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董懿娜作品集 > 第14部分

第14部分(1 / 2)

>份丰厚的奖励——多半是一套书或是带我上公园去一次,如果坚持一个月我

就以任点一样自己喜爱的东西。即便如此,我也不曾动过心,现在想来一小

半是我生活不爱运动,一大半是我对同龄人总有些不愿为伍的心态。直到现

在,我的大多数朋友都是年长于我的。每当有父母的朋友来,我总爱静静地

坐在一旁听他们说话。那时候希望自己快快长大的愿望是很厉害的。

我念中学以后,父母的生活因被商务所缠而变得忙碌。我理想中的生

活应该是恬静的,可以给自己留充裕的时间看书和休息,而不是象父母亲那

般忙个不停。那时候我还没意识到,如果没有富足的经济基础,再理想的生

活也会变得不理想了。我那时就想,将来我可以写文章为生——那时候我对

当作家还没形成概念,我只是想我喜欢写就写吧,况且在学校里总爱到语文

老师的夸耀就更有信心了。我的这种怪念头很轻易地就将父母寄于我的希望

击碎了——原来他们是指望我学商或是出国留学学习管理之类的学科。多年

以后,我的妹妹学了外贸专业,这多少给了他们一些安慰。事实上,我觉得

我在这方面的才华并不弱,只是一点儿兴趣都提不上来。一想到如果从了商

就会没有时间看小说没有时间与朋友闲聊没有时间写一点自己的心得,就有

了一种本能的抗拒。父母亲曾花心思想调教我,可后来他们就放弃了。父亲

说,我的倔强非常象我的母亲,除非我自己作出选择,否则,一切外在的力

量都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我就这样很安于我的生活,经常象个深身绑满汽球在空中飘的人。我

