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三句不离本行。”温青看着那只鸡,心下一急,伸手抓了剩下的鸡,抱在手里就吃。
梁氏瞧得拧眉,她总觉得温青不同,看来近来真是饿坏了,居然这样吃鸡,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哪个山沟里出来的大粗汉。
温青一边吃,一边道:“让他们在新兵营待一阵子也好,幸许宋珀能杀杀他们兄弟俩的纨绔性子。”
梁氏道:“中太太担心他们被练得丢了命。”
“宋家是为了给小太太出气,但还不至给小太太惹麻烦,要是温墨、温玄真死在新兵营,小太太还能在温家抬头做人。宋都督父子可不是笨蛋,这么浅显的道理,我能懂,他们还能不懂。中太太是关心则乱,你还能不明白?”
梁氏不是不明白,而是忽视了这点。顿时脑子里豁然开朗,觉得温青这话颇有些道理,点头道:“过两日,我就与中太太回话。”
温青道:“你也吃,妹妹也吃,这么一大桌的好东西,你们怎么不吃,你说你们俩,俩个人加起来还不如我一个人吃的多呢,难怪你们一个比一个瘦。”
近来,温青又晒黑了。
但那一双眼睛似乎更明亮了,说话的嗓门一分沙哑里带了七分洪亮。
温青累及了,饱餐了一顿,歇了一会儿,躺在暖榻上就睡着了,他打着雷样的呼噜声。
温彩蹙眉,顿时有些同情地看着梁氏。
梁氏笑道:“候爷寻常不打呼的,只是近来太累才打呼。这五军都督可真不是寻常能干的,衙门、兵营两边都得管。”
*
又两日后,梁氏让汪婶子去温府传话,“我们家奶奶说,候爷正想着办法,只是宋家说话拿主意的都是宋都督、宋大爷,一直都很忙,候爷还没见着他们的面,但递了话给他们。”
汪婶子离开后,何氏失魂落魄,以前两个儿子天天在跟前晃悠觉得心烦,如今几天没见着,更觉得心烦。
何婆子道:“太太,要不预备些银钱。”
“我哪里有。”
“你可以找舅老爷借些,这些年你给舅老爷、舅太太的好东西可不少。”
何氏想着,原不想凑钱的,瞧这模样,如果不拿打点银钱,许温青还真不管了。温青可以拖,但她拖不起,万一两个儿子缺胳膊少腿,或是没了命……
她不敢再想下去。
何氏拾掇了一
番,备了轿子,带着何婆子回了娘家。
何老爷早前还任官职,去冬却免了官,赋闲在家,也正想走了门子谋过一官半职,正愁着打点银子,银子少了,没人理睬,这银子多了一时半会儿又愁不齐。
正烦恼,突地听下人禀道:“老爷,二姑太太回来了!”
何老爷未开口,何太太立马道:“快请,快请,志敏可有些日子没来了。”
下人们奉了茶点,姑嫂二人寒喧了几句。
何老爷轻叹一声,摇头,再摇头,一副郁郁不得志的模样。
何太太道:“志敏啊,我们家的日子快揭不开锅了!唉,就是家里的下人都打发了不少,如今这身边就留一半使唤的了,我每天起来还要亲自下厨做饭呢,唉……”
何氏想管,可已经没有这精力了。
她两个儿子现在还不知在受什么苦。
“大哥。”她唤了一声,“先挪借五千两银子给我呗……”
原是哭穷的何太太,脸色刷的一下就变了。
还在叹息的何老爷也瞬间变成了冰冷模样。
何家几位爷听说何太太回来了,跟说好似的都来到了上房。
远远儿的,就听到何太太叫苦叫穷的声音:“以前,我们家也是六菜一汤,现在就只能两菜一汤,一家子二十多口人,每天就吃二斤肉,连塞牙缝都不够。姑子啊,我们哪里还有钱?你看你大哥身上穿的,这身衣裳还是三年前做的呢,袖口都毛了……”
几位爷、小姐快走几步,他们的姑母最是个顾娘家的,听说当年在她最阔绰的时候,一出手就给了何老爷一万两银票,之后便是一千、二千两的给,最少也是五百两。
何家老太爷在世时,官居礼部尚书,那时也是何家最鼎盛、风光之时。何家的子孙的日子也过得最好,而何氏便是在那时候嫁给了英俊、倜傥的温子群。
何家也是地道的京城人氏,是京城北坡县人,就如同西山县的温氏一样。
“给姑母问安!”
