲情的典型了。事实上李建成还是极为看重亲情的,他总是制止李元吉对李世民暗下的毒手杀招,也多次与李世民倾吐兄弟之情,希望能感化李世民,化解兄弟之间的矛盾。然而李世民的城府实在太深,他总是能流露真情,发自内心的说出一些虚伪得不得了的漂亮话,这或许是他招揽人才的看家本领吧!连妹妹李秀宁也被他这看家本领给吸引住了。想到李秀宁,李建成更是觉得一阵心疼,他一直以为妹妹应该无忧无虑的呆在家种种花,养养鸟,看看书,弹弹琴,将来找个如意郎君嫁了才是幸福。没想到妹妹却对战争和政治如此感兴趣,和二弟李世民越走越近,总日里抛头露面,卷入了那些就连男人也嫌其残忍肮脏的权利旋涡争霸激流之中。听说她与那个白手起家的寇仲产生了一段感情,弄得现在终日里郁郁寡欢。

“大哥,你在想什么?魏征呢?怎么不见他的人影?”李元吉消灭了一坛美酒之后,发问道。

“魏征他走了。”李?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