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崇禧先开口问道:“韩先生,法国人自顾不暇,又不堪一击,我们为什么不把越南、柬埔寨和寮国都拿过来?”
沉吟了一下,韩立洪道:“白将军,列强现在是自顾不暇,但战争总会结束的,而我们的国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落后于列强。一旦战争结束,列强抽身,他们就会来对付我们。开战我们或许不怕,但如果列强挑动各族独立,我们将穷于应付而得不偿失。”
顿了顿,韩立洪继续道:“我们现在的核心目标是尽一切可能提升国力,这是一切的根本。等到我们的国力可以压过列强,我们想要什么得不到?所以,我们的一切动作都要以此为根本来做……”
韩立洪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尤其着重指出,只要占据重要节点,就完全没有必要占领更多的土地。
对韩立洪的主张,白崇禧多少还有点不服气,但龙云和李宗仁都已经拜服,他们作为政治家,很容易理解韩立洪所说的重要性。
白崇禧道:“韩先生,你说大战过后,列强的殖民地都会纷纷独立,这真可能吗?”
韩立洪道:“列强之间的大战会极大地削弱他们的力量,我们能有今天,就是一次欧洲大战的遗泽。这次大战,现在就可以断言,其惨烈程度将远远超过一次欧战大战,对列强国力的损害难以估量。”
这会儿,白崇禧也听明白了,他道:“我们支持东南亚各国独立?”
笑了笑,韩立洪道:“白将军,我们不但要支持东南亚各国独立,更要设法多建,同时也要趁机建立一些我们华人的国家。”
白崇禧一听,眼睛就瞪圆了。韩立洪太坏太狡猾了,他服了。
看到三人都听进去了,韩立洪也松了口气,他最怕的就是他们冒进,那将造成很多不必要的严重后果,所以不得不又展现了他的先见之明。
随后,他们开始商谈管制北越的问题。
北越自然不能分开管理,广西和云南一家一半,还是得要统一管理。
虽然牵涉的利益巨大,但好在龙云和李宗仁、白崇禧都是做大事的明白人,何况又有黑神军居中调节,所以,总的原则一确定下来,其他的事儿就都好办。
最后,确定下来的原则是三方共治。
三方共治也是三方制衡,彼此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其中,黑神军不涉及利益,北越的利益都由云南、广西协调分配,黑神军不要一丝一毫。
黑神军虽然不要利益,但有极大的权柄,那就是督察之权,黑神军有权处置任何违法乱纪之人事。
这种事儿本来是极其麻烦,极其不好处理的,但因为有了黑神军,就使得事情很容易趋近于理想化的状态。
别人不清楚,但韩立洪清楚,东南大势底定。
--------
不行了,求月票,求推举票
' '
三六章 王淦昌和原子弹
三〇六章王淦昌和原子弹
瑞雪飘飘,一辆马车驶进了韩园。
韩园就是团河行宫,韩立洪把名字改了。
“韩园”这个名字不是随便改的,而是有很强烈的政治意涵,它再一次强调了韩立洪的政治立场,他是中国传统政治的维护者和实践者,和**的政治主张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一点,对很多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原本支持蒋介石的那些人。
对这些人而言,**是不共戴天的,是根本不可以合作的,而韩立洪和黑神军,不管某些具体的政策如何激烈,但他们是可以共存的,是可以合作的。
现在的北京变成了一块磁力越来越强的磁石,吸引着全中国各种各样的有钱人和有本事有想法的人,尤其是那些对文化有所追求的人。
北京城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脱变成富人之城,真正成了寸土寸金之地,房价是正常年景的二十倍不止,而且上升的劲头依然强劲。
北京城里的不少老百姓都把房子卖了,搬到其他城市当富翁去了。如今,还留在京城的普通百姓都是有手艺的,可以赚到足够钱的人家,比如特色小吃。
京城里什么都贵,这儿的凉水不是贵三分,而是贵三倍。
居大不易,古往今来,没有北京城更适合这三个字了。
京城里的物价飞涨,但对周边其他地方的物价基本影响不大,实际上,京城里的物价贵不是贵别的,贵的是地,再说白点,就是身份。
比如,不讲究身份的老百姓,想要便宜,那就受点累,去北京城以外的地方去买。
当然,京城的东西贵那是真贵,但好也是真好,绝对都是顶级的。不过,缺德也就缺德在这儿,京城里就没有不好的东西,次一点的都没有。
“居大不易”自然是韩立洪授意卢文昭一手搞出来的,他这么做,既是宰肥羊,更是加大京城的吸引力。
大有钱的不在乎这点花费,真有本事又没那么有钱的,不管在不在政府体系内做事儿,政府都给待遇,分出三六九等,本事越大,过的就越舒服。
这不仅是钱,更是荣耀。
所以,现在的北京城里住的主要是三类人,一类是大有钱的,一类是有本事的,最后一类是给大有钱和有本事的提供各种服务的人,这包括政府体系里的人。
这样的北京城自然是享受之地,别说乞丐了,杂七杂八的也都不见了,所有的店铺买卖都是给富人服务的,治安那更是好的没话说,一个金元宝掉地上都没人捡。
京城,成了中国人的梦想之地。
大街上,跑的不是外国产的轿车,而是中国传统的马车,京城的生活是超慢节奏的,不需要汽车的速度。
现在,在新建的保定,最大规模的工厂不是别的,就是生产这种马车的,一辆顶级的马车比一辆美国产的庞蒂克轿车都贵。
北京城是一座纯粹享受型的城市,而且是绝对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心理的城市,这使得很多初到北京城的人,都感觉京城跨越了满清,似乎是直接从明朝鼎盛时期过来的。
北京城,迷人极了,但很少有人能认识到,这样的北京城既是韩立洪可劲搂钱的温柔大耙子,更是重建民族传统自信的利器。
文化这种东西,尤其是艺术,说穿了,都是那些闲的蛋疼的人弄出来的玩意,是那些生活极度闲适的人的高雅品位。
所以,尽管时间还不长,但聚集了整个中国的精华,北京城的人文气息极度浓厚。
面对这样的北京城,不要说是现在的西方,就是六七十年后的西方,那也是垃圾。
那些从上海,或是留洋回来的时尚一派,到了京城,很快就会觉得自己变成了可笑的土鳖。
在京城,穿西服打领带,小头抹得倍亮,这都没什么,但若和中国人说话拽洋文,或是动不动就洋人如何,那立马就成小丑了。
这是强势文化的心理自信。
上一世,曾经有人说过,什么时候小孩子要学乐器,父母让孩子学的不是钢琴,而是二胡的时候,那中国就真的崛起了。
韩立洪原本以为这很难,但他没想到,竟是出乎意料的容易,而且,在文化自信回归的同时,也没有矫枉过正的毛病,没有出现固步自封,贬低西方文化的现象。
当然,个别的不是没有,但那远那不是主流。
马车里的客人是王淦昌。
老实说,韩立洪对这个大师那个大师,恭敬都很有限,但对王淦昌这些科学家,那绝对是没说的,他们很多人来韩园不需预约,随时都可以。
至于待遇什么的,根本不用提。
对王淦昌这些人,韩立洪就好像是亏欠了儿女的父母,有一种很强烈的补偿的心理。
王淦昌很年轻,只比韩立洪大几岁,他们早就成了朋友。
韩立洪一直再等王淦昌来,但他不知道要等多久。王淦昌就是王淦昌,没让他久等。
王淦昌来韩园,韩立洪从不迎接,两人都很随意,朋友之间的那种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