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哥,不好意思!我昨晚让我家老头子帮你们打招呼,被他拒绝了。还说,你的事他会帮,余董的事他不帮。”汪小轩和余竞冬不熟,事情又没办成,他不好意思对余竞冬直呼其名。
杨隐心里暗骂汪秘是只老狐狸,嘴里却是打着哈哈,“就这么点事还让你一大早特意赶来?电话里说一声不就得了!”
“这不是过意不去嘛!”汪小轩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
“多大点事,别放心上!我也就随口一说,以后咱们谁也别提这事了。”
杨隐越是大度,汪小轩心里越是觉得过意不去,心里反倒暗暗盘算起来,不如哪天自己过去一趟来个“假传圣旨”,反正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干了。
“咦,你怎么在这里?干吗不去医院?想小病变大病是不是?还是想来传播病菌?”
水玲珑进来向杨隐汇报跟苗佩、郝通吃饭的情况,见到汪小轩坐着就生气了,连珠炮似地一番轰炸,并马上要押他去医院。
汪小轩忙说,行,我去你办公室等着,你汇报完工作陪我去。
杨隐忙说:“没事,你就在这等吧,别走来走去了。”
水玲珑马上将那天的情况说了说,并总结说这次的代建项目很大,不看那点费用,就那个建设规模用来弥补公司在梅州的业绩空白也是值得一做。另外,她还将针对创业大厦做的分析报告给了杨隐,希望他一周内给投资部一个明确意见。杨隐接了报告就说:“你总算想到要做报告了。”
水玲珑撇撇嘴,直接拉了汪小轩往门外走,与刚进门的吴天华差点撞上。
第289章 什么都想利用
“哎呀,天华,怎么每次都要和你撞上啊?你能不能敲了门再进来?”水玲珑大声埋怨吴天华,又问汪小轩,“你有没有撞着啊?”
吴天华一迭声地道歉,眼睛却一直盯着水玲珑搀着汪小轩的那两只手,心里满是问号。
杨隐轻咳了几声问:“天华,找我有事?”
吴天华回过神来应道:“是,有个事汇报一下。”说着朝杨隐的办公桌这边走去。
“杨哥,那我们走了。”汪小轩向杨隐告辞。
“哎,好好休息,多喝水啊!”杨隐叮嘱汪小轩。
看门一关上,吴天华马上就问杨隐:“这男的是谁啊?”
“华商集团的总经理汪小轩。”杨隐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原来是梅州三公子中的汪公子!”吴天华酸酸地说。
杨隐看他一眼问:“什么梅州三公子?”
“你不知道?刘凯天、汪小轩、席俊豪,人称梅州三公子。”吴天华说。
吴天华会关注这种事,让杨隐不禁觉得好笑,“按理你不太关心这种事啊?还有,这席俊豪又是谁?”
吴天华推了推自己的镜架说:“那是因为,刘凯天和席俊豪都是我高中同学。三公子的称号是那时开始被人叫出来的,否则我哪会知道。之所以被这么称呼,那是因为这三人都出手豪阔。不过,现在是不是还这样叫,我倒真不清楚了。”
“你还没说谁是席俊豪?”
“他家里老早就是做生意的,听说父母早去了国外。他现在好像是做投行的。具体就不太清楚了。”
杨隐点了点头没再问下去,“你要汇报什么事?”
“噢,是这样。我昨天回来前,接到s市那边的电话,说汇金大厦因为底层商业油烟污染,被省电视台的《民生百态》曝光了。想问问你,我们是不是真的改造一下。过去造的时候虽然环保方面是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但目前的客观现实也不能视而不见。”说起工作,吴天华立即态度认真起来。
“徐岚在搞什么啊?事先一点都不知道吗?也不通知我们一声。”杨隐有点不满地咕哝。
吴天华见杨隐这样的反应,心里有点不舒服。余竞冬原来对各种规范的执行要求很严,对已建的违规项目也总是积极改造,并且经常亲临现场督促整改。但杨隐现在关心的事情就是不断的扩张,对工程质量方面的事基本不太过问,这让吴天华很没有方向感与归属感。
杨隐本来一边低头在看水玲珑送来的分析报告,一边在听吴天华说话,这会儿老半天没声就抬起头来,却看到吴天华一脸不快地看着自己。他心里只当是吴天华觉得自己一边看报告一边说话不尊重人,忙说:“对不起,我上午还要出去,所以急着把报告看完,才没抬头,但你说的话我都听见了。你不要介意!”
“我才不介意这种事。我是问你要不要改造?”吴天华没好气地说。
杨隐笑笑说:“你跟我也有两年了吧?该不该改,难道需要来问我?你们下面是什么态度,拿出东西来讨论定夺就是了。”
“以前余董对这方面工作很重视,而且还常常自己到现场督促。我觉得你对工程方面的工作越来越不重视!”吴天华虽说这两年学圆滑了些,但耿直的心性到底还是在的,一个没忍住,还是把心里的不满说了出来。
杨隐知道吴天华这是有情绪了,就干脆叫他和自己一起到沙发那里坐下来说话。
“不是我不重视,而是工作要有侧重,岗位要有分工。我们能说公司内部哪个工作不应该重视吗?如果每个岗位都需要我亲自去监督,我一天能做几件事情?做几个决策?更何况,过去只有g市和s市两处的项目,公司员工又少,高层相对就会多花些精力在项目建设上。现在摊子大了,再这么工作就效率低下了。”
杨隐说到此停了停,观察吴天华的反应,见他听得认真,就接着说:“我知道,我现在和你们的交流比过去少了很多,你们会觉得自己干好干坏没人知道。尤其工程不像营销容易出成绩,责任又重大。但是你如果做好了,我是会知道的。就像今天你说的这件事,你本该拿出你们部门讨论定下的方案,请财务与审价部门一起核定后,给出综合意见报给我。而不是这样跑来问我要不要改。你说要不要改?”
“当然要改啊!”吴天华直愣愣地说。
“那为什么要改呢?”杨隐引导他想深一点。
“设施确实落后了,给大厦内的办公企业带来了不便。”
“从单个项目来看,是这样。从全局来看,我们何止这一个项目有这样的情况?我记得,‘临湖别苑’商铺接手的时候,我就提出过排污改造的事。但没人将这事推到全部项目上去。当然,我也有责任。但是作为总公司的工程总监,我想你在这方面是不是更应该担起全局责任?难道,我们要在每个项目都曝光后,再来一个个改吗?”
杨隐的话说得不重,吴天华听得却自觉汗颜。杨隐从一开始就强调要各部门各司其职,但吴天华习惯了的机关作风还是改不了,总喜欢直接将问题上交,想由杨隐来直接决定。近一年来,他常常心里抱怨杨隐,汇报上去的事情总是没个说法,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现在被杨隐一说,他也醒悟到,其实自己真的有很大问题。
好在吴天华这人性情忠厚,觉得自己错了,承认错误也挺快的:“杨总你批评得对!我回去先把汇金的事情落实了,然后再对各分公司的情况进行普查后,出具方案、预算,讨论后报给你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