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掩饰,杨隐。”
“竞冬,我佩服你的大度!但是,在我没有想好怎么面对她时,我是不会去见她的。”杨隐终于说出自己心里的矛盾。
余竞冬一时难以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就不想再就这个话题说下去,便问:“投资这个青贝村,大概需要多少钱?”
“应该在一个亿左右吧。”杨隐答。
“你准备怎么操作?这可比不得我们先前做的项目,回报要缓慢得多。”余竞冬提醒杨隐。
杨隐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才说:“我的想法还不成熟,你就姑且听听,当不得真。”
“你说。”
“我是想,将‘听涛庄园’做成回租式的度假别墅。利用这个销售款项,补充对青贝村的投资。有可能的话,将青贝村齐、刘两家的老宅重新包装,做成民俗文化馆。那条老巷子可以做成民俗街区,专门售卖海产品。再沿青贝村的海岸线搞几个风情长廊及观海景点。总之,这都只是初步设想,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最重要的是,r市这个协调会能把青贝村开发的基调真正定下来。”杨隐大致说了自己开发青贝的思路,为余竞冬描绘了一副度假村蓝图。
“这个设想里面,度假别墅恐怕是你的重点吧?”余竞冬问。
“果然厉害!是的,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听涛庄园’。据裴毓桐说,‘听涛庄园’周边的地都已按住宅用地上报。这一带,除了青贝村,其余皆为山地、滩涂,如果建成不同形态的酒店式住宅,我们何愁做不成青贝村的投资项目?”杨隐本不想将这事说的太细,毕竟目前手里的信息还不够齐备,自己的准备工作也没有完全做好。但是余竞冬的敏锐,令他不能将事情说个不明不白,只好大致描述了一下。
余竞冬没想到,杨隐的计划已远远超出当初去r市时的初衷。面对如此庞大的开发项目,余竞冬担心竞豪是否能承担下来:“真如你所说的,连边上的地一起拿下来,将会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所牵涉的资金量也是巨大的。你考虑好资金的运作了吗?”
杨隐笑起来,抓了抓自己的脑门,说:“我讲了,这是初步设想。接下来还有很多计划要做,这将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将竞豪地产推到一线位置。”
“我还是那句话,少冒险!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常冒险,难免会有出错的时候。只有谨慎,长能保证长远发展。”余竞冬又一次提醒杨隐。
“放心吧,这次不会用汇金那种冒险的方式。等计划想好了,我会交给你定夺的。”杨隐认真地说。
哪料,余竞冬竟笑起来,调侃他:“几时变得这么有礼貌的?你做的项目,哪一次不是先斩后奏的?我呀,要是看见你中规中矩地做项目,反倒会不习惯了!”
“哈哈,那你还说让我不要冒险的话?”杨隐也笑。
“这是必要的提醒!万一哪天你真有什么跨不过去的槛,不也显得我这老板比你高深些吗?”余竞冬继续笑杨隐。
两人互相取笑一阵,杨隐又问起时代mall与“杏林竞秋”二期的情况。余竞冬开心地说:“真是空前的好呐!时代mall已全部售罄,你猜猜均价是多少?”