的努力开始有成绩了,我的文章开始在报纸和杂志上刊出,而且越来越多。

我的亲戚们读到后就会用电话来,多半是我父母接到,于是他们感到很高兴。

后来他们的朋友知道了,也会送来溢美之词,他们感到有点骄傲了。这样一

个古怪的不听话的爱折腾的骇子终究还是有了点出息。

妹妹和我的个性是迥然不同的。我是时而静时而动,妹妹是彻底地开

朗而可爱。我到了念大学以后开始听到有人夸赞我是美丽的,往往还会这样

说:人长得还可以,气质是很好的。我知道了气质对于我比美丽更重要,这

可以理解成一种赞扬也可以理解成没有天生丽质的一种自我解脱。可妹妹却

是真的很靓,天生的白净,无论是在太阳下暴晒多久也见黑,浓眉大眼,秀

气中略带点英气,唯有牙齿长得不好。小时候,我和她吵架总要挖苦她有一

副“恐龙牙”,是“窟窿牙”的谐音,这样说来可更添些狰狞的感觉。我们

俩长得很不相像。

她自小就有小男生的习性,聪明但不好学,可是因为太聪明的缘故,

老师对于这样的学生往往是束手无措的,她也自小懂得察颜观色,很少惹得

父母生气,不象我性格中有那种耿直的成份,犟强是很厉害的,我总怀疑她

的细胞中有商界人士的天生禀赋,要不然十八、九岁的她怎就能对繁复的商

务掌握得得心应手了呢?我向来就是迁就她,觉得她真是一个可爱无比的精

灵,她找我聊聊她的想法或是钻到我的被子里来搂着我说一些悄悄话的时

候,我感到有妹妹真是一种幸福。她经常在她的同学们中夸赞我,有时她的

同学从报上读到我写的东西便告诉她,她会得意洋洋的,有时候我也会被她

的任性和无理取闹搞得心烦,甚至会火冒三丈。我曾经动手打过她一次,那

次离现在已经很久了,现在想来很是悔意。看到她饱含着眼泪愤愤然又无计

可施的样子心就立刻软了。我们不知吵闹过多少回,又在一起欢笑嘻戏变着

法子蒙父母多少回,互相牵挂、担心过多少回了。我有一次对妈妈说,幸亏

你生了我们俩,要不然想吵架都找不到人,两个孩子有独生子女所不能享有

到的快乐。

当我念大学以后,我对家的感觉是日愈感到亲切和难舍。当我到外地

去继续我的大学生涯的时候,这份感觉更加浓重地缠绕着我。我惧怕疾病和

意外的伤害来袭击我家里的人,经常打长途回家,家中自然是一切安好。我

突然发觉我骨子里是极恋家的。也日愈感到父母这么多年来对我付出的辛劳

是永远无法偿还的。离家远了,有了距离,彼此平时不太相容的习性都变得

恍惚起来了,唯有一种浓厚的亲情经常在平常的日子莫名奇妙地涌起。我甚

至感到,我已经到了应该照顾我父母的时候,尽管他们还正值中年。我几次

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这样对自己说,我不可以辜负自己,更不可以辜负

我的家人。

血缘是一种最奇妙的东西,天涯海角,时光荏苒,物换事迁,它不但

不会疏远、冲淡、更改,反而日愈浓烈而久远。

经典影片

--那一袭绛红

'远景'多年以前的那个初夏,一个念中学的女孩去机场送父亲和母亲

远行。虽是短暂的分别,却如同久别一般的惆怅。

'近景'母亲穿着一袭绛红的旗袍,丝绸的那种,飘逸轻柔,女儿好几

次伸手去拽住那一袭绛红,那软滑的绛红一不小心就从女儿的掌心逃开了。

'旁白'那时候,穿旗袍的人很少,母亲娇小玲珑,那袭醉人的绛红是

所到之处的焦点。

母亲和父亲携手的背影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幸福的女人被心爱的人携

着,最能体现那种韵致的是一袭旗袍,最能体现那份情调的是那种绛红。

'淡出叠印'年迈的外祖母年轻时那些穿着旗袍的倩影都已留在了一张

张褪了色的相片上。'镜头摇'那些旗袍的质地、剪裁和颜色里藏着外祖母年

轻时的或喜或悲以及所有褪了色的或永远不会褪色的回忆。那些旗袍大都是

布的,暗底碎花的很多,也有几件是缎子的。那些旗袍大多很朴素,就在这

朴素的料子里藏着一个女人从少女时代到年逾古稀所有的希冀与遗憾。

'特写'那件绛红色的软缎旗袍是外婆每逢节日要穿的,很多年过去了,

那色彩非但没有淡化却反而是明艳依旧。那袭绛红蕴着一个女人的心境;那

些泪水那些微笑那些坚韧以及含辛茹苦融成的点点滴滴,滋润着她心目中的

这件华服,故而它是永远鲜亮的。

'旁白'外婆和母亲都喜欢那样的色彩。如今这样的色彩好寻,然而那

种古风雅韵,大街小巷那些笑意浅浅步子悠然的女子如何能寻得见?那份景

致,忆起来恍若隔世。

'中景'年轻的女孩的衣橱挂满了各式服装,却从来没有过一件旗袍。

母亲的几件旗袍已经好久没有人碰了,当年太清瘦太娇小的母亲已经开始发

福。那袭醉人的绛红只在衣橱打开的一瞬间含着静美开放。

'旁白'好几次,我伸出手将那一袭绛红揉在掌心,那种幽滑和柔软让

人有一种深至切肤的欣慰与哀惋。我曾和好友谈,我们都没有出生在那样的

时代,倘若是,那么也许十一二岁就会穿一袭蓝布旗袍了,那样清瘦的身躯

裹在旗袍里定然会让人生出怜惜之情。然后旗袍等着你长大,等着时光荏苒,

然后你将它的韵致一点一滴地体现出来。想象者一群女生穿着最朴素的士林

蓝旗袍斜斜地穿街而过,无端会生出那么多的向往。

'切入'年轻女孩的女友途经新加坡,打电话回来说,她在那里逢到一

家极好的裁缝店,老板最擅做旗袍。

'近景'女友回来,捎回一大堆礼物,有一个古褐色的盒子递到年轻女

孩的面前。

'特写'是一袭旗袍,是一袭绛红色的旗袍。

'旁白'多年来的那种企羡和超越服饰之上的那份钟爱之情,当那袭绛

红拢上身的那瞬间,悄然盈成一种满足。

'镜头摇'两个年轻女子没有去招摇过市,往日的疯疯癫癫倒被旗袍收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