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行景解的围,筷子伸得老长,将自己烫熟的肉夹在了行昭跟前的粉彩小碟儿里:“您可别折腾莲蓉了!阿兄烫给你吃!”
惹得行明与行时伸着头,直嚷着也要,行景只好挨个儿烫好,又额外给行晴与行昀也烫了一碟,还特别细心交代行晴“羊肉才起来,烫。你们在湖广多年,忘了黄豆酱什么味儿没?”,烟雾迷蒙中行晴红着一张脸道了谢。
行昭边吃,边看得笑。什么是君子,不是不苟言笑、处事冷漠才叫君子。行景虽不擅书,但品性端方,知礼护幼,心细温和,这才叫有君子之风。
一顿饭从夕阳西下,吃到斗转星移。头桌上,三爷去敬贺琰,贺琰一口气喝干,大夫人斟酒去哄贺琰,他也喝,二爷一直缠着贺琰喝,倒把自己喝趴了
,贺琰只红了脸。太夫人瞧了眼更漏,笑呵呵地吩咐人去打帘子,外头天际处“噼里啪啦”地响起几声。
一众孩子连忙撒了筷子,跑到阶前去瞧,深宝蓝的天儿上熠熠生辉,正红的碧蓝的深黄的颜色,簇成了几朵国色牡丹花,隔着月色下波光粼粼的湖面遥
遥地看,真是十分好看。一朵接着一朵地灭,天际上却始终有几朵花儿在那儿。
行时前几年还小,没看过,这回头一回看,看得又拍手又叫又笑,把太夫人逗得乐,搂着几个孩子笑。
就有小厮跑过来,直唤:“宫里来赏了!”
这回轮到大夫人瞧更漏了,瞧后笑着去搀太夫人:“算算时候也差不多。”
临安侯府这样的人家,每年都能在接到宫里的赏,东西不贵重,表现的是天家看重贺家的一片心。
一行人就往二门去,二门前有个大院子,院子里灯火辉煌,有一个内侍打扮的人立在最前头,身后几个人弓着身子正将几抬楠木箱子放下来。那内侍见
人来了,笑着先问太夫人和贺琰好:“咱家恭祝贺太夫人长命百岁,福寿安康!侯爷官运亨通!”
太夫人笑着让人塞了个大红封去,嘴里说:“托贵人的福!”
贺琰笑问:“贵人这是还有几家儿要走呢?”
那内侍搭着个拂尘,望了眼贺琰,笑应:“您这儿是头一家!不仅圣上赐了赏,太后娘娘也赐了下来!得两处赏,您是头一份!”边说着话儿又从袖里拿了卷五彩绣九爪金龙踏云纹布卷儿来,这东西阖府都熟,连忙都跪下了。行昭跪在最后头,大过年下圣旨这是做什么呢?边想边听那内侍尖细的声音说:“临安侯贺琰嫡长女贺行昭接旨!”
行昭怔住,连忙往前小跑,又跪伏在地上。
“奉天诰命,皇帝制曰。临安候贺琰嫡长女贺氏,定京盂县人,名门毓秀,幼承庭训。年少且淑和,性方且柔嘉。封温阳县主。。。。”
行昭愣在原地,前世有这一出吗?没有吧!
来不及细想,谢过恩,那内侍又将那几台贺礼留下,道了个贺:“恭喜温阳县主得封!初五,可记得去慈和宫叩头谢恩呢!”
这算是点明了是谁封的这名号,不是姨母封的,是顾太后。。。。
行昭愣在冰凉的青砖地上没回过神,太夫人却回过神来了,招呼着人去又去打赏内侍。
内侍一走,满院子里的人眉飞色舞起来,二夫人喜气洋洋地向大夫人讨酒喝,却被太夫人喝住,“我们家皇后出过,太后出过,县主也出过!沉住点气,心里念着皇恩浩荡就好!”
