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大唐新秩序 > 第226部分

第226部分(1 / 2)

>    不提李郭二人相对愁坐,到了十一月十一这天,正是燕王纳妃之日。燕王府中喜气洋洋,幽州豪门尽数聚齐,在外地领军的武将、治政的文官,但凡能来的全部都来了,更有渤海、新罗、胸襟、草原、河东、凤翔、吴越等不远千里赶来的贺客,幽州城内,人声鼎沸。

很多人都不明白燕王为什么要选择在十一月十一这天,虽说历书中这一天也宜婚嫁,但总不如其他日子那么更加适宜。只有李诚中暗自偷着乐——老子就不告诉你们,光棍节是啥含义!

新纳王妃为高氏七娘,为高刘氏所出,是高行珪、高行周兄弟的嫡亲妹子。七娘小名珠玉,自幼美名播于河北,有“高氏有珠玉、幽州半城空”之说。

去年李诚中入主幽州之时,高刘氏便欲嫁女,李诚中起先想要让高七娘与婉枝、乌云素和撒兰纳并列为妾,但高家怎么可能答允?不但是高家不允,诸豪门同样不乐意。高家镇妫州数十年,根深叶茂,是幽州豪门中的代表,当年白马银枪高思继被世间公认为河北第一名将,声誉极隆。让高思继的嫡女给人当妾,传出去不得笑掉世人大牙?这不仅是对高家的羞辱,更是对整个幽州豪门的羞辱!

不仅幽州豪门不允,就连李诚中麾下文武也反对激烈。

冯道曾经多次进谏,要求李诚中立王妃;韩延徽更是言辞激烈,力斥李诚中重重谬论,尽显风骨之气,一时间在幽州声名无两。韩延徽名声大噪之后,诸多文官瞧出便宜,纷纷上书李诚中,要求立妃,其中倒有大半都是邀名之辈。

除了文官之外,武人中也有立妃的呼声,这些呼声来自于幽州豪门出身的武将,如李承约、王思同、赵霸之流。

连李诚中的家里也不安宁了,婉枝带头、乌云素随后,两人都受不了压力,相继劝诫李诚中纳妃,撒兰纳没有提这件事情,但看得出来她也相当无奈。

拖了一年多之后,李诚中为了顾全大局,为了让河北文武更加紧密的围绕在自己周围,最终点头同意,高举纳妃的大旗,于幽州大办喜宴。好吧,这么说其实有点无耻,据《幽州话本》记载,营州都督周知裕、平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张在吉为了这件事情,专门从柳城赶回幽州,连同郭炳呈一道,三位长辈强拉硬拽着将李诚中拖往高府赴宴……然后,等李诚中回来后便有些茶饭不思,终于点头同意了这次婚事。

七娘确实很美,和李诚中已娶的三名妾侍相比,更显脱俗。虽无婉枝的舞乐,但诗文学识的底蕴要深厚得多;没有乌云素那么单纯,却行事圆润;不似撒兰纳的英武俊秀,却尽显雍容华贵。

高氏七娘自中门迎入燕王府,从此成为李诚中的正妻,人称燕王妃,燕王府上报朝廷的奏章也已经发出,奏请敕封“国夫人”。高氏祖上为鲜卑人,是四五百年前的大齐帝裔之后,故此冯道在代拟的奏章中给出了敕封的建议——齐国夫人。当然,奏章是不用发给长安的,直送韩全诲即可,太子替皇帝北狩幽州,这便是最大的方便之处。

除了高氏七娘的“齐国夫人”封号外,婉枝、乌云素和撒兰纳也都拟封为“孺人”,这是亲王妻妾中的第二等,仅次于正妻,时人也称“侧妃”。

高氏七娘入王府的那一刻,高刘氏含笑凝视,泪光莹莹,高行珪、高行周兄弟二人一整天都笑得合不拢嘴,四处邀饮。赵霸不知何时找了一帮旧友,趁机将高氏兄弟直接灌爬在地上,连李承约和王思同都被捎带拖累上了,同样为赵霸所趁,灌得上吐下泻。

赵霸逞威之后,出门大笑三声“吾辈今日报仇矣!”笑罢扬长而去。

当夜,李诚中入洞房,高烛之下,坐于床边打量新娘,呆呆看了良久,不由叹了口气。高氏七娘温婉一笑:“李郎不满意奴的容貌?”