“六千?七千?”杨隐有看上去态度并不认真地猜着。
“真有你的!六千五!”余竞冬道。
“你全部卖光了?自己一点不留?”杨隐奇怪地问。
“呵,我发现你有自己留用的爱好啊?”余竞冬觉得杨隐的这个习惯很有趣,他觉得,也许这就是杨隐的短板吧。
杨隐却出乎意料地说:“看着吧,商业项目的价格还会上行,你不趁现在资金宽裕,留一部分层面在自己手上,以后你就后悔了。我们做地产,把那么多钱留手上干吗?让它们都变成房子才对。”
“这就是你在每个项目里留出自用层面的原因?”余竞冬对杨隐一些出奇不意的想法,总是充满好奇。他一直都想不明白,杨隐的脑子里,怎么总会有那么多的鬼主意。
第182章 戏剧性审批
竞豪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万丰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大好销售形势,也是赚得盆满钵满,躲过了资金危机。余飞通过套贷,不但融得了流动资金,也赚到了涨价形成的差价。许世辉等到醒悟过来,手里的房子早卖完了。他大骂余飞过河拆桥,不知道有钱大家赚的道理。殊不知,余飞自知道许家姐弟有移民打算后,就生了丢开许世辉的心。
万丰在s市的“临湖别苑”已经开始打桩,但施工手续却一直没有办下来。原因却是规划许可没批下来。余飞这段时间把前期部骂得狗血喷头,可事情还是解决不了。
在余飞去g市的那段日子,s市建设系统进行了机构调整。原来的建设局拆分成了建设局和规划局两个部门,文洪就是那个时候出任规划局长的。现任这建设局长叫邝明达,是从省厅下派锻炼的干部。余飞虽与文洪认识,但关系实在一般。早年开发“春到江南”时,文洪还只是建设局规划线上的一名普通办事员,余飞是从不正眼打量自己用不上的人的。而如今,他想找文洪办事,除了客套,人家还是客套。
规划局项目审批科的科长石凤菲,是一个外表严肃的人,对项目的审批很严格,不容许任何审批的项目有这样、那样的踩线。她上任后,对规划标准进行了详细的界定,还印成小册子报市长会议讨论通过,在全市执行。而“临湖别苑”就这样直接撞在枪口上,不但超高,密度、容积率这些大指标都超了。石凤菲将审批的小许好一顿批评,称这样的项目根本就不用收件,直接叫他们回去重做。
然而,世上的事,就是这么出人意表。正当建设局发现了“临湖别苑”违规开建,准备处罚时,石凤菲却通过了这个项目的规划审批,不但亲自找文洪签字,还主动到建设局找邝明达说明是她这里耽误了项目的审批,希望建设局对万丰能不予处罚。
这戏剧性的变化,令项目审批科内部议论纷纷,石凤菲却依然一脸正经地进进出出,像没事发生过一样。
原来,余飞从秦海华那里了解到,这个石凤菲绝不是表面这般的正经,与前任建设局长韩学农是情人关系。她本人学的并非规划专业,大学毕业分配到建设局办公室工作,因为有几分姿色,颇得韩学农欣赏,常带她出席各种应酬,一来二去就到了床上。自那以后,石凤菲的工作岗位越换越关键。有趣的是,这个女人还算好学,硬是自学了规划专业,拿到了硕士文凭,评上了高工。而她与韩学农的关系只有少数几个,与韩学农关系相当近的人知道,外面无人知晓。人前的石凤菲,始终是一个清高严肃的,中年单身女干部。
了解到这情况,余飞自是兴奋不已。韩学农在“春到江南”项目建设中,收了余飞不少的好处,两人的钱权交易,在那个项目上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既然,石凤菲是韩学农的情妇,那么一切都好办了。
余飞特意拜访了已经退居二线的韩学农,向他直接道明来意,要他帮忙。此时的韩学农,与石凤菲其实已有半年多没有来往了,自从他退下来后,石凤菲就有意地避着他。对韩学农这样,曾经被人在屁股后面追捧惯了的人,如今的落寞是无以言表的。当余飞提出这样的要求时,他一方面觉得自己还有点用,但另一方面,他想到石凤菲的疏远,又觉得恐怕帮不上忙。因而,他为难地对余飞说:“我倒是挺想帮你的。问题是,小石已很久没跟我联系了。你知道啊,现在这世道,人走茶凉呐!”
“老领导,我说句不好听的,石科没有你,哪来的今天?!再怎么着,她都得对您感着恩!您要是肯开口,我就不相信她能拒绝。”余飞此时一心想的就是要让韩学农帮自己这个忙,至于他们俩个之间将来怎么样,他才不操这份闲心呢。
韩学农叹气道:“我也对不住她,害她至今孤身一人!唉,小余啊,这事你再找别人想想办法吧!”
“老领导,这石科除了您的话,她还能听谁的啊?你就帮我一把吧!你了解我这人,绝不会让您白费了唇舌的!”余飞赶紧许愿,心里是极怕这老家伙撂挑子不肯帮忙。
韩学农问余飞:“这事真这么急?”
余飞知他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索性从包里取出支票本,当场开了一张现金支票,递给韩学农:“这就当我孝敬您的,您别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