太夫人此话一出,都静默下去了。也是,大周朝的县主既无封邑,又无赏地,除了每年能得一点俸禄,倒也没什么大用处。贺家还不缺个县主来撑门面
。大夫人虽高兴,也有些遗憾怎么不将景哥儿的世子位也一道封了呢,好歹凑个双喜临门。这样一想,便拉着二夫人与三夫人去搀太夫人,又往里头走。
行昭却心乱如麻,忽而福至心灵,“蹭”地一下,起了身去瞧放在匣子上的清单,果然在上头找到了一个前世没有的东西——半边刻明月流水纹路的白玉铜镜,指名给大夫人的!
行昭一眼就看见了放在托盘里的那半面铜镜,这分明是对物!太后赐给大夫人的只是阴面!
“母亲也得了个怪东西!”行昭扬了扬手里头的那半面镜子,高声唤道。
大夫人接过那半面镜子,有些诧异地左右打量,口里边念叨:“这东西。。。我怎么像在哪里见过。。。。”
贺琰本是站在灯下与三爷说着话,余光瞥到有一处反光,心头莫名一颤,撇下三爷快步上前去。一把拿过大夫人手里的镜子,看清了,面色陡然垮了下
来,这样的半镜他也有一个,是刻阳文的。他一个,应邑一个,是十六岁那年两人分离时留作念想的,凑在一起才是个完整的太极状圆镜!
如今却以太后的名义送过来,太后应当是知道了,太后将破镜送来,是要破镜重圆的意思?那皇上知道吗?皇上的态度又是怎么样呢?指名给方氏,是为了警告他还是紧逼他?太后要插手了吗?
贺琰的面色在大红灯笼下,显得青白一片。大夫人则莫名其妙地望着他。
行昭见贺琰反常,心落到了谷底,对半之物常常是有情之人一人一半,这个是阴面,那另一个就是阳面。阳面在哪里?不难猜出阳面在贺琰那里。那她能不能理解为太后已经知道了应邑与贺琰的情事,并且表示赞同,而突然册封自己县主,只是为了表示补偿与安抚呢。。。。
第三十一章 谢恩
更新时间2013…8…20 19:43:43 字数:3010
太夫人沉得住气,大夫人一无所知,贺琰欲盖弥彰,几个关键人物都是一派风轻云淡,故而大家无论对行昭获封县主,还是太后赐下莫名其妙的对镜,都缄口不言,粉饰太平。
只有行昭的心中像有几百只老鼠齐挠一样,直痒。
初一初二不出门,初三初四扫祖坟,一连几天行昭都没有逮到机会和太夫人独处。到了初五,又要套上马车进宫谢恩去。阖家里,太夫人是超品夫人,大夫人是一品诰命,贺三爷的迁令下来了,总算是升上了堂官五品,三夫人的诰命却还没来得及。故而这次去的,也就是太夫人与大夫人,再加个新出炉的温阳县主,贺行昭。
进宫谢恩是大事,皆是按品大装,几人一车。车上,大夫人显得很高兴,和太夫人天南海北地扯,太夫人笑着应和。
拐过顺真门,就进皇城了,论你多大的勋贵,多高的官都要在这里下车。
慈和宫的内侍便领着往里走,太夫人笑着同他打招呼,又问了“。。。都有谁家的夫人到了?”内侍一一答了,不过来了两三家人。行昭心忖,贺家向来都是赶早不赶晚的。
进慈和宫次间候着,将进去,就有信中候闵家的太夫人带着几个媳妇来打招呼。大周的丹书铁券之家被废得越来越少,到了这一朝,一只手就能数过来,勋贵之间就更惺惺相惜了。
太夫人亲亲热热地和闵太夫人拉着手从养生饮食聊到儿女亲事,闵太夫人边拿眼瞧行昭边拉着太夫人的手说:“可惜我们阿范比温阳县主大了近十岁,否则我一定来提亲。”
县主没有特定副制,行昭穿着件银红双福纹镶锦竹斓边高腰襦裙,髻上簪了朵品红色的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