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 第541部分

第541部分(2 / 2)

实际上,在此之前,蒋委员长就已经下令,调集了二十个主力师进驻西安。

这么做,长远来看自然是为了一旦机会到来就突袭延安,而从眼前看,则是一个信号,一个发给日本人的信号:**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所以别打了,赶紧让点步,然后你去打苏俄,我剿共匪。

这么一来,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有多好

为了示好,蒋委员长下令,以国际人道主义的名义,把三万多滞留中国的日本侨民、以及俘虏全都无条件地送回了日本。

放走侨民还没什么,因为不管什么人道不人道,日本也有很多中国侨民,但无条件把俘虏都放了,这就说不过去了。

这件事引起了一些波澜,尤其是遭到了黑神军的痛批,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弹,很快就风平浪静了。

现在,蒋委员长特希望日本人能理智一些,所以,既对日本释出善意,同时又加大力度,扩大物资兵员的调运规模,支持长城抗战。

日本当前的说法是需要一个面子,一个下台阶,但是,这个面子,这个台阶又实在是不好给。

因为,一旦给了,日本人要是欺骗他可怎么办?

这几天,蒋委员长都在为怎么给日本人一个面子发愁呢。

――――

十月三号,凌晨四点二十七分,蒋委员长正在梦中想着怎么给日本人一个面子时,日本人用炸弹来慰劳辛苦的蒋委员长了。

日军空袭

日军从吴淞强行抢滩登陆

消息传来,人人色变。

吉鸿昌、宋哲元、佟麟阁、秦德纯都看着韩立洪。

韩立洪最年轻,却早已是这些沙场老将的主心骨,尤其是在这个时候。

沉思片刻,韩立洪道:“日本内部有两派,一派是以陆相杉山元为首的主张先征服中国,然后再斗苏俄;另一派是以参谋本部第一部部长石原莞尔为首,他们认为苏俄才是日本最大的敌人,在打败苏俄之前,不能把力量消耗在中国战场,所以主张先打服苏俄,然后再征服中国。”

“两种主张,石原莞尔等人是少数派,但仍有很大的影响,日军在山海关长城受到重挫,会使得石原莞尔的影响力大增。所以,这一次,日军的计划可能是攻占上海,然后沿着津浦路,攻入华北。他们两路南北对进,把我们击溃,或者形成这种攻击态势之后,日军会停下来,要求谈判。”

说到这儿,顿了顿,韩立洪又道:“这只是计划,日军最终会怎么做,还要看战事的具体进行的如何。”

四个人都有些不解,韩立洪又解释道:“日军中下层等级森严,但日军高层一向有不服从命令的习惯。如果守淞沪的中央军打的极其顽强,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力量,那么,即便最后仍是战败,日军都极可能止步于上海,真心跟南京政府谈判。但是,如果淞沪守军没有大量消耗日军的力量,而是大溃败,那么,石原莞尔的影响力就会下降,到那时,攻占上海的日军可能有两种选择,一是北上,与长城外的日军实施南北对进,二是扩大战事,想一举令南京政府投降,征服整个中国。”

四人再度色变,宋哲元问道:“立洪,你认为上海会打的怎么样?”

韩立洪面色沉重。

'  '

二七二章 对策

二七二章对策

就几天的功夫,淞沪战场的态势已经基本恢复到了上一世的模样,但是,双方的力量对比却大大不同。

上一世,日本高层一开始并没有想要全面开战,他们只是想打局部战争,继续施行蚕食的策略,但正如侵入华北的日军一样,仗打的太顺利了,领兵的将领便不断扩大战事,最终导致中日之间的战争全面爆发。

因此,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之后,一开始,日军投入战场的部队只是海军陆战队,然后,随着战事扩大,又投入了两个师团,后来见打的不顺利,就又投入了三个师团,最后总共投入了八个师团六个旅团,三十万人,但这一世,韩立洪不用想也知道,日军必定一开始就投入了重兵,其规模至少得是三四个师团的兵力。

如果他估计的没错,日军一上来就投入三四个师团,甚至是四五个师团的兵力,而守军这一方呢,因为蒋介石的轻忽和可恶,把原本准备入投入淞沪战场的军队调去了西安对付**。

敌我双方的这种变化,就又导致了另一个结果,使得战事演变更加迅速,以致南京政府极可能来不及像上一世那么调重兵进入淞沪战场,所以,这次淞沪抗战的结果极可能不会像上一世那么惨,但会结束的更快。

轻轻叹了口气,韩立洪道:“一方偷袭成功,一方猝不及防,结果不难料想。”

宋哲元又问道:“那……我们怎么办?”