李诚中摇头道:“真是……美啊!我真是糊涂,竟然耽搁了一年才将你娶过来,造孽,造孽啊!”说着,给了自己脸上一巴掌。

高氏七娘脸上一红,忍不住笑靥如花,晃得李诚中头晕目眩。李诚中忽然起身,急步来到桌边,将烛台熄灭,就要行禽兽之举。高氏七娘被李诚中按倒床榻之上,微微挣扎道:“合卺未饮……”

李诚中喃喃道:“顾不得了……”猴急之下,脱得十分畅快。正欲挺枪而入,忽然从床榻上起身,去取火折,要将烛台点亮。

高氏七娘在床上“嘤咛”着浅声轻问:“李郎这是作甚?”

李诚中嘿嘿笑道:“太黑了,啥也看不清,一边操持一边欣赏方才爽快!”

这句话羞得高氏七娘整个儿缩到锦被之中,死活不肯出来。李诚中着急,不停扒拉着被褥道:“这不是白白点烛了么?蜡都浪费了……咦?莫非白费蜡说的就是这么个意思?”(未完待续。。)

第四十五章 双极(十七)

ps:  惊闻eagle周兄荣升掌门;老饭携全家向周兄致敬!

李诚中洞房花烛的夜晚,西京长安,一条人影自朱友伦府中后门而出,沿墙根疾走。

朱雀大街东侧第五坊,原为十六王宅旧地,此刻已被梁王亲侄朱友伦所据。自从将天子迎回长安后,梁王便将长安牢牢控制在手上,以亲信心腹充长安机要官职,其中尤以朱友伦最为重要。朱友伦官拜宁远军节度使,梁王又让他担任宿卫都指挥使,以其本部改任神策军,专司宫城宿卫重责,是梁王掌控长安的根基。

人影绕出坊间,在一处民居前停下,轻轻叩响院门,三快一慢。俄顷,院门打开一条缝隙,人影钻了进去,院门又悄悄掩上。

正屋中亮着微弱的灯火,里面散坐着五六条大汉。来人借灯火仔细分辨,脸上立刻肃然,向正中一人横臂行礼:“卑职见过张从事!却不知是张从事到了,弟兄们心气更足了。”

正中坐着的便是调查统计局行动处从事张小花,张小花本在洛阳打探梁王迁都事宜,听说长安这边一切布置妥当,即将动手时,便匆忙赶了过来。

张小花向来人道:“坐吧,都是自家弟兄,随意些。江参军,听说都布置妥了?”

江参军为张小花麾下参军衔谍探,自柳城书院中选拔,参加了白狼山军校培训,在行动处领一组行动人员。他是经袁象先的渠道前来长安的,投入朱友伦府中后担任幕僚佐二,帮办些杂事,既不受重用又能接触到一些内幕消息,效果刚刚好。此刻他坐下后向张小花回禀:“都布置妥了,明日朱友伦要去上林苑击鞠,到时从事便听好消息吧!”

张小花询问了几句细节。郑重道:“殿下正在幽州筹谋大事,最是需要时日,可梁王和吴王已经达成盟约,宣武再无腹背之忧。这对缁青战局影响颇大,对殿下的筹谋也是个威胁。高观察多次督促过咱们,一定要在别处给梁王添些麻烦,此次行事必须成功,若无成算,宁可往后压一压,也不能打草惊蛇。”

江参军笑道:“从事只管放心就是。此番必成!”

张小花点头道:“那就好。明日事发后,老江你这边要不要撤离?某好安排弟兄们接应。另外,还有什么要弟兄们协助的,赶紧说来,大伙儿帮着担待一些。”

江参军道:“某牵上袁象先这条线不容易,还不想过早出去。某自忖也做得隐秘,应当不会虞险。事成之后某还要回卫州,让袁象先给某再举荐条谋生之路呢,呵呵。不过却有一事要弟兄们帮忙。明日须将朱友伦府上的一个马夫除掉,此人姓刘,五十上下,须眉皆白。最是好认。某给了他一些金珠,明日他会择机离开长安,走通化门……”

张小花答允道:“放心就是。还有别的么?”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