“给姑母请安!”
“美玉拜见姑母!”
☆、第280章 借钱
第280章借钱
何家成亲的、没成亲的,无论是嫡出的还是庶出的,此刻鱼贯而入,都陆续与何氏请安问好,之后便静立在两侧,静静地看着何氏与何老爷夫妇。
何氏扬了扬下颌,这些年她给娘家的钱财可不少,“大哥,你就先拆借五千两银子给我,我有急用!”
从来,只有他们拿别人的东西,何曾有他们拿出去的道理。
即便这个来借钱的人是他妹妹,他也不能借候。
何氏在温家的日子,何老爷夫妇都是听说过。
他们还有一大家子人呢,现在何老爷没有官职,只保留了同进士的功名在身,想入仕就得细细地打点芑。
不待何老爷开口拒绝,何太太道:“姑子啊,你看我们像是有钱的吗?真是没有哇。”
何氏陡地呼道:“没有,没有……”
她才不信没有,这何家的高墙大院修得如此气派,屋子里的摆设更是精致漂亮,殷实官宦人家才有的名贵汝瓷、景德镇的白瓷也是绝无仅有的式样……就这些东西,唯有底蕴世家才用得起。
汝瓷虽不如珍宝,可这式样原是天下只得三套的,一套在宫中,一套在瑞王府,还有现在摆着的这套更是当年先帝赏给何老太爷的。
何老太爷在世时,可是先帝的宠臣,得的值钱东西不少。
何老太爷没了后,何老爷夫妇就见天地与何氏哭穷,其实他们何曾穷过,不过是日子比何老太爷时要差上一些罢了,偏他们夸大其辞说得她若不帮衬一把,他们就要上街讨饭一般。
何氏因而当年何老太太临终遗言:“志敏啊,我不在了,你嫁的温子群嫁着不错,是个有出息的,记得要帮衬你大哥一把。”
何老爷年轻时就是个纨绔,得先帝恩赏,赏了何老爷一个“同进士出身”的功名,何老爷这才有了入仕的资格。
何家几位爷、小姐,一听这话,便知道何氏不是来送银子的,而是来借银子,每个人的脸上早前的恭敬便化成了鄙夷。
何氏道:“这二十年来,我接济你们还少么?前前后后,没有三十万两银子,这二十万两绰绰有余了,我今天就借五千两你也不肯……”
何太太道:“志敏,我们真没有。”
“大哥!”何氏直看着何老爷。
何老爷心下一软,想借给她,毕竟这些年他从何氏那儿得的东西可不少。
然,何大爷却抢先道:“姑母,我们家真没有。我们兄弟姐妹十五人,早前原就只指望爹的俸禄过日子,现在爹也没做官,哪里还有收入?”
何氏不看何太太母子,望向何老爷,厉声问道:“大哥给句痛快话,你今儿是借还是不借?”
何太太带着要胁地看着何老爷:老东西,你敢答应了试试?志敏已经在婆家失势,上有嫡妻所生的能干儿女,后还有一个娘家得势的宋氏,就连温子群赴任都弃下她。这银子一旦借出去,便就没有还回来的时候。
何太太一咬唇,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状,“要命一条,要钱没有。”
“你……”何氏险些没被气得吐血。
这,就是她的娘家么?
难怪温墨兄弟因为她顾娘家,没少说她,“娘,在你心里,大舅比我们重要。”“娘,你傻不傻,是不是又悄悄给大舅拿钱了。”她总是说:“你大舅不易,这一辈子就只做到六品官,一家子人要吃饭咧,我们家日子好过,总要照拂一二。”末了,她还对他们说:“你们三个要学我,彤儿将来嫁了婆家,也要像我这样照拂你的两个哥哥。”
何氏这几日提心吊胆,现在被娘家兄嫂无情地拒绝,心一阵揪痛:“大哥,阿墨、阿玄被宋大爷抓到新兵营了,要打点关系才能把人捞回来,要是晚了?