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 第326部分

第326部分(1 / 2)

>    载仁亲王亲自给华北驻屯军司令官中村孝太郎发电,除了自卫,不得使用武力。

与此同时,他又严令关东军,除非有天皇敕令,不得踏入长城以南半步,谁要违反,以大逆论处。

就这样,他还不放心,怕关东军像以往那样阳奉阴违,装作没收到电报,又让北平总领馆武官通过电话,直接向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口述一遍。

接到电报,中村孝太郎大怒,把高桥太野臭骂了一顿。

这下,这鬼子蚂蚱眼睛,也长长了,他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顿时面如死灰。

原本是想立功受奖,做民族英雄的,这下可好,全完了。

但是,高桥太野命不该绝,就在这时,何应钦的答复到了:同意。

苍天啊,大地啊,额滴个天照大神啊,偶偶偶,你们都太可爱了

于是,一天云彩全散。帝国上下,阳光普照,被黑神军打落的气势又升腾而起。东瀛三岛,举国狂欢,又一个“民族英雄”破壳而出。

高桥太野都懵了。

――――

宋哲元的心情复杂极了。

一方面,小鬼子把南京的人赶出了华北,但另一方面,小鬼子又开始琢磨他了。

宋哲元怀疑,小鬼子是不是已经预见到,中央军和东北军走了之后,他会占据平津?

在这个节骨眼上,不怕他不屈服。

扣留四个鬼子的事儿,日本人越闹越凶,他本想像上次张北事件一样,把球踢给何应钦,但不行了,何应钦不管。

是啊,马上就滚了,搁他也不管这烂事儿。

一个道理,何应钦不管,南京也不会管。为了平津,这只苍蝇看样子只有他吞了。

――――

天地苍茫,细雨中,一辆吉普车开到了一架军用飞机前。

车门打开,何应钦从吉普车上下来。

转回身,望着北平的方向,何应钦脸色灰败,他清楚,半生清誉和功名都毁在了这里,毁在了东瀛人手里。

――――

校场上,黄杰、关麟征的两个师默默开拔。

东瀛人的侦察机在上空盘旋,鬼子的侦察机与其说是过来监视的,不如说是过来扬威耀武的。

关麟征、黄杰,他们望着空中盘旋的鬼子飞机,眼中有愤怒,更有无奈。

――――

成都。

蒋委员长的心情依旧,还是打摆子,既踌躇满志,同时又有着极大的忧虑和担心。

四川,他日思夜想要进来,但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现在,因为红军,四川的这些军阀上杆子请他进来。

既然来了,那就不可能走了。

多好的形势啊

只要再有一些时间,他就既能把**彻底剿灭,又能把大西南的军阀给收拾了,之后再处置两广,到时国家政令一统,国力必会迅猛增加。

到那时,对付日本人的底气就足了。

但是,娘希匹,日本人不给他这个时间,又开始搞事了。

忍,必须要忍。

对宋哲元和二十九军,他越来越不满意,刚刚有了块地盘,弄了点家底,锐气就没了。

为了鼓舞宋哲元和二十九军,他还特意去了一趟察哈尔,但现在看来,从第一次张北事件,到大滩口约,宋哲元都对日本人步步退让,指望宋哲元对抗日本人基本没戏。

既然如此,那宋哲元就不要当这个察哈尔主席了,二十九军还是调过来打**的好。

现在,正好是个机会。

――――

武侯祠里,萧振瀛心情不错。

主持南京政府工作的汪精卫怕日本人怕的要死,第二次张北事件爆发,汪精卫认为日本人是冲着宋哲元来的,所以就张罗着要把宋哲元撤职。

消息传来,二十九军高层都极为愤怒,为此,总参议萧振瀛赶赴成都,面见蒋委员长,要讨个说法。

还好,蒋委员长说那都是汪精卫的意思,他一点这个意思都没有,他这就给汪精卫发电报。

蒋委员长对他很体贴,特意安排人陪着游览武侯祠。

游览到一半,蒋委员长的侍从副官突然跑来,对萧振瀛道:“萧参议,委员长请你过去。”

萧振瀛愣了,问道:“怎么了?”

