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中一边听高明博介绍,一边盯着地图认真思索,听高明博告罪,摆手道:“不赖你,咱们发展太快了,面对的形势变化也很快,很多布局都落后,这不是你们的错。能够得到那么多消息,说明你们已经尽力,我对统计局的工作成效很满意。有什么需要的,你也尽管说。”
高明博犹豫片刻,还是鼓起勇气道:“节度府新任命的平州兵马使名叫刘山喜,其本名为李小喜,是八年前节度使李匡威部将李正抱之子,父子二人先后事李匡威、罗绍威、王郜及刘守光,经历非常丰富……”当下,将打探而来的刘山喜大概情况禀报了一番。
李诚中听完不禁感到好笑:“这父子二人倒也算搅动河北诸蕃的风云人物,只可惜不献计谋则罢,一展示谋略就令将主失势,李匡威被杀、罗绍威被禁、王郜去藩,还真是相当奇葩啊!”
高明博连忙凑趣的补充了一句:“刘守光离此也不远了。”
对这句不着痕迹的恭维话,李诚中含笑受用了:“不错,你有这信心就好。怎么,你想从此人身上入手?”
高明博道:“都督英明,观此人经历,并无死忠之心,一切看利而行。自从就任平州兵马使以来,并未对咱们有过太过出格的举动,韩从事曾经联合平州张刺史、榆关赵虞侯一起对其略施手腕薄惩过一次,此人居然也耐着性子受了……还请都督恕罪,某擅作主张,派人和他秘密接触过,其心有动摇之念,某意或可争取。此人审时度势的眼色还是不差的,接触中发现,他对咱们营州相当畏惧。若是给他一些好处,或许就可以好好利用一番,他对节度府那边的情形非常熟悉……”
李诚中点了点头:“什么样的好处可以让他接受?”
“只要全其性命,再给些钱财方面的好处,他便答允将那边的情形尽数告知。”
李诚中笑道:“小高,你的动作很快嘛,这不是接触的问题了,你们都快谈妥了吧?”
高明博低头道:“卑职惶恐……”
李诚中略一思忖,道:“你告诉他,他可以继续当他的平州兵马使。”
高明博一惊:“都督,是否有些过了?不需如此的……”
李诚中累得打了个哈欠,道:“今后的兵马使可不是现在这样喽!”(未完待续。)
第二十九章 幽州留后(二十九)
ps: 感谢康托尔、雷霆兄的打赏,感谢kapibo、里克德姆、eagle周、iip、拉69等兄弟的月票。
平州兵马使大营,皑皑白雪将营区覆盖得厚厚实实。
去柳城的上诉虽然被驳回,但刘山喜却并未因此感到沮丧,他到柳城的目的也不是要搞什么劳什子的上诉,而是希望能够开辟一条和营州高层对话的渠道,如今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不小的进展,他已经暂时心满意足了。韩延徽是什么地位,起初刘山喜并不清楚,但那次在教化司衙门里的谈话,却令刘山喜咂摸出了这位韩从事的能耐。
时不时上报的“军国大事”,在衙门外等候接见的众多军将,韩从事若有若无挂在嘴边的“李都督”、“冯长史”等称呼,以及那种居于上位者的气度,都令刘山喜这位新任平州兵马使不自觉矮人一头。
那次谈话之后,刘山喜又在柳城待了两天,终于了解到这位韩从事的履历。除了教化司宣教处从事外,韩延徽还兼任怀约虞侯联席本部第二虞侯,同时还是长史冯道的挚友!教化司都教化使是谁?是号称营州军“三个半巨头”之中的一个——姜苗!据说姜教化使也是跟随李都督最早的亲密战友!怀约虞侯联席本部都虞候是谁?是“三个半巨头”中的另外半个——钟韶!是营州军独挡一面的大军头!至于冯长史,那就更不用说了,营州文官第一!能同时横跨营州文武最高层的紧密关系,单凭这一点,韩延徽就是不折不扣的营州高层,更何况他还曾经名列“十将头”之一。
能够和这样的高层人物搭上话。刘山喜自觉收获极大。
因此。回到平州大营后的刘山喜既兴奋又迷惘。按说刘山喜走南闯北。也算见多识广,可这次真的不一样啊。在柳城暂居的几天时光里,他和几个心腹部下深切感受到了营州的不同,繁华的街道、富庶的城池。络绎不绝的人流和商贾,都令刘山喜恍如隔世。这些年里,刘山喜带领部众投奔一个又一个藩镇,都成功挤上了各镇的高层。成为各镇里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但无论在何处,他的内心都深深感到恐惧,随时担心自己是否会被莫名而起的兵祸所掀翻,害怕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床头就已经布满了伸向自己的刀枪。
恐惧来源于脚下的虚无,虚无产生了更大的不安。而不安,则让刘山喜更加拼命的努力,想要令自己掌握更多的实力,让自己脚下的根基更稳当一些。刘山喜相信。不仅是自己,在自己所立身过的成德、魏博、义武各镇中。乃至大帅刘守光的帐下,所有兵头将头们都有着同样的恐惧,大家相互紧盯着对方,就算见面的时候脸上笑吟吟的拱手为礼,其后也必然是迅速回手紧按腰中的刀剑,提防对方冷不丁给自己来上一下。
这种无时无刻提放他人,全身随时随地处于紧绷着的状态,一俟步入柳城的那一刻,竟然就渐渐消失了。
这是一块安宁的土地,哪怕北方草原上正在刀光剑影、战马奔腾,城中却处处炊烟,井然有序,人人脸上透露出的宁静、祥和,令刘山喜不知不觉中放下了那份提心吊胆。
这是一个讲规矩的地方,吃饭需要付钱,买卖需要谈价,有了纠纷要去衙门诉讼,就连行路都要顺着右边迈步。这里不需要你查顾别人的神色,不需要时刻手按刀柄,不需要揣测别人会对你如何,就连睡觉,都是那么踏实。
刘山喜回到平州大营后,和手下这个小团体谈论过很多次,将这些见闻一一道出,惹得众人好一阵唏嘘。其实他不是这个小团体中前往柳城的第一个人,在他之前,已经有十几个兄弟曾经到营州探过虚实,他们也对刘山喜所提到的事物从多方面进行了补充和印证,让团体中其他人更生向往。
曾经有一名子弟发出过无限感慨,这就是大治之世啊!这句悠然叹息当即令许多人默然点头。
是的,大治之世,就那么简单。但在这个诸藩林立、战乱不休的时代,却很难做到。尤其是藩镇割据最烈、渊源最久的河北大地上,这个小团体中的所有人都没有见到过。
这样的大治是怎么做到的呢?按理来说,李都督出关的短短三年里,就和契丹八部、渤海、新罗一直在打仗,可为什么却不见百姓深受战乱之苦,反而过得有滋有味?
刘山青对此倒是有一针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