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1 / 2)

>  张妈妈怜悯的看着她,叹了口气道:杜姑娘,你节哀吧。

杜燕婉抹了把泪:回府!

杜姑娘,您是奉旨修行诵经一年,没有旨意,侯府也不敢放你走呀。张妈妈悠然说道。

我管它什么……杜燕婉已处于暴怒的边缘,一句大不敬的话就要脱口而出。

丹华出手迅速,捂住了她的嘴:姑娘别急。孝道大过天,皇上也会体恤你一片孝心的。

张妈妈遗憾不己,越发撩拨起来:杜姑娘就安心等着吧。瞧这天色,过不了多久宫门就落匙了。明日皇上得知,定会下旨让你回府的。

她一刻都留不了。只要想到母亲,杜燕婉忍了半年的脾气终于爆发出来,挣脱了丹华骂道:家母病逝,回府奔丧理所当然。开国侯府拿着鸡毛当令箭,还有没有良心?

张妈妈眼睛一亮:哎哟,杜姑娘,你怎么能说皇上的旨意是……鸡毛呢?这可是大不敬呀!两位嬷嬷从宫里出来,宫规定比老身知晓的清楚。不知道宫里头谁敢这么说,是个什么罪?

丹华心里哀叹。空青你这位妹妹可真是个火爆性子。她不等两位嬷嬷开口,上前一步挡在了杜燕婉身前:这位管事妈妈嘴里尽说什么胡话来着?我家姑娘什么都没说过。

大家都听到了,还能当面抵赖?张妈妈气得跳脚:大家都听到了,你这贱婢竟然敢抵赖!赖得掉么?

庵堂里两位嬷嬷,杜燕婉,朵儿和丹华。还有张妈妈和她带来的两个丫头。

杜燕婉愤愤的瞪着张氏,依着她的脾气,早挥着鞭子抽死这个老虔婆了。皇上知道了,能不让她回府吗?可崔家偏偏要拿捏着这点。

姑娘,孙少爷可是叮嘱过奴婢,要奴婢好生拘着你的脾气。姑娘安心等皇上下旨吧,与其和这老虔婆争论,不如去给夫人诵卷经才是孝道。丹华抬出了杜燕绥。

杜燕婉忍了又忍,眼泪簌簌掉落,扭身就去了后堂。朵儿也跟着去了。

丹华对两位嬷嬷一笑:天气冷,嬷嬷请回房歇着吧。

两位嬷嬷受了武昭仪的嘱咐,笑了笑道:正是,我们什么都没听到。

携手去了。

张妈妈气结:我们可都听到了!

跟来的两个丫头脆生生的说道:奴婢也听到了。

眼前一花,两个丫头颈间挨了一掌,软软的瘫倒在地上。

丹华拍拍手,朝张妈妈一笑:死人什么都没听到!

你……你别乱来,这是开国侯府!来……张妈妈见两个丫头连哼都没哼就倒在地上,心里怕极,张口就要呼救。

丹华又是一掌劈下,直接打晕了事。

她用脚踢了踢张妈妈。迈着碎步走到了门口。一名侍卫正贴着耳朵听动静,庵门猛的被拉开。吓得往后缩了缩。

丹华眉眼含笑:侍卫大哥,贵府张妈妈正在劝慰我家姑娘,大概会多留会儿,嘱我出来告诉你们一声。

知道了。侍卫站直了身,重新守在了门口。

丹华关了门,回去抽了三人的腰带,掏了帕子堵上嘴,绑了个结实。这才去了后堂:二姑娘,你安心诵经,等我打探消息回来再做打算。你若一意冲动,便是害了你哥哥和杜家。

她回房换了夜行衣,轻巧的从家庵后面翻了出去。

崔府家庵位于后花园一角,离后院墙并不远。丹华一路避着府里巡视的丫头婆子,慢慢摸近了围墙,就听到身旁响起个冷淡的声音:少夫人进宫讨旨意去了。劝二姑娘稍安勿躁。

他来了。丹华松了口气。转过身,看到树后阴影处站着个穿黑色武士服,蒙着面巾的男子。每月初一十五,他都会来和自己碰头。两人都是黑巾蒙面,看不清楚对方的面目。丹华一直好奇,他会是杜家的什么人。

话不多,说完就走。这次也不例外。黑七说完灵巧的攀上围墙。

丹华看了他一眼,转身返回。

☆、危险

危险

岑三娘在马车里除了孝服,里面只穿着一件青色的缎面窄袖小袄,白色长裙。头上早就摘了首饰,用了几枚束发的银簪。她递了贴子求见皇帝。

那内侍为难的看了看天色,好心的劝道:杜夫人,酉正宫门关闭,不到半个时辰了,您明日再来吧。

岑三娘分外失望。心想只能先委屈燕婉一日了,带着阿秋正要离开。

只见宫里匆匆行来一名内侍,叫道:可是杜国公府少夫人?