侍从副官道:“委员长接到一个电报,正大发脾气呢”

心里一颤悠,萧振瀛赶紧跟着侍从副官往行辕赶去。

到了行辕,蒋介石把一份电文递给了萧振瀛。

电文是政整会的殷同发来的,说是日本人提出了新的条件,要求撤换宋哲元。

待萧振瀛看完,蒋介石认真地,以求教似的的表情问道:“仙阁,你看该怎么办?”

能怎么办?萧振瀛道:“委座,中央军撤出,华北空虚,二十九军不能乱,还是让明轩主政察省的好。”

微微皱了皱眉,蒋介石道:“那好,仙阁,我再劝劝汪院长,让他慎重行事。”

也就这样子了,萧振瀛提出告辞,蒋介石客气地挽留了一下,就让萧振瀛离开了。

回北平要去重庆转机,但重庆雾大,一直耽搁了三天,天才放晴。

在机场等飞机的时候,萧振瀛买了一张报纸。翻到第三版,萧振瀛的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

“宋哲元去职,调南京另有任用,二十九军不日奉调南下剿共。”

老蒋为人一向两面三刀,但在这件事上,萧振瀛并没有多大担心,因为老蒋真是要把宋哲元撤职,那就太过愚蠢了。

老蒋人品不太好,但绝不愚蠢。

这次,老蒋不仅愚蠢之极,连带着也把他给耍了。

他跑了这么多天,不仅把事情没办好,而且,最严重的是事前一点警告也没有往回传。

他是不是跟南京串通好了?

这是正常的怀疑,即便宋哲元信他,二十九军其他人呢?人人都信他吗?

萧振瀛又急又气,但回去找老蒋已经于事无补,他只得先回北平。

'  '

二二五章 两份协定

二二五章两份协定

宋哲元一向瞧不起老蒋,但无奈的是,又谁都干不过蒋某人。

宋哲元的这种心思,很多人都有。

接到南京的命令,宋哲元不由得又对蒋委员长表示了轻蔑,他不明白,这个时候,将他免职究竟有什么意义?

老蒋把这事儿往汪精卫身上推,狗屁

堂堂的察省主席,是他汪精卫想撤就能撤得了的吗?何况,汪精卫没有军权,怎么可能对二十九军南下发号施令?

这些,在宋哲元看来,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蒋某人在肆无忌惮、赤luo裸地羞辱他。

宋哲元极为恼怒。

第二天,宋哲元离开府邸,他要乘坐专列从张家口回天津。

回天津干嘛?当寓公。

南京,谁他**爱去谁去,老子才不去呢

张家口火车站,二十九军大大小小的将领都到了,他们要给宋哲元送行。

此外,还有不少记者在场。

站在站台上,宋哲元脸沉似水,看上去,情绪相当激动。

要走了,怎么也得说几句,一开始,宋哲元说的还算有板有眼,但他越说情绪越激动,很快就刹不住了。

什么他**影响不影响,大庭广众之下,蒋介石长,蒋介石短,一点脸面也不留,宋哲元就嚷嚷开了。

话说的极其难听,不比黑神军骂蒋介石的话好听到哪里去,最后总归的意思就是:以后要是再信老蒋这王八蛋,我宋哲元就他**是一个标准的傻蛋。

众人之中,最难受的就是萧振瀛。

宋哲元走后,他立即给蒋介石和汪精卫发电,指出:日人不过要主席致歉,政府却自觉自愿将干城撤职,措施之荒谬,使世界侧目,国人寒心,今后中国官吏将只知有日本矣

萧振瀛的身份和蒋介石汪精卫没法比,萧振瀛这么说那就是大放厥词了,是大不敬。

但没办法,萧振瀛这也是迫不得已,他必须把自己摘出来。

――――

萧振瀛的电报先到,随后,宋哲元的行前演讲也到了。

看着两份电文,蒋介石后悔了,他这时才意识到办了一件蠢事。

紧跟着,几天后,戴笠送来密报,宋哲元一到天津,就与陈秋生等汉奸过从甚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