韩立洪闭上了眼睛。

他以为彻底改不了历史的走向,但没想到,还是没有,历史还是固执地按照原本的走向前进着。

只是,南京大屠杀的惨剧还会发生吗?汪精卫还会投敌,还会有那么多的国民党军队投敌吗?

他之所以手段异常酷烈,就是想以这种酷烈的手段给方方面面以警告,避免惨剧的发生。

但,可能吗?小鬼子都是畜生,会不会反而变本加厉?

半晌,韩立洪睁开眼睛,道:“军座,请阎锡山、韩复榘来京。”

――――

阎锡山和韩复榘来的都极麻溜,接到电报就来了。这二位,现在全都麻爪了。

阎锡山先到,因为给他发的电报早些。

宋哲元亲自到机场迎接,然后,陪着阎锡山到了香山的双清别墅。

客厅里只有韩立洪一个人,

阎锡山不认识韩立洪,见客厅里只有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他有些不解。

宋哲元给阎锡山介绍道:“百川兄,这位是韩立洪,他既是二十九军的情报处长,也是黑神军的大当家。”

阎锡山一听,眼珠子差点没鼓出来,但随即,他就知道这是真的,因为宋哲元没必要在这种事上欺骗他。

阎锡山是生意人,讲究个和气生财,长袖善舞,所以立即对韩立洪表达了十二万分的敬意。

三人坐下后,谈了一下上海的形势,然后,阎锡山道:“大当家,你说这可咋好?”

沉吟片刻,韩立洪道:“长城是守不住的,平津也将失陷,我想跟阎主席提个建议。”

阎锡山一听,心里就是一哆嗦,他知道韩立洪说的都是事实,不是吓他,于是赶紧道:“大当家的,你说。”

韩立洪道:“我想请阎主席把孟县、平定、昔阳、和顺、辽县、涉县五县交由二十九军驻防。”

这五县都是山西与河北的交界县,韩立洪的意思是让宋哲元的二十九军替他守边。要是没事儿的时候,这自然不行,但现在,他求之不得。

“可以,可以”阎锡山赶紧应道,然后又对宋哲元道:“那就有劳明轩了。”

宋哲元笑了笑,没说话。

韩立洪又道:“阎主席,一旦日军占领河北,山西的处境就将极为艰难,所以为了挖掘最大的潜力,这五县得要把土地分给百姓。”

太原是阎锡山的命根子,只要保住太原没事儿比什么都重要,阎锡山一咬牙,道:“行”

韩立洪道:“长治、晋城、运城三地交给**。”

长治、晋城、运城是山西与河南的交界地,但把三地交给**可跟交给二十九军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阎锡山不说话了。

韩立洪道:“阎主席,待会儿韩主席就会到,我会建议韩主席把灵宝、陕县、孟津、济源等地交给**。”

灵宝、陕县、孟津、济源等地是隔着太行山脉跟运城、晋城、长治等地交界的地区。

韩立洪又道:“阎主席,在这些偏僻苦寒之地,只有**有本事在短时间内把老百姓组织起来,使这一带成为铁墙铁壁。”

顿了顿,韩立洪继续道:“阎主席,这样一来,晋绥军和中央军只要守住晋北大同一线就可以确保山西无忧。”

迟疑了一下,阎锡山道:“这怕对蒋先生不好交代。”

沉默半晌,韩立洪道:“阎主席,只要黑神军在华北一天,即便太原失陷敌手,等到将来光复的那一天,太原还是阎主席的。”

怦然心动,阎锡山道:“大当家的,我答应了,但是,我有个条件。”

韩立洪道:“阎主席请说。”

阎锡山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