岑三娘诧异的回头,那内侍跑得满头大汗,说道:皇后娘娘召见,杜夫人随咱家来吧!

可是宫门快要关闭……岑三娘心生警惕。

那内侍冷笑一声:娘娘召见,杜夫人不奉召吗?

岑三娘担不起这句话,看了眼先前劝自己的内侍,吩咐阿秋道:你先坐了马车回去瞧瞧家里的情况添件衣裳,告诉老太太,皇后娘娘召我进宫。宫门快要落匙,万一回不来,老太太也不至焦急。

阿秋应了,目送着岑三娘进了宫去,这才转身坐了马车回府。

那内侍请岑三娘上了轿,抬着她飞快的行走。

既来之且安之吧。岑三娘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从她离了开国侯府赶到宫城,这内侍跑得急,想必皇后也才得了消息。

轿子停下来,岑三娘出来,看了眼,的确是皇后寝宫。想着宫门前那么多人瞧着,自己被皇后召见,又安心不少。

进得皇后宫中,引路的宫女将岑三娘领进了一间偏殿:杜夫人请在此稍候,娘娘正在用膳。

她行了礼出去。

岑三娘才坐下就跳了起来。她突然发现这间偏殿里连个侍候和内侍和宫女都没有。这太奇怪了。

她忍着慌乱,走到门口。左右一望,四处静悄悄的。皇后要做什么?她可是正经递了名帖进宫的。

岑三娘看着天色慢慢黑下来,宫门快要落匙了。再不出宫,今晚她就回不了府。

杜燕绥曾说过,宫里是不能随意走动的,一旦乱走动,极可能被禁军当成刺客捉拿。皇后故意引她至空无一人的偏殿,是想让她忍不住随意走动,给她安个罪名吗?

大不了在宫里住一晚。大伯婶过府帮忙,老太太也知道她进宫未回,府里出不了乱子。岑三娘告诫自己一定要冷静。

她返回偏殿忍耐着继续等着。

听到宫城鼓楼的鼓咚咚敲响,岑三娘心头一紧,宫门关闭了。既然出不去了,就安心等着皇后出招吧。

崔皇后用过膳,问身边的内侍安子:杜夫人还在偏殿候着?

安子恭声答道:未出殿门一步。

崔皇后哼了声:她倒是谨慎!传吧。

这个时候赶往淮南道的杜燕绥已得到了消息吧?母亲病逝,祖母病危,小姑尚未返家。如果媳妇再出点事,杜燕绥还会继续前行么?他出城不过几个时辰,只要他趁夜色偷偷返回长安,他就死定了。

岑三娘终于见到了崔皇后。她平静的行了大礼:臣妾拜见皇后娘娘。

崔皇后和声说道:宫门快要落匙,杜夫人怎么才想要进宫?本宫身边的人瞧着禀了本宫,本宫甚是好奇。

宫门已经关了,你喊我来就为了好奇?岑三娘像是不知道皇后在明知故问,神色哀伤:今日相公出征,才走没多久,母亲便病逝了。臣妾是来宫里求旨,准我家姑娘回家奔丧的。

哦,竟有此事!崔皇后满脸诧异,伸手虚扶道,杜夫人快快起身,赐座。

岑三娘谢了恩,起身落座,绝口不提宫门已闭,自己出不了宫的事,垂着眉眼一副娴静的姿态。

瞧这小脸冻得,怎连件披风都没穿。来人,去将尚宫局新进的那件银白色缎子面貂鼠出锋斗蓬拿来赏给杜夫人。再去煎热茶送来。崔后关怀有加,又是赐披风又是赐热茶。

岑三娘不得不再次起身跪谢:臣妾谢娘娘关心。

崔皇后似是现在才想起来:孝道大过天,杜姑娘回府奔丧理所当然。只是旨意是皇上下的,本宫有心,却也要告诉皇上一声。不如送杜夫人去见皇上吧。

岑三娘能说什么?只能再谢恩。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